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语文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上好语文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一种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途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任务,应当是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优化课堂模式,提升语文课实效。因此,着重探讨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进

小学语文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透彻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将指导理念转变成教学行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转变传统的单方灌输模式,鼓励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只有认真研究现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弊端,并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手段,增添新的课堂内容,才能使语文教学符合新课标的实际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接纳新式教学观念

(一)平等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应当居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不能自主提出问题或探索其他知识。在这样的理念制约下,师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够平等的。课程改革要求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应当加强沟通,以平等的地位和身份来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转变为学生的指引者和提供帮助者。

(二)主体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只能服从教师的指导,被动接受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学生习惯了背诵与练习语文题目,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往往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过程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的实际结果,而忽视了丰富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告诉学生某个题目的答案,不注重探究答案的过程,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知识。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才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树立过程意识,侧重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教会他们运用感性认知、抽象概括、实际运用的思维模式来把握语文知识的线索和规律。

(四)个性观念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就要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要用多种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转变单调死板的评价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方式。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体现出语文课堂的个性化。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五)多元观念

多元化的评判标准,是语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备要素。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测验和考试成绩。面对升学考试的要求,学生也只好拼命提高成绩,这压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价尺度,就要注重标准的多元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阶段水平,重视差异性,引导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知识的信心。

二、建立高效课堂模式

(一)营造气氛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中,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还不成熟,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浅显。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一些僵硬的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要采取措施,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要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信心,让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下,吸收更多的知识。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学习兴趣。

(二)强化交流

许多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兴趣,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营造平等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促进各种疑惑的解决。如果学生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当予以鼓励,并组织大家一起探讨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可以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强化语文课堂上的交流,还体现在引导学生与作品的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上。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文时,要指引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例如,教师在讲授《美丽的呼伦湖》这篇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从文字表达上体会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开放探究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面。教师要调整教学心态,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探索的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首先,要指导学生树立随时随地学习的观念,探索生活化的语文知识;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与现有理论不同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求实思维;再次,要挖掘丰富的课堂内容,积极开发多层面的教学资源,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展他们的视野。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盲人摸象》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展开讨论,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同一种事物,避免片面看待问题?”这样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情感塑造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并不深奥,没有过多难以理解的原理。小学语文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爱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并关注学生情感层面的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将知识的传输作为单一目的,而是要深入学生的情感层面,让学生在情感的交融过程中领悟语文的美,并塑造丰富的情感世界。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

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主要体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感受,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并获得思维启发。学生在完成与作者情感交汇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感悟中体会到文章传达的某种哲理。

例如,教师在讲解《金色的蒲公英》这篇阅读文章时,就要带领学生透过文字的描绘来体悟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这篇文章赞美了蒲公英的精神,折射出作者对蒲公英所象征的高尚品格的敬佩之情。如果学生只停留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层面上,那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教学活动应当侧重深入分析和情感体会,以实现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语文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师要转变旧式的教学思维,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困扰,从多角度入手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组织开展讨论、短剧表演等丰富的教学活动,要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予以鼓励,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要做充分的准备,遵循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杏兰.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漫谈[J].考试周刊,2008(13).

[2]蔡丽.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1).

[3]周金共.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成才之路,2011(29).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方各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