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插图,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插图,阅读教学的“催化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地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绘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绘者精心构思绘制的作品,他们与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生年龄较小且直观思维占主导作用的低年级,教师大多喜欢将插图与文本结合进行教学,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随着年级的升高,插图这一有效资源却被教师逐渐淡出了阅读教学课堂,到高年级时,阅读教学中就很难再觅“插图”的踪影了。笔者认为,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插图,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表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插图”,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一、运用插图,了解背景

在教材中,部分课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感性认识,而课文中的插图恰恰绘制了与之相关的情景,弥补了学生认识的空白。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插图,使学生与即将学习的内容建立起感性联系,为后续学习提供认知基础。

如,《詹天佑》(人教版第十一册)是一篇经典传统经典课文,课题旁配有詹天佑的画像,而学生对詹天佑又不甚熟悉,于是,引入新课时,笔者首先出示插图放大图,并配以解说:“这个人,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牢牢记住的,他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的丰功伟绩被代代传诵。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伟人――詹天佑。”这样插图配以教师动情的解说,就会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会使詹天佑的形象深入学生心灵。

二、运用插图,突破难点

在教材中,还有部分课文插图描绘的是课文中的重点部分,栩栩如生的画面正是生动形象的词句的最好注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结合,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第九册)一文的插图正是父亲在废墟前挖土救子的画面。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对文字的品析引入插图,“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画面上的父亲是一副什么样子?”学生说出了“蓬头垢面”“胡子拉碴”“衣衫褴褛”“满身伤痕”等词语。这时教师继续引导:“父亲顾不得累,顾不得疼,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他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这时学生们很自然地接读文章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这时孩子们对父亲形象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父亲是一位舐犊情深、一诺千金的柔情硬汉。

三、运用插图,品味语言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语言规范精妙的典范文本。其中许多词句的精妙之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而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阅历等诸方面原因,在体会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而形象逼真的插图往往可以作为学生“咬文嚼字”的辅助手段,起到很大作用。

如,《清平乐・村居》(人教版第十册)中的最后一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其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小孩子的天真活泼而自由自在的情态跃然纸上。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图文结合品味语言的环节:

师:小儿子真够顽皮的。人家剥莲蓬都是站着,坐着,他却“卧着”。卧是什么样子的,看看插图,告诉我。

生:趴。

师:那用“趴”好不好?带进去试一试。什么感觉?不只是读着不好听,也没有卧字变化多,一说卧,我们会想仰卧,侧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他最舒服的姿势。

师:插图上的小孩是俯卧,你们再看看他的小脚丫。(用手来代替小脚丫,想想可以怎么动?师生以手示范。)

师:想前后摇就前后摇,想左右晃就左右晃,想互相撞就互相撞,总之送他一个词!

生: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四、运用插图,表达延伸

还有的课文插图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文本的,正好补足了文本的空白。两者互为呼应,相得益彰。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指导学生观察、表达,进行课文的延伸表达。

如,《我的战友》(人教版第十一册)一课,文本是以英雄战友的角度来叙述的,而课本插图绘制的正是烈火烧身时的面部细节。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品读文本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用语言描绘其面部神态,猜想其内心活动,既可以使英雄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又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新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