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是田径运动历史上发展最悠久的竞赛项目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与提高短跑速度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指出了影响短跑速度的六个因素以及七种训练对策

关键词 短跑 速度 因素 对策

在田径界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说法,说明田径运动在体育竞技场上的重要地位,而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短跑则是在人体大量缺氧状况下持续高速度跑的极限强度运动。

第一界现代奥运会上,100米和400米两项最好成绩分别是12.0秒和54.2秒。到了第二界奥运会上,100米成绩已提高到10.8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以9.69秒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

在世界各国短跑水平较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我国的短跑项目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短跑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共同点,概括出影响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并指出提高短跑成绩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田径短跑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指明发展的方向。

一、影响速度的因素

(一)步频和步幅因素的影响

短跑是人体在大量缺氧状况下持续高速度跑的极限强度运动。在整个短跑比赛过程中步长和步频决定跑速,为了跑得更快,运动员必须在保持两者最佳组合的同时,设法提高两者或者其一。相对来说,发展和提高步长能力是进一步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所在。

(二)外部状态和内在成因因素的影响

从外部状态和内在成因两方面分析影响短跑速度的因素,构建出了速度成因模式,分析论证了两方面的相互关系。指出训练中在考虑外部要素时必须考虑内部因素发展的可能;在发展内在要素时,外在要素应达到相应指标。并提出了最佳的指数范围和速度距离曲线。

(三)速度力量因素的影响

世界优秀短跑选手步频方面明显高与一般选手,而步长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摆动腿上摆到下压着地动作的转换速率快与一般水平的运动员。

同时,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女子百米跑运动员步频、步幅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中国运动员属均衡型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步频方面并无差异,但步幅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平均每步短0.17米)。

(四)全程节奏因素的影响

在短跑比赛的全程节奏中步长占主导作用;加速段偏重于步频的提高,以便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最高速度段即速度耐力段节奏更偏重于步长,以保证在机体相对疲劳的情况下尽量减轻神经肌肉的紧张程度,用平稳的速度尽快到达终点。

(五)“速度障碍”因素的影响

“速度障碍”的出现是由于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落后于速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运动量、强度和训练方法等对机体已无新的刺激。

(六)供能效果因素的影响

以时间为参考系,对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保持高速能力进行训练及研究,指出六秒钟跑训练方法更符合100米跑的供能特点,更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加速和保持高速的能力。

二、提高短跑成绩的对策

(一)提高起跑速度,加强途中跑能力,重视终点撞线技术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效果好坏对成绩影响较大,起跑效果受功能方面、神经系统方面、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为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起跑速度,在短跑训练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短跑训练一般应在训练开始体力充沛时进行,训练时注意“预备”动作的重要性,借助辅助练习改进和提高蹬离起跑器技术和提高加速跑的技术能力。

途中跑是短跑的重要阶段,为提高途中跑技术在训练中重视短跑运动员摆动腿摆动技术和支撑腿后蹬动作中伸髋的速度和幅度,强调以摆促蹬和蹬摆技术合理结合。发展短跑运动员摆动腿内收肌群的力量,以提高摆动腿摆动效果。

终点撞线技术是短跑运动的最后一项技术,终点撞线技术的具体要求为:在运动员跑到离终点线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胸部或肩部撞向终点线上空,并跑过终点线,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二)处理好步频和步幅的关系,协调发展步幅步频能力

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训练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短跑技术的规范化;短跑技术结构趋于合理化,表现在更加重视摆动技术;步长步频的发展趋于同步化;增加了较高速度跑过的距离和具备良好的后程能力;更加注重协调放松能力。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100米成绩与步频步幅的相关程度步同;不同身材条件的运动员存在发展步频与步幅的不同趋势;每一名短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都与自己的身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提高运动员步频能力除了采用提高肌肉收缩速度的训练方法外,还应考虑以剩余步长换取步频的训练方法。

(三)加强后蹬和摆臂技术训练,提高后蹬效果和摆臂技术

概括摆臂技术环节由摆臂的肘关节角度、摆臂的方向、摆臂的幅度组成;摆臂的作用是增加后蹬力量、维持人体平衡、提高跑速。

短跑后蹬技术的特征表现为较快的伸髋速度和较大的伸髋力量。短跑力量的训练应服从于短跑项目特征的关键技术要求,正视伸髋对跑速的作用,切实加强伸髋肌群力量的训练应是短跑专项力量的训练方向。

(四)加强速度力量训练,提高速度能力

起跑后的加速能力、最高跑速的时间与距离的保持能力(即速度耐力)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必须与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相似、与专项技术动作完成时的肌肉工作特点相似、与专项运动竞赛过程中的能量供应特点相同。

专项最大速度能力是指速度最大值的持续时间能力的提高和专项速度能力的提高。对短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在加强下肢伸肌力量训练的同时,应着重发展髋关节的伸展力,并提高膝关节伸肌屈肌的收缩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