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输液时的心理干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输液时的心理干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人文,重视心理护理逐渐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护士的主要工作之一。心理护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儿童是最难取得信任和主动配合的。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心理干预措施

1.1新生儿、婴儿期儿童(1岁前)这期的小儿几乎没有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外界的刺激只有简单的反射,如哭叫,惊骇和痉挛抽搐等[1],并无害怕,恐惧感,对周围事物只有本能的依赖。因此,在输液时护士除了应以敏捷、熟练、轻巧的动作进行输液减轻刺激外,取得家长配合是最主要的,在操作时我们应首先向家长解释用药目的,必须输液的必要性,及输液的安全性,解除家长的担忧和顾虑,取得家长配合。其次,鼓励家长对患儿予以、亲近和轻拍,让患儿产生对亲人的本能依赖,达到转移其神经反射的敏感性,以减轻患儿疼痛,便于输液操作,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2幼儿期儿童(1~2岁)此年龄阶段的小儿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欲求、喜悦、惊骇、烦闷、愤怒等,可以理解某些外界事物,也依赖家长的存在,对陌生环境常表现出不安和害怕。而且,这年龄阶段的大部分小儿都有输液经历,对输液存在很大的恐惧感,在输液前看到护士靠近常哭闹,反抗,引起肌肉紧张,血管痉挛,增加输液的操作难度。在护理时我们要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开展心理护理。输液前护士和家长可通过劝服,循循善诱,引导等切入患儿输液前心理,耐心疏导,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指导家长培患儿一起玩玩具,做些鼓励游戏,分散其注意力,消除患儿的不安和害怕。我们采取上述心理护理后,大部分患儿都能配合输液治疗。

1.3学龄前期儿童(3~6岁)学龄前期儿童对外界事物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辨力,由于大人和老师的学前教育[2],已经开始设法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环境,对陌生事物有强烈好奇心,有依赖家庭情绪,且情感复杂个性也形成,有的反抗情绪激烈,有的懦弱害怕。因此,在护理上要针对性的对不同个体具体分析来采用心理干预,以使患儿能主动接受输液治疗。因为患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且思想稀奇古怪,有的孩子会想象护士就像怪兽要吃掉他,表现为恐惧、内向胆小、害怕,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患儿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是必然的。因此我们护士在输液前可先和患儿进行感情交流,热情接近患儿,主动和患儿打招呼对话,语调柔和,表情亲切给孩子有好亲切感,消除护士在患儿心目中的可怕形象,缓解紧张恐惧心理。有部分患儿反抗心理较强,会不停的哭闹,我们护士要耐心解释和说服,可以游戏性的向患儿讲解输液过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患儿谈些新奇的事物,让患儿有心理准备,吸引其注意力。在输液前患儿仍会害怕、紧张、甚至畏缩退却,这时就需要家长的陪伴,让他有依赖感和安全感。输液后询问患儿疼不疼,或表扬他勇敢时,患儿往往会说有点疼,但我不怕。这说明采用这种护理方法输液学龄前期儿童效果还是较满意的。

1.4学龄期(6~12)儿童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已进入学校,接触范围广,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各种事物有一定认知,有独立意识和较强的自尊心,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扬会增加其勇敢性和坚定性,然而在输液前由于儿童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又常表现为胆怯、悲伤、害怕和反抗。这要求护士在护理时对患儿要多关心和安慰,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护理,尤其是对此期患儿不能训斥,要多加鼓励[3],多树立一些患儿典范,可运用图片或实物做启发,有几个患儿同时输液时,选主动配合的先输液,起示范作用,通过个别带动整体,护士要多表扬坚强的孩子,激发其他患儿的勇敢性,勇于面对输液,降低患儿反抗心理。对儿童在输液前的紧张害怕和反抗,护士和家长可通过语言引导如和他说话分散注意力,增加肢体接触如轻拍背、抱抱、等使其放松身体,输液时护士要保持心理平静,态度和蔼,操作要轻、准、快,无误,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依赖和配合。使其能在轻松配合的状态下接受输液。

2结论

静脉输液对儿童而言是一个不良刺激,疼痛-恐惧-紧张心理,是儿童接受静脉输液时引起的心理反应。虽然我们针对不同儿童心理特点,采取不同心理护理,但其往往是在家长的参与下的护理。儿童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患者有着直接影响,而且患儿配合与否,也是药物能否按时准确的注入患儿体内,达到治疗目的的前提,因此,在对患儿进行输液时,护士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思考和观察,采用良好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服、鼓励和安慰,从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针对性地对患儿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和家长共同从感情上支持和关怀患儿,使其从精神上获得最大的安慰,尽量减少疼痛和恐惧,取得患儿配合是顺利对患儿进行有效输液很好的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李天莉.医学模式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2)76-78.

[2]张克香.儿童预防接种时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7):1376-1377.

[3]葛智素.输液患儿的心理反应及适时护理干预[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