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技养医”道路为何受阻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技养医”道路为何受阻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前,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应该对医疗服务的价格作结构性的调整,做到有升有降,其中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的价格应该向上调整,而医疗设备检测费用和药费需要降低。

实际上,“以技养医”代替“以药养医”已经成为医疗体制的改革方向,这也是理顺变形的医疗系统盈利模式的必然选择。但是,在现行医疗体制尚未理顺、相应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以技养医”的指挥棒却可能成为一些地方医疗机构变相涨价的借口。

不久前,江苏省有关部门就在“以技养医”的招牌下,公示了一份医疗服务调价方案。根据该方案,在江苏准备调价的137个医疗服务项目中,有125个的价格有所提高,其中大部分涨幅都超过100%。由于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该部门决定暂缓推出各项基本医疗服务新价。

既然“以技养医”、“有升有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为何以此为导向的具体操作却加重了病患的医疗负担呢?

长期以来,医疗体系一直缺失竞争机制。与医保挂钩的医院多为政府开办,其他性质资本很难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由于缺少体制外的竞争,导致无论是“以技养医”还是“以药养医”都无法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而从医疗价格的受益者和承担者的角度看.病人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病人对医疗服务的定价标准难以直观地进行评判,也无力对医疗机构的定价与收费进行辩驳和质疑,不得不为高价位的药物和治疗服务埋单。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患者对“高价格”的敏感与反感,因此当“提价”成为江苏医改的关键词时,民众必然持否定意见了。

毋庸置疑,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有升有降”就意味着改革会带来“阵痛”,但是医疗机构自身的资金压力不能简单地通过提高收费转嫁到百姓身上。只有医疗服务竞争市场形成,相应的价格改革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顺利前行。(摘自2006年11月15日《都市快报》)

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要有前提条件 魏文彪

变“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不是简单的提价了事,显然还应设置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药费真的下降。改革是“把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升上去,把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和药品的价格降下来”。但是,正如居民所反映的,虽然有关部门近些年来相继下调了一些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但是由于药品生产企业部分停止生产降价药品,或者将降价药品改装成昂贵的“新药”,结果造成药品价格的“虚降”。同时医生开大处方、滥开检查项目等现象依然存在,“以药养医”的现状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变。在这种情形下,大幅提高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显然只会起到使百姓医疗费用日益高涨的作用,与全社会解决看病贵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驰。

其次,实行“以技养医”需要进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承认“以技养医”的合理性,并不意味医院在收取医疗服务费用时可以漫天要价、狮子大张口,而只能是在保证收回成本的基础上适度赢利。否则,就有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看病贵问题依然不能得到解决。

再次,实行“以技养医”需要培植市场竞争机制。“以技养医”应该以物价部门出台医疗服务最高限价的方式体现,即在政府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医疗机构之间开展正常的医疗服务价格竞争。这样一种竞争有利于医疗机构降低服务成本,从而存在着实际价格比政府确定的最高限价更实惠的可能,而这种通过服务提供方降低消耗、节约成本、让利于民的路径。无疑值得提倡。

另外,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还需举行听证会,不能由医疗机构单方提出调价申请及涨价幅度。

(摘自2006年11月2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