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Material Handling and Beyond物料搬运技术的愿景与超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Material Handling and Beyond物料搬运技术的愿景与超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11月15日,日本株式会社大福(DAIFUKU CO., LTD.)正式对外宣布已与美国威勃公司(Jervis B. Webb Company)达成协议,由大福全资收购威勃,并有望在年底前获得美国政府最终许可。据界内人士称,这一并购表明大福正在加速其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并购一旦完成,大福公司将一跃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物流系统集成商。

“早在1957年大福与威勃就开始了漫长而稳定的技术合作,两个公司所具有的互补性的文化将推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业务的稳健发展”株式会社大福代表取缔役社长竹内克己这样说。

大福将把威勃作为一个新的核心业务部门并入大福集团。大福的代表取缔役副社长北条正树将作为新威勃的董事长,并将与威勃现任总裁兼CEO苏珊・威勃(威勃的创始人杰维斯・威勃的孙女)共同担任联合CEO。

大福公司此次并购威勃公司正是大福加强海外拓展的重要一步。

成立于1919年的威勃公司被公认为全球物料搬运领域的领先企业。威勃在汽车组装线车体搬运用链式输送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链式输送机如今仍然是威勃公司的主打产品。同时,威勃现在还向航空运输业以及生产制造业,提供机场行李搬运系统、自动引导小车(AGV)、自动化仓库系统及其他自动化物流设备。

印象中,11月底的日本应该是隆冬的季节,可以让笔者这个来自广东的访客碰上一场久违的雪景。

走出大阪的关西机场,虽有一些冬日的凉意,但扑面而来的却是清新的空气和远方依旧浓密的山林。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间杂着少许红枫,尽显一派秋色。和北京几乎处于同一纬度的东京因海洋性气候而相对温暖湿润,绝没有中国北方百木凋零的景象。接待我们一行的伊藤小姐说,现在是日本最美的季节。

除了依旧整洁的街道,碧蓝的天空和井然有序的交通之外,比起前几次来访,这一次可以明显地感到日本经济复苏的迹象。从东京市内到成田机场的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连片的建筑工地。第40届东京车展刚刚结束不久,日本媒体还不时有新车的报道,汽车广告也不少。佳能、理光甚至把酒店的电视频道包下来做宣传,有点类似于国内的特约播映之类。日本朋友告诉我们,日本经济经历了多次周期性的波动。如果看到公路上的卡车又多了起来,人们会在见面时,互相安慰“经济终于又好起来了。”

日本央行不久前对今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从2.1%调低为1.8 %。并对2008年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

战略篇

日本经济的复苏,在相当程度上则表现为日本制造业总体的景气,由此也将引发企业物流需求的增长。通过日本物流协会提供的近几年日本物流装备制造业相关设备的出货数量及销售金额的统计数据(本刊将另文介绍)来看,这种趋势也十分直观和明显。例如,叉车的产量从2004年的75873台,上升到2006年的85315台,增长近12%,托盘从2004年的65163375个,上升到2006年的77699840个,增长超过19%。

兼具制造企业和物流设备制造企业两种特质的日本大福株式会社,也在2007年迎来了自己70周年的庆典。并成就了全球最大的物流设备制造及物流系统集成商的霸业。同样在分享这一荣耀的大福日新馆,经过改扩建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物流设备和系统的展览馆。随着大福滋贺工厂,L、K两幢厂房的落成并投入使用。也使这一块大福在1970年日本经济衰退时取得的120万平方米的山地,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经营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物流设备制造基地。

据介绍,当初的这块地是准备用来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少了一、两个高尔夫球场,却孕育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这或许会给目前虚拟资本持续膨胀的中国经济外延式增长的模式提供一些供鉴与思考。

其实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少,但作为身处物流行业的媒体,想要探究的是作为一家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其发展过程、行业空间及其与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生产模式复杂多变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契合程度。“materialhandling and beyond――物料搬运技术的愿景超越”。会是怎样的一种诠释。

一系列的访谈,首先从银行家出身的现任日本大福株式会社会长的竹内克已先生开始。

《物流》 :今年是大福成立70周年,公司提出“material handling and beyond――物料搬运技术的愿景与超越”的口号,并在您的带领下制定了新的三年发展计划。对物料搬运技术与设备研发的不断追求,使大福从70年前的一间小作坊成为这个行业的全球领军者,我们很想探究,大福对这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的理解?

竹内克己:需要物流运作系统和机械设备的市场是非常庞大的。汽车相关产业――AFA(汽车生产流水线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和机械)可以说成为我们公司的发展的基础,并且在数十年里得到充足的发展,现在可以说进入了非常稳定的成长期。

与之相对比的是最近飞速成长起来的核心产业――一般物流系统事业FA&DA,(面向消费品的制造商,小商品,物流业等产业的流水线和物流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和机械)、大福FA&DA事业部的业绩在最近3年,每年以100亿日元的速度在增长,以前是以汽车行业为主导的面向海外的物流项目,最近物流中心的项目也增长很快。

面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超市和建材超市的物流系统市场一点点饱和了。目前食品、医药业高度流通和电子商务的无人化店铺的扩张等也成为这个事业发展的基础。

还有一个很大的事业领域是半导体、FPD等电子制造领域,现在液晶制造业有点停滞,但是针对半导体和硅行业的新的物料搬运、输送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还是非常强劲的。

总的来说,过去几年里我们公司按照刚刚提到的从FA(工厂自动化) 到DA(流通,物流的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来制定我们在物流系统研发和生产的策略,全面拓展全球市场,但是最近FA方面的需求复苏的迹向也被看好。因为前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有段时间日本国内的生产基地很多向国外转移,国内的工厂设备需求停滞不前,现在景气在恢复中,IT关联企业回归国内,制造业再次得到生气。

在各领域的FA和DA的2个车轮配合默契。使得大福的基础事业得到稳固。但是到现在为止也不是什么平坦大道。

《物流》:我本人是第三次来到日新馆,这一次参观仍然让我感到十分兴奋,因为日新馆又重新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增加了不少新的设备和系统,包括运用在汽车装配线上和货物出入库管理的中的RFID系统的演示、去年刚刚在东京物流展上首次展示的可以在一个巷道上协同工作的AS/RS系统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大福在物流设备开发和制造上能保持如此的生命力?

竹内克己:大福是一家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系统服务的公司,包括软件和硬件,这样的企业是不多的,有一些欧美的厂家只提供物流系统集成的服务,但设备是不做的,不仅如此。大福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DTS(Daifuku Technologyservices)专门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DTS有一个中心是专门用于远程监控客户的设备的运行情况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故障对客户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个部门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一般意义上的售后服务保障,针对日本的情况,还要为用户提供在发生地震等特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手段,甚至是参与救灾,这支队伍配备了摩托车、自行车、防毒面具、手套,随身携带水和食物,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今天在日本全境,DTS已经设立50个机构为15500名客户提供一小时以内的紧急服务。正是有这样一套为客户服务的完整方案,使大福非常了解客户的需求,而且大福也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所以客户对大福是十分满意的。

大福还有分布在北美、欧洲、南美、亚洲的多家海外公司,使我们能吸收最先进的技术并和客户共同发展,这也是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

每年大福要把销售额的4%-5%投入到研发部门进行产品研发,要不然就无法跟上客户的需求。

还有就是对员工的培训,在滋贺工厂设有培训中心,大福分布在全球的员工将分批来到这里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也有商务方面的和企业文化方面的。

《物流》:我们了解到,大福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创业起步、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日本经济起飞时的高速增长、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暴的冲击等。却始终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家有七十年发展历程的企业确实不容易。而且,目前是大福发展最好的时期,您把一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负债高达500多亿日元的企业领导成为一家在物流装备集成方面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并得到全体员工一致的尊敬。一定有深刻的体会。大福将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竹内克己:回顾这个10年,选择事业的发展方向和集中企业的资源总是事业基础确立的一个要点,我本人也是从选择和充实的理念出发,撤出亏损部门,彻底充实核心事业。

另外,在这个时期,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时价会计,耗损会计,税务效果的会计导入,减少支付退职金,弥补公积金不足的窘境等,日本企业不得不大幅度在资产负债表做必要的调整。从92开始的“过去的10年”里,我们公司也默默无闻地做着各方面的调整。

从2005年开始,大福确立了“目标管理”的战略,大福把目标细分为:一是长期的持续的增长;二是全球市场的扩展;三是面向全球市场扩张和增强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一个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生产系统正在老化,现在是进行更新设备的时候了,对全球产业来说,通过削减产地的生产成本来获得客户的满意度极为重要。例如,液晶显示器是很贵的,它的包装和海上运输的费用都很高,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生产地点,以方便调拔,如在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内地建厂。

大福不能完全依靠日本市场实现持续的增长,虽然日本的汽车生产商正在对现有的工厂更新汽车生产线和扩大产能,但目前几乎没有在日本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建设较大的工厂,更多的产能被来自泰国,中国等地的海外工厂替代了,我们必须适应他们的变化。我们下一步是要在所谓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还有中国,加大投资。在我们新的三年计划中,要将来自海外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提高到50%。

《物流》:能介绍一下大福新的三年计划吗?

竹内克己: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进一步强化了销售网络,实现了连续几年年营业额超过300亿日元的增长。2007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300亿日元。一般情况下的自然增长为1%-2%而现在是则超过8%。事实上要维持这样的高增长是很困难的。2006年11月,我们制定了从2007年4月到2010年3月的业务发展计划――“JUMP UP FOR 2010”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的速度是10%,到2010财年,实现2500亿日元的销售目标,从业人员达到5200名,每股收益达到15%。

《物流》:那么,在2010年之后会怎么样呢。能说一下您的长期计划吗?

竹内克己:到哪个时候我们需要一支新的旗舰,我们需要扩展产品线以支持增长。这必须是植根在大福的传统业务中,能够运用大福长期在相关产业积累起来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业务。

技术篇

《物流》:这次到大福的工厂参观,感觉又有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成功投入生产,作为物流设备提供商,大福为什么能够如此紧密地跟随制造业发展的节奏,不断创新,您有什么感想?

小林史男副社长:物流设备、物流系统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般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要在这个领域进行创新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但在理论上,任何系统都需要完善,大福一直在寻找产业发展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技术。目前,日本社会要面对三个问题。

一是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本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估计到203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1300万人,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0%左右,而且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规划越来越严格。

二是在新的经济时代,日本企业的物流系统也需要更新,日本企业最迫切的需求是保管和搬运,目前客户要求更高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对商品保质期的管理和商品追溯系统有需求,所以要在信息系统方面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强化。

还有就是整个社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就是要更加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是整个社会给企业的压力,对设备而言就是要在节能方面持续改进。物料搬运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和革新就要在这些方面。

至于大福在设备和产品更新方面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靠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客户交流协调,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促进产品改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福和食品、化工、医药生产企业合作,开始了物流系统的研发生产和持续改进。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和佳能公司合作的机会,进入了电子制造业,在八十年代末,FA(Factory Auto生产自动化)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上世纪九十年代,DA(Distribution Auto分销自动化)的需求,开始出现,大福和日本菱食合作完成了一些标志性的项目,如伊藤华、7-11等流通业的自动化的物流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等技术也得到了发展。DA比FA要复杂得多,因为商业模式比较复杂,所以咨询能力和规划能力很重要,反过来,FA和DA的技术是相通的,两者可以得到同步发展。最近几年对FA和DA的客户的需求,更多的关注在环保方面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大福也在跟随客户进行持续地改进。

以K、L两幢厂房成功投产为标志,2007年大福最终将所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集中于这片环境优美、绿树环绕的丘陵地形上。汽车绕过一个几乎没有一片落叶的湖泊,沿坡道登至厂区的最高点。

这就是整个厂区最高的厂房――K工厂。这座在2006年已经显出雏形的厂房里,一台高达40米的堆垛机正在进行调试。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一台堆垛机,工人们在不同的工作面上进行着紧张的工作。高达十几层楼高的堆垛机在轨道上运行,其对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和制造工艺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不到现场确实也难以体会这台自动化搬运设备的气势。

《物流》:为什么要生产这种规格的堆垛机?用户是什么行业?

K工厂负责人:这台四十米高的堆垛机确实是全球最高的堆垛机,由于在日本不允许单体的仓库超过三十米,所以这种堆垛机主要是面向海外市场。如在欧洲五十米、六十米的仓库是允许的,大福研发这台设备主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市场需求作技术储备,一方面也是用这样项目来提升研发和生产部门的能力。

大家会看到,操纵这样一台堆垛机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在运动中,机器会晃得很厉害,要实现准确地从货架上取货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要让它减少晃动,并且能够准确入叉。预计今年12月份可以投放市场。

在K工厂。生产堆垛机结构件的生产线上,一台自动化仓库正在配合喷涂线进行工作,小型堆垛机将完成某一工序的大尺寸的结构件搬运到货架上,等到工件冷却之后或要进行下一个处理工序时,又把工件重新搬运到生产线上进行处理。这使得自动化仓储设施有机地整合到生产线上(超出了传统的应用范围),实现了在生产流程中半成品件的高效搬运和科学管理。不仅效率高,节约了人力,而且还节省了空间,一条结构件的喷涂线只占据了厂房内很小的一块面积。环顾四周,在诺大的厂房内的各个工序上,确实有多个AS/RS系统在承担半成品或成品的储存检索搬运作业。据介绍,这也是首个将AS/RS系统应用于生产线上的厂房。

最能体现大福在物料搬运技术上最高成就的将是我们随后参观的eFA事业部的生产车间。

eFA事业部主要是为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提供衔接多个工序的搬运及输送设备,大福在这个领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居第一位。两年前,来这里参观时,一台第八代的玻璃基板(2200mm×2500mm)搬运设备还在调试当中,而今年大福宣布正在研发第十代(2880mm×3080mm)的玻璃基板搬运技术和设备。

液晶面板尺寸越来越大,是为了适应市场上对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不断增长需求而出现的。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在切割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时,会有较好的经济性。目前,夏普推出了最大尺寸为65寸的显示屏,10代的液晶生产线将可以制造57寸(8个)和65寸(6个),也可以切割出15个42寸的面板。搬运液晶玻璃基板的设备要把加起来厚度不超过17.5mm的25片玻璃基板搬运到生产线上或存放在储存单元中,难点就在于面积达5.5平方米的玻璃,每一片的厚度仅有0.7mm。要保证玻璃基板在整个搬运过程中完好无损,其中的秘密显然是各个厂商秘而不宣的。

这种被称为(Clean stocker)的设备目前全球也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厂商能够生产,而大福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居第一位。

《物流》:过去来参观,看到第八代的Clean stocker还在测试,今年的情况如何?

eFA工厂负责人:第八代的Clean stocker已经交付客户使用,大福现在正在开发能够搬运第十代玻璃基板的设备,目前只有夏普一家向第十代液晶面板进军,其他的厂家还在观望之中。

《物流》:玻璃基板的尺寸,会这样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吗?去年来看第八代就是最大的了,现在有了第十代?

eFA工厂负责人:液晶面板的尺寸也不一定越大越好,主要是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来确定,面板的最佳尺寸,如第六代的液晶面板就适合生产32寸-37寸的液晶电视,第八代的尺寸比较适合生产42寸至50寸的液晶电视,更大的显示器就需要更大液晶面板来做,我认为,从理论上来看液晶玻璃基板的尺寸发展到第十代或者是第十一代就已经是极限了,因为要搬运和输送这样大的玻璃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一切都在发展,就象前几年觉得第八代已经是极限一样。所以将来的情况还不确定,大福是生产物料搬送设备的,当然要跟着厂家的需求走。

《物流》:有关空气悬浮的输送线的进展如何?

eFA工厂负责人:用缩空气把玻璃基板托起来,在下面形成气垫进行输送的想法,已经在几年前就有了,但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现在还没有成熟的产品。也许更大尺寸的玻璃基板只能靠气动来输送了。

在进入eFA事业部的另一种无尘搬运设备――Clean way的生产车间前,所有的人都必须换上防尘防静电的服装,并经过一个狭窄的通道,通道两边猛烈喷出的压缩空气,会让你来一个真正的空气浴。经过了这些防尘、除尘的处理之后,笔者一行人进入了Clean way的生产车间,Clean way实际上是一种专门用于无尘车间物料搬运和输送的有轨悬挂式输送车。整个车间沉浸在小车从轨道上起吊载荷单元时“叮咚、叮咚”的警示音和小车在轨道上运行时轻柔的嗡嗡声中。小车的起吊装置在我们眼前准确的执行着下降、抓取、起吊的连贯动作。一个30立方厘米的载荷单元被小车运输到下一道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这个30立方厘米的载荷单元中的空气洁净度更高,里面装满了用于计算机处理器和内存生产的晶园,在晶园上,将在微米级的数量级上蚀刻出各种逻辑结构的电路,经过切割,封装,从而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芯片,整个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

“我们提供的是半导体生产的动脉。半导体生产的各个工序通过我们的输送系统连接在一起。”eAF工厂一位来自中国的殷先生向笔者介绍。

《物流》:这种系统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殷先生:作为无尘搬运设备主要是用于半导体元器件的生产,由于这种工厂投资很大,一般都是全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连续生产,所以对设备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的要求很高,有的工厂一般只在过年前一天的下午有半天时间进行设备维护,所以设备的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这种设备还采用了无接触的导电技术。

《物流》:如果输送线出问题,是不是意味着生产线会因此中断?

殷先生:是的,我们的系统是衔接各个工序的,如果发生故障停机,厂方给我们的维护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环境篇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球气候变暖还只是一个有趣的假说的话,哪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关气候变暖的证据越来越多,在最近几年,个中关联更加明显,其后果也更加清楚,2007年美国前副总统弋尔和印度科学家巴乔里因在防止地球变暖的事业中作出杰出贡献而共同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戈尔通过他的电影和书籍不断提醒世人,只有10年的时间挽救全球变暖的危机,现在“我们必须行动了”。在刚刚结束的巴厘岛会议上,全球200名科学家签署宣言,迈出了全球行动的第一步。

2006年9月,当笔者访问日本时,一次,整个考察团30多人,在酒店门口集合上车,准备出发,在等待其他人上车的短暂时间里,由于天气还没完全转凉,车厢里的温度有些高,我们的同胞们嚷嚷着,要导游告诉司机把空调打开,司机答复是:在日本只有车辆开动,才可以打开空调,并一再向我们道歉。原因是,为了防止地球变暖。这个表达在当时可能没有给全团人中留下任何印象,但却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里,这次访问日本,防止地球温暖化的宣传语更是频繁出现在东京街头,甚至是出租车后座的广告牌上。

2006年东京物流展上,物流系统、物流设备的设计生产将更多地考虑环保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这次来到大福的滋架工厂,仍然看到了这种理念的有力的贯彻和执行。在厂区的一角,一个垃圾焚烧装置已经于2007年投入运行,焚烧垃圾的余热进入热交换装置,供厂区内的空调使用,夏天中央空调交换出的热量也在这里转换成可用的能源,据介绍,大福滋贺工厂的能源自给率可以达到60%。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在笔者所到之处,处处都可以看到各项节能、减排、降耗的措施。

大福公司的宣传资料和员工的名片都是用再生纸印刷的;油墨是用可降解的大豆(soy ink)制成的;办公室、车间里对包装物进行分类回收;洗手间的灯甚至从感应式重新改为手动,并在旁边注明,非必要情况请勿在卫生间开灯……

《物流》:这次到大福参观,感觉不仅是大福,而是整个日本社会都对环境保护相当重视,除了保持环境的清洁之外,防止地球变暖化的种种措施也得到了落实,请谈一谈大福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小林史男: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今年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我从日本的媒体也了解到,中国政府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经济,一方面也在努力解决环境问题,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京都议定书”签定之后,有许多量化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能耗方面的,所以这对整个日本社会都形成了压力,日本的企业当然也有这种压力,从单位产值的能耗来看,中国和印度是日本的9倍,欧洲各国是日本的2.5倍,美国是日本的2.5倍,韩国是3.3倍,俄罗斯是17.6倍,所以,日本是非常节约的,整个日本都在关注环保化的设备。

中国政府希望从日本学习各种节能技术,已经在中国开了两次有关节能的会议,对大福来说,不是某个社会对某个企业的要求,而是整个社会对所有企业的要求,所以对每个企业来说,环保、安全、卫生是日本企业普遍要达到的要求。

由于滋贺工厂的毗邻,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所以政府对我们的排水有严格的要求,琵琶湖原来污染也很严重,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在大阪原来也有很多小工厂,污染也很厉害,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监控措施,改善了环境,大福在滋贺工厂内的污水要经过严格的水处理,才可以排放,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企业的责任。

《物流》: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上有什么要求吗?

小林史男:在设备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将设备设计得要更加省电或减少原料消耗。比如我们为汽车涂装线设计的车身输送线,就通过新的设计,减少了对涂料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对废料的回收也有要求,在为客户提供物流系统设计时,也为他们在环保方面进行一些特殊的确设计,如雨水收集回用、热量回收等。

在笔者下塌的酒店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规定,如果住客不要求服务员打扫房间,而是自己收拾的话,可以得到酒店给予的500日元的购物券,目的也只有一个――环保。

实际上大福在环保方面的种种措施并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措施方面,而是已经纳入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了环保会计核算的方法,仔细记录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各种原材料的耗费情况,并制定了管理目标,并有年度的总结报告。(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本刊将另文介绍)

结语

在回国的班机上,邻座的是一位日本乘客,年纪约五十多岁,在四个小时的航程中,他拿出了一本动画书打发时光,仔细一看,不禁哑然,原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中国的“铁臂阿童木”,看了一会之后,便开始在便笺上快速写下一些公式和设计草图,一直到飞机降落前,他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之中。该不会从这里取得什么灵感吧!笔者不禁想。

联想起这几天访日的所见所闻,碰巧通过这一幕可以感受到日本民族和日本企业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和积极实践的精神。这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之所以立身于世界的根本。

2007年12月15日,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阿西莫(Asimo)推出升级版,可以胜任一个服务员的简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