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了孤独的旅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了孤独的旅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今中外的墨客文人笔下,孤独都是一门大学问,再因行万里路而升华。

凯鲁亚克有一本叫《孤独旅者》的书,是把一些出版的和未出版的文章片段整合在一起,间断隔离地叙述他所走过的地方。书中,作者的行迹岂止是遍及美国的东西海岸和遥远的西北部,包括墨西哥、摩洛哥、巴黎、伦敦等等,形形、神神秘秘的国家与城市,都一一展现在眼前。

尽管不像《在路上》那样成体系且知名,但《孤独旅者》却在一如既往的漫游颓废中,更深层次地探讨着存在的真谛。比如,凯鲁亚克所宣称的,制度、法律、婚姻都是人类因为害怕孤独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比如愤怒就是一种充满了进攻性和欢乐的力量;比如互助、友爱、平等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商业、科技、管理都只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工具,等等。

黑人艺术运动中的关键人物阿米里·巴拉卡曾给“垮掉的一代”定义,他认为这就是一群拥有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都以为“社会”这东西很扯。一语中的。

“垮掉的一代”之后,再难看到那种把孤独心境诠释得恰到好处的人。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要找那么一分孤独遥遥应和,还要穿越上千年。

我认为,抒发淡淡愁思莫若唐代的孟浩然,他的《宿建德江》把愁上升到了一个清新境界: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张继的《枫桥夜泊》也堪媲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实在我理解,大多数旅者本身并不崇尚孤独,而只是寻求一种了无牵挂。思念忘不了的人,寻求或有或无的慰藉,以及纵然看遍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心灵深刻铭记的那类淡然。《文心雕龙》中早就有载:诗言志歌咏言。心里没点愤懑得以抒发,似乎就不好意思忝列文人了。

古今中外的墨客文人笔下,孤独都是一门大学问,再因行万里路而升华。一位过来友人曾经分享过这样的行记感悟,他说只有亲自踏遍那些被遗忘了的角落,才算真正认知了你所知道名字的土地。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一年前,阮义忠的《人与土地》出版,封面的黑白照片是一排村民在比赛,看谁的筋斗能翻最多次。阮义忠说,极其平凡的事件,却让他直觉到它的深刻寓意:人类在土地上重复着生、老、病、死的轮回,累积着贪、嗔、痴、慢、疑的业力,却一同注目着颠倒的人生,毫无所觉。

《人与土地》中的作品拍摄于1974年到1986年,曾在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有说这是阮义忠对于台湾乡土人情的最后一瞥,这一瞥饱含着质朴深情与怀恋,尤其是配文的背后故事,更让这些几近消失的历史历久弥珍。摄影者最大的挑战即在于:感动的当下也是创作的同步,因此身、心都必须极度敏感与机灵。这种凭借积沥而得的感悟,让阮义忠攫住了一个个的永恒瞬间。

另一位以土地为题的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这恰好说明了,情感是为文的初衷,是谓“为情而造文”也,而非“为情而造文”。作为情感的孤独,就特别需要以孤独的语言生发。

可惜的是,宥于现实的人们早就没了抒发的兴致,入世的好处都化作了己乐升平。少之又少的孤独旅者也都被智者们归为“叛逆”。这几年里,也回看了一部没太多雕琢痕迹的孤独之作,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是,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是,李海鹏的《晚来寂静》是,张嘉佳的《情人书》也是。只是数量的确不多,而且后来大多变得不孤独了,没有把“孤独”的风格演绎得长久,更没有成为一种流派。

至于流派我是这么看的,“迷惘”和“垮掉”这样的消极避世主义都能被海明威和凯鲁雅克等变成卓有地位的文学史记,那么“孤独”这么小资的词汇为什么就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