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74-01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体液等,而手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1手术室锐器伤的原因

1.1防护意识不强:对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不戴手套,认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没有必要,受伤后未引起重视,或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

1.2接触锐器的机会多:配合手术时传递手术器械,进行各种穿刺操作等工作中直接接触锐器的机会多,受伤的概率相应也高。

1.3不安全的操作: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如:操作不熟练、忙乱,传递的针头、针芯,配合手术传递锐器方法不正确,徒手掰安瓿等。

1.4病人不合作:进行侵入性操作时病人不合作、躁动等,利器误伤自己或他人。

1.5不及时正确处理锐器:部分工作人员在忙乱中对锐器处理不当,注射器、针头、穿刺过的针芯等锐器用后随手与其它物品混放,未及时处理,护士整理治疗台时粗心大意而受伤。

2防护措施

2.1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有效且较容易实施的预防。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和筛查,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对病人进行HBV、HCV、HIV等血液性致病因子的检测,了解病人的感染状态,在服务操作过程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手部有创口的护士不宜参加特殊感染病人的手术配合。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

2.2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的场所,工作中接触利器机会较多。由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手术室护士的锐器刺伤的发生率也相对高。因此手术室护士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紧张劳累后要充分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尽力安排充足的人员,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忙乱。

2.3安全操作、安全注射

2.3.1正确使用各种锐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各种穿刺利器的操作方法,进行穿刺时注意力要集中,防止穿刺针刺伤自己或他人。操作过程不可直接将针头或针芯递向他人,不可用双手回套针帽。

2.3.2配合手术传递锐器时注意正确的传递方法,如:传递手术刀时,刀腹应朝下,传递或收回缝针时不可直接用手抓持锐利部分。传递锐器时应避免手与手的传递,可采用间接传递法,将锐器放置于弯盘内,通过这一中介物进行锐器的传递,该方法可减少传递过程锐器刺伤的概率。

2.3.3正确使用手掰安瓿的方法。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筒掰安瓿的方法,可减少护理过程因徒手掰安瓿而造成的锐器刺伤的概率。

2.3.4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安全性能良好的利器、注射器。

2.4进行侵入性操作时,遇到病人不合作或躁动时须有助手协助固定病人,防止在操作过程利器的刺伤。

2.5及时正确处理锐器:在每个手术间设有小型利器盒以便及时处理锐器,利器盒不可放于过远的地方,避免因处理利器而来回奔走,或因忙乱而不能及时处理利器。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穿刺针头、针芯等立即弃于耐刺利器盒内。手术用过的刀片、缝针等锐器手术时与其它器械分开放置,手术后及时放入利器盒。手术中的药物安瓿需与其它物品分开放置,不可与其它玻璃碎片、针头及一次性包装袋等物品混放,以免在手术后核对或处理时受伤。

3针刺伤后的处理

3.1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周围,将血液挤出,再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液如0.5%碘伏消毒。抽血检查自身和病人的血液致病因子及抗体情况,24h内注射安全有效的免疫生物制品,并尽早、足量、全程使用预防性药物。

3.2对被针刺伤的工作人员进行血液抗原抗体监测半年以上。设立登记本,对被针刺伤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减少受伤者的心理伤害。

综上所述,锐器刺伤是手术室护士一大危害,是血液传播疾病的隐患之一。锐器刺伤的发生与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对针刺伤的认识及工作中粗心大意,未按操作规程执行,以及操作不熟练、医疗设备简陋等有关,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重视锐器刺伤这一危害及其所致后果的严重性,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锐器伤的各个原因加以防护,认真对待锐器伤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和消除锐器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