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地勘单位设备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地勘单位设备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特点使得地勘设备管理更加复杂化,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地勘单位设备保值增值,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对提升地勘单位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勘单位:设备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l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40-02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以及伴随着国内外对于资源的强劲需求,地质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质市场领域对外全面开放,国家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进人地质市场,随着地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地勘单位对设备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强烈,“设备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这一观点正成为各单位的共识。设备使用单位纷纷围绕着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挖掘设备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力,提高设备管理的有效性,使设备管理效益最大化等问题开展研究。

一、地勘设备管理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地质工作任务少,国家对地勘单位设备投入减少,一些地勘单位连养活职工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勘单位走向市场。以宁夏伊斯兰地质工程公司为例,其前身为宁夏地矿局探矿队和第二水文队,在地质钻探任务较少的情况下,走向市场,目前已成为宁夏自治区唯一一家具有一级专业承包地基处理的队伍。所以,地勘单位既存在地勘专业设备,也存在建筑类通用桩基、工程勘察等设备。伴随着地勘单位走向市场,经济效益成为单位追逐的第一目标,传统的地勘设备管理模式及优点没有被传承下来,由于多种原因。地勘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出现了滑坡,主要表现在管理机构不健全,设备管理人员缺乏,设备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拼设备现象严重,因此,加强当前地勘设备管理,使设备效益最大化成为地勘单位的当务之急。

二、地勘单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购置的盲目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地勘单位快速发展的需求下,购置一些生产效率高、技术含量高的大型设备成为地勘单位的首选。宁夏伊斯兰地质工程公司为地基专业施工队伍,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之际,公司的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增长,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在2006年购嚣了一台旋挖钻机。钻机到场后。由于不适应武汉地区的地层,致使旋挖钻机常年在全国各地施工。再加上在选择旋挖钻机的生产厂家时,没有做好市场的调研。在设备选型时,只追求功率大、效率高的因素,却没有结合具体的施工任务特点。结果造成了一台旋挖钻机在形不成规模效益的同时。频繁出现了设备搬迁成本大、故障多、亏损严重等问题。

2.设备维护管理存在的缺陷

由于地勘单位使用的设备一般使用环境差,且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设备,地质工作人员常年在野外工作,形成粗放的工作特点,在进入市场经济后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地勘单位重使用、轻维护的设备管理模式大行其道,设备只要能够运转,就一直满负荷运转,根本没有得到休生养息的机会,有的工作任务甚至超出了设备使用范围,致使设备及早进人了报废期,我公司在1996年时,购置了两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利勃海尔挖槽机,由于维护不到位,使用不合理,造成2000多万的设备在使用的10年间没有创造出与其对应的价值,便处于报废状态,给国家和单位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3.设当管理人员缺乏,机构不健全

地勘单位在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后。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在计划经济时代设置的设备管理机构被视为冗余机构,被撤的撤,被并的并,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再加上近年来地勘单位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的设备维修保养人员数量几乎没有。我公司在1996年以前,招收了一批地质技校的技术工人,这批技术工人在以后的几年里,起到了支撑公司发展,维护地勘装备良好的支柱性作用,但在此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招收类似的技术工人,在原来的技术工人逐步走上管理岗位后,后来上岗的设备操作维护人员便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既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水平。设备的操作维护更是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地勘单位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地勘单位设备管理工作对于快速发展的生产形势已难以适应,为了更好的发挥地勘设备的作用,需要对目前的设备管理加强,

三、设备管理的途径

1.加强疏导,合理配置地勘设备

地勘单位在购置地勘设备时,要有计划地购置,尤其是购置一些大型的高、精、尖的关键设备,一定要进行周密论证,要反复比选,对同一类型的设备,应从生产厂家规模、产品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考证,保证设备在购回后,有长期的用武之地,促进设备的资金回笼和产生经济效益。对于一些轻型设备及易损设备,引导职工合理运用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这些设备,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单位的项目施工中,这样。既能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叉能通过职工购置一些设备,完善单位装备层次,提高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

2.基于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设备管理观念

一是在设备管理观念上由重技术性向重经济技术性转变。要提高单位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不仅要关心设备的投入,更要重视设备的使用效益和回报,以效益指导生产;二是在设备配置上由保障型向需求型转变,以满足需要为前提,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效益,保证正常生产;三是在运作机制上由粗放管理型向精细效益型转变。狠抓设备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网络,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工作的各项考核制度:四是在设备使用上由急功近利型向长效回报型转变。对设备进行终身管理,处理维修与使用关系、投人与产出关系,实现设备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五是在设备管理上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坚持和完善设备岗位责任制、日常维护保养制和巡回检查制等,对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存在问题做到超前整改,防患于未然。

3.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加大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地勘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配置设备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让一些单位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确实有些为难,但我们在设置机构及管理人员时,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一方面加强了设备维护保养力度。另外,在各单位招聘人员政策上,积极招聘一些具有设备相关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对一些在职的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应加大相应的培训力度,因为随着高技术含量设备的数量的增加,需要一些高素质的操作者和管理者,所以培训一批高素质的设备管理人员迫在眉睫。

4.加强生产现场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地勘单位生产现场具有流动性大,设备生产现场环境恶劣,尤其要注重设备现场维护保养,才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这就要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

的维护保养,努力提高操作者的素质。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就是要求设备周围的环境整齐、整洁,并根据设备本身特点。安装防腐、防震、防尘、防潮等设施。对于新购设备。要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向厂家咨询,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对于一些重大的设备,应经过厂家培训,取得厂家的操作证后,上机操作,操作者一定要做到“三好四会”“四项要求”“五项纪律”。“三好四会”就是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四项要求”就是整齐、清洁、、安全,“五项纪律”就是凭操作证操作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要求;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报告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与定期保养,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对于一些高、精、尖的大型重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使用人员,要选择责任人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操作;定检修人员,要选择专门的检修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定操作规程,对每台设备要制定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熟知于心。并严格执行;定维修方式和维修备件,优先安排预防维修计划,保证维修配件及时供应到位。

5.探讨设备管理新模式、提高利用率

针对地勘单位的设备既有专用性,又有通用性的特点,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挖掘设备管理的潜力,应该积极探讨设备管理的新模式。如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租赁制的方式,由使用单位向设备管理单位租赁。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设备进行调剂,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便于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同时,由于把设备使用费用与经营效益挂钩。可以加强设备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运行状况,进而有效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由于实行了租赁制,设备管理单位将会严格执行设备回场检查制度。对各种设备在回场时,由专职人员对其性能、基本资料、技术档案、工具及备件进行验收,发现问题由操作者负责整改,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这样将会便于掌握设备的性能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使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有效地得到落实,降低设备故障率。

6.重视信息化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勘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实现网上快速互联互通,很好地消除空间距离的增大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设备管理由静态转换为动态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快速查询掌握设备的动态,为设备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及时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延伸,使设备运行现场与后勤基地维修人员之间可以进行便捷地进行数据传送,因此为设备故障的网上诊断提供了通道。由此可以开发出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在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对运行的设备技术状态进行在线监控。一旦出现故障,设备维修人员根据现场传回的数据可以迅速判断故障原因,确定解决措施,直到现场操作人员排除故障,大大提高设备维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