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编写习作学本,实现作文教学课程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课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出了写作能力要求序列,那么,如何将年级能力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内容,这是教学层面亟待解决的难题。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老师指出:“写作教材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教材知识的教学化,以追求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为目的。”他提出:“要实现写作教材的教学化,关键在写作练习的设计。”为此,我们组织了区学科名师等组成课题组,编写小学作文学本,以实现习作教学课程化。
小学习作学本按照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习作教学要求和内容编写,每学期安排六次习作(另两次习作由教师根据班级实际自主选择落实)。这些习作,涵括了记实与写虚两个领域,记实性习作又包括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编排时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习作能力的循序渐进:三年级以写段为主,重在写清楚;四年级由段向篇过渡,重在写具体;五年级以写篇为主,重在写生动。
为了提高作文课的质量与效益,习作学本在学习贯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花了时间、下了功夫,尝试把相关年段的要求与具体习作训练结合起来,以量表为桥梁,追求有效教学。
习作学本对每一次习作都安排了如下内容:知识提要、课文勾连、习作积累、下水引路、评价量表、教学预设、习作点评。这里仅以三年级第二学期课堂作文《操场上的笑声》为例作简单说明。
【《操场上的笑声》习作内容安排】
1.知识提要
每一次习作训练都确定1~2个知识点,作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点的确定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年段要求以及本次习作内容要求。知识点的确定遵循一定体系,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操场上的笑声》涉及的习作知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发生在操场上的一件(项)事情(活动),写出大家的快乐。如何写活动,这一知识在上学期已练习,比如《我做家务》等;与上学期不同的是,本次习作记叙的事情(活动)应该发生在几个人甚至很多人身上,因此,要写清楚不同人的表现,能表现大家的高兴与欢乐,应当是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技能。二是把环境交代清楚。写操场,必然要交代环境,本次习作要让学生通过训练有所感悟。
2.课文勾连
这一部分利用课文资源,用语言范例帮助学生领悟本次训练重点知识要求。通过赏析,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相关写作知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操场上的笑声》联系了本学期课文《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和《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两篇课文分别有描写蔷薇花以及登山队员合作登山的段落,正好呼应本次习作要重点训练的两个知识技能要求。
3.习作积累
依据本次习作内容,精选语言材料,包括词语、句段等,供学生学习借鉴。
在教学《操场上的笑声》习作训练课时,我们根据本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了塑胶跑道、篮球场、树木(香樟、法桐)等操场上常见事物的基本情况,供学生习作时运用。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必要的与“笑声”相关的词语、句段,作为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语言支架,丰富其语言储备,利于其内化运用。再次,从“表达对活动的喜欢之情”“谈活动感想”“谈童年生活”等角度,提供一些语言,让学生参考别人的智慧,利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与感想。如“谈活动感想”有两个样例,一是“活动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健康,我爱活动”;二是“在这十分钟里,我们玩得很尽兴,很愉快。只要你懂得利用时间,十分钟也会变成愉快的时光”。
4.下水引路
我们提供教师撰写的同题文章,文章中老师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学校里最喜欢的游戏活动“贴大饼”与“跳橡皮筋”。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给学生听,这是与学生精神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感到文字的力量,焕发习作热情。
5.制定量表
依据年级习作量表制定本次习作评价标准与习作过程评价标准,使教与学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操场上的笑声》习作评价标准
评价选项
评价标准 优秀 达到 须努力
习作内容 习作题目与习作内容相符
能写出活动中大家快乐的心情
习作结构 根据需要分小节,把活动写清楚
不少于200个字
习作语言 语句通顺连贯,一篇习作出现病句不多于3个
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素材
正确使用六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
错别字不多于5个
书写态度认真,字迹工整,习作格式正确
《操场上的笑声》习作过程评价标准
评价选项
评价标准 优秀 达到 须努力
准备阶段 留心观察活动中的人
乐于把自己看到、听到和想到的说出来
起草阶段 一节课(35分钟)完成200字习作
修改阶段 花必要的时间用符号修改习作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6.教学预设
围绕习作题目,精心设计习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里经历习作实践,在习作实践中学会习作。
《操场上的笑声》一课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围绕他们最喜欢的“呼啦圈”设计了两次体验活动,其中之一是男生小小的表演。活动很简短,情节很引人:这男孩不大会玩呼啦圈,但愿意把笑声带给大家。这天“阳光体育”时间到了,操场上摆着五彩的呼啦圈,小小奔过来,平时没好好玩过,这次见大家都看着,大大咧咧走过来,一把抓起呼啦圈,往腰间一放,自言自语……刚刚转动胖胖的身子,没几圈,呼啦圈就不听话地掉在了地上。他吐吐舌头,“献丑献丑了,我回家练练,明天请大家一饱眼福!”
在活动与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人人都快乐、能动习作,依据量表自主修改,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课程化的习作学本着眼“学”,指导“学”,努力帮助学生每写一次作文都有进步,基本做到每一次都能“自能作文”。其特点有四。
一是学有明确的知识。知识要求明确,即依据课程标准相关年段要求,每次习作训练都安排了习作知识或技能要求,力争做到科学、精要。同时注意知识的反复与螺旋上升,比如三年级《操场上的笑声》与五年级《难忘的一刻》都要求写心情,前者只要求写出快乐即可,后者则要求用多种手法写出心情。
二是学有一定的兴趣。小学生习作重在兴趣。一是严格按照课标要求,不随意拔高习作要求。二是设计的习作课一般都安排了观察、表演等活动,把习作内容的指导与习作知识的教学糅合在一起,让全体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三是学有语言的迁移。模仿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小学生习作处于模仿、学习、积累的阶段,语言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模仿―积累―创新”,没有一定的模仿作基础,创新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因此,每次写作训练,都为学生提供下水文。每一次习作训练都安排了“习作积累”一项,涉及认识事物、学习词句、交流思想等,不宜照搬硬套,但须多加鼓励。
四是学有自主的过程。自由与纪律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提高作文课的趣味与效度,多数习作训练统一了习作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限制。课堂习作中,老师充分利用量表,帮助学生构思、修改、发表,提高“自能作文”的能力。同时,在指导学生课外习作时要多放手,给予学生选材的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习作学本课程化的探索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了作文课,每次作文课都有真真切切、扎扎实实的进步。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