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曲黄昏的颂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曲黄昏的颂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讲:柏 青(国家一级作家)

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澌!──队伍解散,随着愤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冻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两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原载1934年《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5期)

茅盾先生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黄昏》,词句是金色的,文采是斐扬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如果不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那风雨如磐的社会环境,不知道白色恐怖的残忍,就无法体验出散文中的个中三味,就不会明白为什么“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古往今来,一些骚人墨客,无不见夕阳而生感慨、借黄昏而抒怀。李义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时光流逝、世代沉沦,寄寓了深沉的感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些吟颂黄昏的名句,至今传颂不绝。茅盾的《黄昏》,则是用散文形式写黄昏之景、抒胸中之情的佳篇,它别具丰采,另辟新境。

作者对黄昏,不是孤立地直笔描写,而以大海为背景,以海浪色彩的变幻来烘托、映衬,使深绿色的海、火红的夕阳、烧红了半边天的晚霞,交织、融合,相映生辉,显得十分绚丽、壮观。扬波泛彩的海水与绀金色霞光相连,色彩斑斓,如一幅笔调凝重、原富立体感的油画,诱人观瞻、惊叹!

作者对黄昏景色尽力渲染,意在刻画夕阳壮美的形象,为抒发夕阳的壮丽的宣言进行铺垫。作者反古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之意而为之,另创新意,给夕阳赋予了崇高的抱负、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仰。在这里,黄昏只不过是夕阳“今天的历史革命”的完成,“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夕阳的思想崇高,胸襟博大。它的宣言传遍全世界;它的足迹深入高山、大洋、村落、都市。在茅盾笔下,夕阳再不是颓废、没落、自暴自弃者的化身,而是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希望的战斗者的象征;它寄寓的再不是颓败、消沉、沦落的思想,而是激昂、奋斗、前进的理想。黄昏似乎更像是凤凰涅。黄昏,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个旧生命的结束,是为了腾出空间让给一个新的生命。

这篇散文只有六百多字,奇短、特精,意境深邃。作者为夕阳注入了蓬勃向前的战斗诗情。无论绘景、描形、拟声、传情,都准确逼真。作者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各方面去描绘景物,神似五彩交织、七弦交响,达到了景真色丽、声昂意永的境地。真可谓是形神兼备、神采飞扬、绚丽多姿的佳作。

茅盾的散文,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很浓的社会分析色彩,但我们阅读以后,并不感到枯燥乏味。与此相反,不少作品至情至理,饶有情趣。茅盾在谈到自己的散文写作时说:“而这‘做’字就很难。太尖锐,当然通不过;太含浑,就未免无聊;太严肃,就要流于呆板;而太幽默呢,又恐怕读者以为当真是一桩笑话。所以就我自己经验而论,则随笔产生的过程是第一的题难,第二做得恰好难。虽然因为被逼着也写了这么几十篇,而每次都是一身大汗。”茅盾是历来反对文艺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的,强调文艺的特殊规律,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因此,用“做得恰好”来评价茅盾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适用的。

在茅盾的散文作品中,借物抒情,运用象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这是作家所处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所谓象征手法,就是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方法。它使作品更具生动形象,蕴藉含蓄,耐人寻味,因此也更富有表现力。茅盾在散文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前后是有所发展和变化的。丁尔纲曾经把它划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十年代末期,称之为“苦闷的象征”;第二个时期,是三十年代中期,称之为“时代的象征”;第三个时期,是四十年代初期,称之为“理想的象征”。这种划分,从总体来看,还是可取的。二十年代末期,茅盾正处在“矛盾”的复杂思想阶段,表现在《卖豆腐的哨子》《雾》《虹》《严霜下的梦》《叩门》等作品中,通过象征的手法,常于绘景状物之中,透露出缕缕孤寂怅惘的情丝,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彷徨、苦闷的情绪。工于意境的创造,沉湎于内心积郁的抒发,是本时期象征手法的重要特色。三十年代初期,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因素,茅盾的一些散文,仍然采用借物抒情、象征的手法。但是,时代在变化,作者在前进,表现在《冬天》《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等作品中,明显地带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同样是象征手法,三十年代同二十年代比较起来,三十年代的散文显得意境开阔,格调高昂,思想明朗。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绪,已不再是苦闷和迷茫,而是昂奋和乐观,充满着理想的战斗情怀,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因素。到了四十年代初期,表现在《风景谈》 《白杨礼赞》等作品中,虽仍然运用象征手法,但同二、三十年代相比较,又有着显著的区分。这就是完全扬弃了隐晦曲折的手法,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含意明确,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色彩,完成了从内向到外向型的转变。茅盾对他三、四十年作的这几个散文作品有个解释,他说:“我知道中学教科书中选了《白杨礼赞》和《风景谈》作为教材,我愿推荐《雷雨前》和《沙滩上的脚迹》,这两篇,也是象征意义的散文,但所象征者,和《白杨礼赞》与《风景谈》之所象征,时代不同,背景也不同,方法也不同。可以说,《白杨礼赞》等两篇只是把真人真事用象征手法来描写,而《雷雨前》等两篇是用象征的手法写了三十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矛盾。”茅盾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三、四十年代茅盾同是使用象征手法,因时代、背景的不同,又有严格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