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为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 法律法规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综述

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

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影响所提供的一种权威保障,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者的根本权益。

2.政策性农业保险特征

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即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和政策性。地域性决定了农作物是否适应某个地区的生长环境;季节性是要求农业保险在整个环节的运作过程中,对农作物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的特性必须了如指掌;连续性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精密相连,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重要保障;政策性是保障农业保险业务稳步发张的关键。

二、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

1.发展现状

根据对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引导、市场的正规运作机制、落实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对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的扩大,各级政府和财政对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补贴,并且完善了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有利于更好的建立中央以及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可以更好的带动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加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得到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我国新出台的方针政策为农业保险发展指明方向

2012年开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自2012将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结合政府主导型和商业运作型两种模式,由政府统一制定经营运行规则,并提供一定形式的政策支持;各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政府引导,财政支持,企业运作,部门参与,农业系统延伸”该运作模式将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总体思路。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为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和人保财产险公司2家。开办的险种有玉米、小麦、大豆、花生、马铃薯、棉花、油菜、设施农业、规模果园(10亩以上)等险种。

(2)保险金额按照全国不同农作物投入的平均生产成本确定

标准为玉米水稻4000元/公顷;水稻3000元/公顷;大豆2500元/公顷;葵花籽2000元/公顷;花生2000元/公顷。保险费率为:玉米10%;大豆和水稻8%、花生和葵花籽7%、温室5000元/亩、冷棚2500元/亩、干果800元/亩、水果1500元/亩。保险标的为能繁母猪1000元/头,奶牛5000元/头,保险费率为6%和20%。

(3)农业保险使农民受益匪浅

按照低费率、低保障、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步伐,我国自2009年开始启动农业政策性保险以来,有许多养殖场、农户是保险的受益者。2009年某镇一养牛场为符合投保条件的400头奶牛全部投保缴纳保费2.8万元,一场疾病几天奶牛死亡十几头,人保公司会同畜牧局技术人员查勘鉴定,确认发生的疾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将12万元赔款交给了场主,有效地挽回了养殖户的积极损失。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政府统一为种植户投保了小麦、玉米保险,在雨季一场暴风雨席卷了部分地区玉米,保险公司经过几天的勘察,将84万元的玉米保险理赔金逐户达到了种植户卡中。据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总额2150万元,累计为农民挽回损失1470万元。农业保险减轻了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负担,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

2.存在的问题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行对减轻政府负担、转移农业风险、引导农民积极参加保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农险业发展滞后,有保险业自身发展不成熟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和农民保险意识淡漠的因素。

(1)农民对农业保险风险意识浅薄

保险业在农村发展不起来的一重要问题是在农业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大部分农民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对农业保险理解不够透澈、认识不够深刻,宁可天天祈祷老天能给一个好收成,也不愿意去学习农业保险知识,更谈不上在农业保险中的道德诚信问题,困扰着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工作,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开展。农业风险的承担者主要针对的是农民,因为农民是生产者、投资者和经营者三者的合体。但是有的农民由于缺乏对保险内容的正确认识和了解,不理解也不认同保险公司所理赔的方式或者是没有达到农民自己预想应赔的数量,致使他们对保险产生了不信任感,同时保费对目前收入不高、余款不多、生活压力大、家里人员多的农民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

(2)农险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至今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予以扶持,地方地区也没有管理条例,法律在农业保险发面有很大的欠缺,诸多问题形成了法律的空档,我们对于法律方面需加快完善的步伐。

(3)农业保险保障标准低,涵盖不了生产成本

从调查了解到,以种植业的玉米为例,按照规定,予以保险的生产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耕和地膜等生产成本,保险金额为3000元/公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成本提高。据农民测算,每公顷玉米的生产成本为:底肥16袋,每袋150元,上肥2袋,每袋200元,计2800元;种子6000粒的10袋,每袋80元,计800元;农药160元;机耕800元。总计4560元,与保险标的3000元相差1560元。

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选择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提高农业对农业保险认识,和提高农业保险意识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农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和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各级部门应广泛宣传并让广大农民知道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所在。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广播、报纸、海报等一些宣传媒介来大力宣传,特别是对养殖大户、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等加强宣传力度,让这项工作人人皆知、人人认知;让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保险相关知识,引导农民自愿参保投保。

2.加强农险法律法规的制定

我们要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对农业保险的性质、经营原则、保障范围、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界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参与主体、收益主体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

3.加大政府财政补助力度

农业保险在社会中的公益性决定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与推动,国家财政部分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农业保险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来扶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量力而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农民遭受到天灾后,国家就会按照农业保险的具体内容给予一定的补偿。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应对工作成本代价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必须给予经营费用补贴,另一方面着实应提高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尤其是对养殖业和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以此推动整个农业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同时也借鉴了国际经验,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体系,主要体现在利用金融、财政、税收、再保险等经济手段以及其他技术方面的支持,来发展农业保险体系,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农业保险是规避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TO规则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具有强大的社会福利功效,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德宝.《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海南金融,2009,(8)

[2]庹国柱,朱俊生.《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5(6)

[3]丁少群,王信.《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障碍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保险研究,2011,(6)

作者简介:毕鹏(1982-),男,黑龙江佳木斯市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耿雯婷(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