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8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6MV的直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灶DT66 76GY/7~8w,颈部转移灶DT60~70GY/6~7w,颈部预防量50GY/5w。并予顺铂40 mg•m2,每周1次,共7次,均在放疗d 1用药。其中治疗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800 mg/m2放疗前1 h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 肿瘤消退情况:放疗结束时鼻咽肿块完全消退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5% 和75%, P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共5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21~60岁。Kamofsky评分≥70分。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患者,其中低分化鳞癌72例,鳞癌4例,未分化癌4例。两组患者各方面条件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放疗均采用6MV的直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灶DT66~76GY/7~8w,颈部转移灶DT60~70GY/6~7w,颈部预防量50GY/5w, 并予顺铂40 mg•m2,每周1次,共7次,均在放疗d 1用药。其中治疗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800 mg/m2放疗前1 h静脉滴注,每周3次。

1.3 疗效及毒性评价 疗效根据WHO实体瘤体判断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分为Ⅰ Ⅳ级,和RTOG不良反应标准。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毒副反应,肿瘤消退情况,治疗结束时作全面复查。

2 结果

2.1 肿瘤消退情况 放疗结束时鼻咽肿块完全消退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5%(37/40)和75%(30/40),近期疗效治疗组好于对照组, P

2.2 毒副作用 治疗组口干、咽痛19例;皮肤反应Ⅰ度23例,Ⅱ度2例,恶心纳差16例;头昏、乏力、白细胞下降2例;对照组口干、咽痛17例,皮肤反应Ⅰ度22例,Ⅱ度2例,恶心纳差17例,头昏、乏力、白细胞下降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鼻咽癌首选最有效的方法是放射治疗。乏氧细胞对射线有抗拒作用,放射敏感性只有有氧细胞的三分之一,肿瘤组织内乏氧细胞的存在是影响放射效应的一大因素[1],是肿瘤难治愈、易复发及转移的罪魁祸首。一般认为,含铂方案是头颈部肿瘤同期放化疗的金标准[2],为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本研究将顺铂和甘氨双唑钠同时应用于放疗增敏,以期达到协同作用。

甘氨双唑钠属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是电离辐射使肿瘤细胞分子损伤,甘氨双唑钠的亲电子基团能转移肿瘤细胞受损靶分子上的电子,使其损伤固定,加速肿瘤细胞死亡,从而明显增强放疗的分子损伤效应。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证实其对实体瘤乏氧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对正常组织无明显影响[3]。

本组结果初步表明:加用甘氨双唑钠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提高,具有肯定的增敏效果。两组的毒性反应主要由外照射和化疗引起,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照射一般不产生毒副作用如神经系统毒性、心电图改变,加用甘氨双唑钠后也未发现。临床研究初步说明: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同期放化疗的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提高肿瘤的消退率,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果,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Chaplin DJ, Durand RE, Olive PL. Acute hypoxic in tumors:implica tion formodifiers of radiation effects. Int JRadiatOncolBiolPhys,1986,12(8):1279 1282.

[2] OZYAR E,CENGIZ M.With regard to“Induction chemotherapyfollowed by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 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naer”by Ohet al(AnnOnc, 2003,14:564 569).Ann Onc,2004,15(4):689 693.

[3] 郑秀龙.甘氨双唑钠研究论文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