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全社会要求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却一浪高过一浪,撇开急于出效益的急功近利思想,正视语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扎实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是当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之路,可靠之举。

大学语文课是自1978年开始,教育部要求面向我国高等院校的除中文专业学生之外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可以为各个专业服务的综合性通识课。

开设大学语文课的目的一直很明确: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二是将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传播下去;三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如今30余载过去,大学语文非但没有基础教育中语文课那样蒸蒸日上、中流砥柱的地位,甚至在一些高校已成为一门边缘学科,特别是在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院校,更是被忽视、缩减甚至撤消。

在大学语文不被重视的同时,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却一浪高过一浪。高校学生在人文知识和文化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因而不仅导致大学生思维空间狭窄,视野不宽,以及学科结构的偏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还导致了大学生人格畸形、性格扭曲、人性丑恶,以至于胸无大志、贪图享受、自甘堕落。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教育质量,更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撇开急于出效益的急功近利思想,正视语文课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扎实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是当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之路,可靠之举。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语文教育的误区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有十分具体的表现。首先,知识结构单一。大学生文史知识欠缺,文化底蕴浅薄。专业知识差强人意,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普遍缺乏,对自己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更是知之甚少。其次,人生价值观错位。当代大学生是务实的一代,表现出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的总趋势。社会责任缺失,个人主义泛滥,不再追求理想,转而追逐实惠,不再崇拜英雄,转而膜拜财富。再次,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理应成为社会秩序井然和平稳发展的忠实卫士,但一些大学生文明素质低下,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不强。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闹,随意破坏环境卫生,举止粗鲁,随口污言秽语。

大学生人文素质亟待提升,而本该肩负传承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却存在误区。一直以来对语文课的定位不断出现偏差、错位,毋庸讳言,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厌倦、老师困惑。一方面,打着“重读经典”的旗号,《大学语文》中有很多中学已经学过的篇目,而老师也依然沿用中学的讲授方法,字、词、句、篇、中心思想的逐一进行,因为缺乏新鲜感而大大损耗了文学该有的魅力,进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因为语文教育不被重视,致使语文教师常有被边缘化的尴尬和悲哀,部分学校甚至出现语文教师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大学语文与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

现代大学教育愈来愈重视实用性和利己性,这种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的本质偏差导致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很容易将是否可以直接创造财富、是否对学生的就业有直接的帮助作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生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怀着功利心学到的知识、才智、技术、能力等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不再代表人的本质优劣,而只标志获取财富的水平高低。可以说,重视功利结果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是长时期存在于我们教育思想中最大、最严重的问题,这种不良意识如果不尽快校正,必然对大学生的前途命运,甚至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产生严重的影响。

语文教育在整个教学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的有效推进不仅有长远的文化意义,而且有客观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境界、改善品质个性、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最终完成构建教育对象人文精神的目标。同时,语文教学还有利于文化交融和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助于学生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基础语文重视听、说、读、写的工具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大学语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处事(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处世(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学语文课从根本上说属于人文教育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真正落实“人文教育”这一根本宗旨,大学生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实现“人文精神”的提升,实现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构建,是衡量该课程得失成败的标准。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全人类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素质展现出来,最终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气质,成为大学生生命中稳定的内在意识品质。

因此,正视语文教育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现实,从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入手,通过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语文修养水平,使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三大学语文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以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到“平易、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教学的主宰,要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去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求索的艰辛。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了解,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形成爱的双向交流。

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理想的学习环境不仅是指整洁明亮的室内环境,也是指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更是指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教学活动高效进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生活中无处不知识,大学语文课也无所不涉及。面对知识储备丰富,内容庞大纷繁的可选择内容,如果采取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的方法,势必浅尝辄止,难有收获,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教学内容要重点培养语文的“隐性能力”———文化接受能力、审美欣赏能力、想象联系能力、决策思辨能力以及行动创造能力。

1培养爱国感情

战争年代也罢,和平盛世也罢,爱国该是不变的情怀,而文学世界里有着悠久的爱国传统。《春江花月夜》里有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江山锦绣赞美;《春望》里有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河山破碎慨叹;《白马篇》里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为国赴死豪情;就连《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里也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宣言。未来的国家主人将从今天高校的学生中培养出来,让他们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爱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2关心民生疾苦

今天的大学生,在呵护中成长是幸运,长大后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是责任。要达此目的,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靠文学作品的感召力。曹操在《蒿里行》中哀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民不聊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高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普世情怀……经年累月的熏陶,相信当代大学生会有为百姓谋福祉的胸襟。

3塑造完善品性

文学作品历来注重人的品性修养。“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歇恶木阴。”(陆机《猛虎行》)是刚正不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文人气概;“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仁者风范……时代如何变迁,打造一身正气,一副傲骨的品性未变。

4提高审美品位

当今的流行文化,格调不高,影响了青年人的审美趣味的提高。纯文学退位,俗文学大行其道;高雅没有市场,而庸俗颇受欢迎。以丑为美,以俗为美,以恶为美,真善美与假丑恶不分,乃至颠倒,这是很可怕的。单是禁止、指责不行,要让他们去欣赏品位高雅的文学精品。中国文学的审美体系,形成儒道二家分流的局面:一是儒家积极入世的现实美,一是道家遁世超脱的自然美。前者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后者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田园居》),这些大概比许多洋快餐要有滋味些。

(三)创新性地运用现代教学形式

作为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学科,大学语文教学可根据不同需要、不同目的选择多种教学形式:选择文质兼美的篇目进行诵读,可以体现古典文学的音韵美、节奏美;欣赏经典影视作品,观看优美画卷,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语文学习乐趣;组建诗词协会、话剧社团、文化沙龙,开展讲座、演讲、辩论会、话剧表演等,加强实践锻炼,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妙处;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课堂上的诗词歌赋可以诠释山河壮美,现实中的壮美山河更可以反观诗情画意。

文学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是好的人生教科书。重视大学语文,教好大学语文是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维琴.素质教育从品行起步[J].时代教育,2007(14).

[2]王凤仙.新教育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