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讲巧练,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讲巧练,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推行和新课标的逐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实效。本文结合一些课堂教学实践,对课改下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讨。

【关键词】精讲;巧练;高效;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推进课堂改革,倡导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呢?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其中之一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坚持精讲巧练,提高教学效果。以下谈谈我的一点浅薄见解。

1 准确定位,正确处理“精讲”与“巧练”的关系

作为现代教学,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我们应该推行新型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中只讲不练的“一言堂”做法,让学生只能通过“听”,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而在授课中只练不讲式的“题海战术”,又会让学生失去了探求书本知识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这两种单纯的做法,既不科学,又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成功高效的课堂,必须是 “精讲”与“巧练”相结合的课堂。因为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既需要教师简明扼要地讲授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要点,又需要通过具体、紧扣课本知识的有效练习,让学生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精讲”与“巧练”科学安排,相互结合,才能创造最大的课堂效果。

2 深入研究,着眼细节,强化课堂精讲效果

我们所提倡的“精讲”,并非单纯的少讲、略讲甚至不讲,而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精练而高效率地讲授书本知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并争取更大的学习成效的一种追求。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2.1 充分准备,科学安排,提高学习成效。

一节成功的课,必须重视每个环节。所以,精心而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为精讲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收效明显。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更深入地钻研教材,备考纲、备教材、备学生实际、备教法等。我们要根据课标要求,提前搜集各种资料,组织好清晰的授课思路,设计相应练习,对课堂各环节作出科学而精练的安排。而且要有预见性地把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的质疑、创新性思维等作各种假设,并作好相应的解决办法。

2.2 精彩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常人的理解中,思想品德课都是比较抽象、理论性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热情不高。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成效。为了更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必须设计精彩的导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我们就要考虑各课内容的不同特点,设计搜集不同的资料,以视频、故事、歌曲、典故竞猜等形式来导入。比如我在讲授九年级《打开财富之门》这一课时,我采用了一组关于深圳改革开放的视频来导入,视频中对比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变化,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他们迅速融入了课堂情景中。这些不同形式的导入方式,能给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情景感受,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突出重点,点拨难点,帮助学生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我们要尽量精简不必的教学环节、撇除冗长而又嗦的语句、避免不必要的提问。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点到即止,略讲、少讲。对于重点、难点,特别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则需要结合相关的练习或身边实例,用较少的时间、精练的语言,把教材要揭示的知识内容讲清、讲准、讲透。既要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受到思想教育,更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夯实双基,注重巧练,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对于一节课的知识,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初步、短暂而被动的掌握。通过练习,则是深化、稳定而主动的掌握。但是,如何巧练才能收效更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 科学设计练习,巩固课堂精讲效果。

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必须科学安排内容。既要针对考纲特别是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而设计,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科学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做到重视基础、优化提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我们或参考近年的中考试题,参照试题的难度系数、出题的角度、涉及的知识点,模拟出不同的习题给学生练习,使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不断训练、感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其考试能力。如此通过课后的各种练习,既可巩固精讲的效果,又者能使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3.2 巧用练习形式,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单一的练习形式容易使学生麻木,失去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巧妙通过课堂练习、口头组织、小组竞赛、课堂小测等,巧妙结合选择题、简答、辨析、材料分析题等题型进行练习。我们亦可以通过练习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挺起民族的脊梁》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民族精神的体现(要求用成语概括表达)?然后让学生分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他们的探讨所得,比赛谁知道的更多、更准确。结果,学生们反应热烈,积极参与,竞争气氛浓厚。所以,不同的练习形式,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所得。

3.3 加强审题指导,培养学生答题技巧。

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掌握能力,不仅体现在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了解上,更应体现在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习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上。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批判性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组织能力。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民族振兴的动力》时,我设计了一部分选择题,让学生及时通过练习,把本课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巩固下来。并设计了材料辨析题,要求学生辨析:只要大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了。通过正反论证,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如何组织正确答案。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在课堂中长期坚持精讲巧练的实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就一定能提高教学实效,把思想品德课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