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从财务内部失效问题入手,用委托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等理论加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统合管理”的新型企业内控模式并针对企业财务内部失效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创新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杜绝内部失控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企业最大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委托;统合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国内外上市公司出现内部财务监控失效导致企业破产的事件屡次发生。尤其是在国内,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期,经济体制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多的漏洞,许多企业在内部财务监控上制度存在漏洞或缺陷,如03年,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外逃,企业出现大量的账面亏空,导致企业正常运转不下去,再如04年四川乐山电力集团事件,这些经济事件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弥补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研究的不足,对包括投资者、市场监管机构和会计制度制定者在内的公司利益相关者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而促进上市公司全面、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文献回顾

上市公司会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一直是是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财务监控机制的研究。财务监控可以采用双元控制主体构架,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阎达五,2000)。将财务监控和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并将监控体系纳入我国会计规范体系,这是非常必要的(张炎兴,2001);(2)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财务目标不一致,导致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失效(王砚书,2004);(3)基本对策以股票全流通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的协同化。以国有股价值的增值幅度为主要依据的管理和经营层考核评价机制,对国有股持股单位和所委派的董事以及董事会聘任的经理进行考核和评价(田志龙,1997)。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的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本文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找出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失灵的本质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国有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高

受长期以来国有经济的性质影响,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中,有54%的股权为国家和国有法人所有。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得国有控股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导致公司的治理结构的不平衡。

(二)董事会职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

董事会是公司实际权利机关,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在现代公司的“两权分离”情况下,董事会独立是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关键。目前,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有绝对控股地位,产生内部人控制。多数情况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这样身兼两职,自我监督缺乏。

(三)监事会有名无实,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在现代公司中,监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但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情况下,监事会实际上由国有股东指定。这样,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都成了国有股东指定的人员,都是代表国有股东的股东代表,等于是让自己监督自己,监督标准,监督效率必然搁置一边,监事会“徒有虚名”。

(四)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存在缺陷

在我国双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引入独立董事缺乏对董事会所有重大决策的公正性进行地科学性监督,同时也缺乏为公司带来多样化的思维、向董事会提供专门化支持。

(五)内部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审计委员会在内部财务监控方面发挥的作用相对还是很小。主要表现:一是集团领导对财务监控重视不够,监控部门权威性差;二是财务监控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不系统。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现状、原因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在企业的内部治理上存在严重缺陷,只有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让企业人尽其能,才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本人从这个角度考虑,提出了“统合管理”财务监控机制,在这一宏观思路的引导下,进而提出解决内部财务监控失效问题的对策。

(一)宏观思路——设计“统合管理”财务监控机制

为了使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我认为可以采取“统合管理”这一新型的财务监控机制。将统合管理理念运用到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中去,要遵循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的指导的,用整体联系、辩证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综合管理的价值所在。

1、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操作原则。即,效益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和谐性有序性原则。

2、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中的主导力量。对公司内部现有财务监控机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统合与突破,建立一套以监事会为主导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做到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等其他监控主体之间应相互沟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根本之道。

3、统合管理型财务监控机制要素安排。公司内部不同财务监控主体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促进与制衡的协作与分工。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可以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职能部门,分别行使财务信息监控(财务审计)、经营风险监控(经营审计)、财务决策监控(管理审计)。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具体措施

1、以流通股全流通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协同化

上市公司股东财务目标和利益的差异,主要是由股份的非流通所造成。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股票价格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不存在直接关联关系,股价高低并不能给其带来现实的利益。如果实行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则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也必然会关注股票的市场价格,其在进行经营管理时,必然会考虑该行为对股价的影响,或者说是对其自身财富的影响。

2、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保证其财务监控作用的发挥

①借鉴和参考双层制董事会模式

为了增强监事会的财务监控职能,可以借鉴以德国模式为代表的双层制董事会模式,即在股东大会下设一级地位高于执行董事会的监事会,该监事会成员全部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具有聘任、监督和在必要时解聘执行董事会成员的权力,但监事会成员不能干预董事会的经营决策。

②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考虑引入“外部监事”制度

公司引入外部监事制度,可以解决监事会的监事被大股东操纵而对代表大股东的董事行使职权的监督职能弱化的问题,从而抵制公司大股东操纵公司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利益的行为,使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制衡更加有效。

③赋予监事会内部财务审计的权力

现行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督导下由内部审计人员具体执行的,这种监控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监事会履行着对董事会、经理层的监督职责,从制度设计上看,监事会有条件履行好内部审计的职能。

④加强对人的监督和激励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对经营者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以期待企业经营者的努力及其利益产生联动效益,使企业经理人不仅关心自己的薪水,也关心自己的股权收益(田志龙,1999)。同时,还应建立对经营者的硬约束机制。将对企业经营人的解聘标准与手段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经营者达不到预期绩效时的自动离开机制。

五、结论

内部财务监控是经济市场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即使是在市场监管严格得多的发达国家,公司的财务监控也一直备受关注。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还有好多工作要做。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失效的原因主要有: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财务目标不一致,存在严重的委托风险,监事会对董事会的财务监督控制机制失效,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较差。

2、在治理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失效方面,要运用“统合管理”这一新型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并通过这一宏观思路的引导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要以股票全流通来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协同化,另一方面要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保证其财务监控作用的发挥,第三,要加强对人的监督和激励。

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是一种涉及面广,隐蔽性强的行为,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治理措施。本文仅从统合管理的创新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在其他领域方面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宋健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0(3):

2~6.

[2]张炎兴.会计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J].会计研究,2001(8):10~14.

[3]王砚书.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若干问题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

70~76.

[4]田志龙.我国公司治理内部监控机制有效运作的思路[J].经济体制改革,1997(6):21.

[5]陈佳贵,杜莹芬,黄群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理论、实证与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9~120.

[6]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J].会计研究,2000(3):7~11.

作者简介:孙斌(1986—),男,四川资阳人,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