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换一种方式诠释音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换一种方式诠释音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实施课改以来,音乐教学成了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难以把握且挑战度较高的活动,很多教师不敢在班级中大胆尝试音乐教学活动,认为音乐教学中许多技能性的练习违背了课改中“启发教学”、“探索学习”的理念,因此班中少了许多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现的身影。其实,音乐活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在音乐的领域中,可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该用多种方式来诠释音乐,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真正让音乐给幼儿带来美的熏陶和快乐的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幽默曲》就运用了“音画”结合、“音体”结合、“音游”结合的方式,全新地诠释了音乐。活动拓展了音乐欣赏活动中的组织形式,用创新的方式替换了传统的,枯燥的反复倾听,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敏锐度。对教师来说有一种全新的执教体验,对幼儿来说更是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有了一种全新的欣赏感受。

【关键词】音乐欣赏;全新方式;感受

一、初次实践

(1)案例实录:音乐欣赏活动《幽默曲》。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的方式问幼儿:“今天我带了一首著名的小提琴曲,它的名字叫《幽默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让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第一遍。欣赏完毕后,有的幼儿就举手说:“我听到跳跳的”;有的幼儿说:“音乐有点让我感动的”;还有的幼儿说:“我觉得音乐是有点欢快的”。第一遍欣赏音乐,幼儿有着初步的感受。

于是我接着说:“这么美的音乐那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是第二次听了后,幼儿有些不耐烦了,有个别幼儿坐不住,不愿意听了。在完整欣赏后有幼儿就说:“我听到有的地方是很活泼的音乐;还有的幼儿说:“我觉得有的地方感觉很温柔的”……接着幼儿的话,我这时又问:“这首曲子分为5段,有三段是一样的,我们先来听听第一段有什么样的感觉。”幼儿则回答:“跳跳的”;“很活泼的”。我接着问:“这段活泼的音乐会让你想到什么呢?”这时有的幼儿就说:“小兔子在蹦蹦跳跳”;“小松鼠在上串下跳”;“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幼儿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说了许多。于是我说:“那我们听着第一段音乐一起来表演吧。”这时幼儿很兴奋,各自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但是完全把音乐抛出了脑后,没有跟着旋律,也没有跟着节奏。

这时我再提问:“第二段的音乐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回答道:“柔柔的”;“慢慢的”。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又开始学小鸟飞,蝴蝶飞等动作。

之后第三和第五段音乐与第一段相同,第四段音乐比较沉重,幼儿模仿了大象、狮子等动物形象。

(2)分析反思:对大班幼儿来说,欣赏任何一段音乐都会有自己初步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会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有不一样的想象内容。但多次枯燥的欣赏,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有所降低。

虽然教师极力通过肢体动作来增强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但是活动中却适得其反,由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得活动看似很热闹,但却没有很好地突显音乐元素,只是将音乐作为一种背景,帮助幼儿想象和表现。

(3)新问题: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更多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二、再次实践

于是在第二次实践中,结合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多彩的民间活动这一站点,我把经典的小提琴曲《幽默曲》与朗朗上口的童谣游戏,如:蚊子叮,拍大麦等,进行了大胆的匹配,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曲式结构的变化和不同,增强了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同时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民间游戏的有趣,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民族气息。

1.案例实录:音乐欣赏活动《幽默曲》

师:今天我带了一首著名的小提琴曲,它的名字叫《幽默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完整欣赏乐曲第一遍)

幼:很幽默的;跳跳的;有点让我感动的;有的地方是很活泼的音乐,有的地方感觉很温柔……(第一遍欣赏音乐,幼儿有着初步的,不同的感受。)

师:这么美的音乐,我想听着音乐画画了,看看我的画和我的音乐像不像?

师:你们看我的画跟音乐像吗?哪里像?

幼1:我觉得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是一样的。

幼2:我觉得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是一样的,还有中间的音乐也是一样的,都像一朵花。(孩子指的是画中像“花”一样的图案)

幼3:我觉得这里的音乐是柔柔的(第三名幼儿忍不住上前指着第二段“波浪线”图案的音乐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你们真厉害呀,那么音乐到底是不是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看看画中的图案。(欣赏第三遍音乐,幼儿边听边看画中不同的图案)

2.分析反思

(1)“音画结合”,用画画诠释音乐。成人在欣赏一首曲子时,反复倾听几遍后都很难分辨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更何况是一首经典名曲,是一群大班的孩子。但是在上述活动中,我通过当场作画,将音乐与画画结合,很快帮助幼儿理顺了《幽默曲》的曲式结构,在上述图示中也很明显地将乐曲分成了ABACA的5段。

“音画结合”给孩子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让孩子们主动、愉快、轻松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再单调。

(2)“音体结合”,以肢体语言来诠释音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肢体动作就像是各种“乐器”,能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地变化“演奏”。幼儿能通过肢体语言,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在上述欣赏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用小手表示画中花朵上一片比一片长得高的叶子和花瓣,每一个乐句,长出一片叶子,表现了音乐的轻快和活泼;用手和腰来表示柔柔的伸展动作,表现了音乐的舒缓和柔和;用开大炮的动作表现了音乐的响亮和沉重。有效地将音乐与肢体语言结合起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了乐曲各段不同的节奏和情绪变化。

(3)“音游结合”,用民间游戏诠释音乐。我国的传统民间游戏简单、幽默、充满童趣,深受孩子喜欢,一直流传至今,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也有着和邻居小伙伴们在院子里唱着童谣,玩着民间游戏的经历。将民间游戏与西洋的小提琴曲进行结合,可谓“中西合璧”,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前所无有的快乐。

在幼儿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间的合作、配合需默契,如:动作的一致性,步调的统一性都能使游戏的质量急速上升。而在民间游戏与音乐匹配结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音乐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变化,而且还需要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完成整个结合的过程,难度大,挑战性强。过程中需要幼儿专注倾听音乐,两人的合作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每一段音乐转换时,要及时变化游戏,不仅挑战幼儿的合作能力,而且还挑战幼儿的倾听能力、反应能力、理解能力甚至是记忆力。

然而虽然此环节挑战性强,但又由于游戏的特殊性,幼儿在整个游戏匹配过程中情绪是愉快的。民间游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为音乐欣赏活动更是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幼儿学得轻松,玩得愉快。

我想,一个好的音乐欣赏活动应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孩子们享受到了快乐,我也同样享受到了乐趣。我会在以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在“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下,和孩子们继续探索,继续成长!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2]许卓娅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