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本解读的四重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本解读的四重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聚焦的话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教什么”属于事实范畴,具有可以重复和可以迁移的特点。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主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与文本进行对话,首先教师必须熟悉教材,领会教材,把握教材,深入细致地解读教材。那么,一篇课文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入手来解读文本,实现与文本对话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扮好四种角色,努力追求四重境界

一、把自己当作普通读者,实现与文本作者对话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呈现出多元主题,入选的课文融思想性、审美性、文化性为一体。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学生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范本。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读者,认真咀嚼文章的语言内涵,准确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全面把握文章的结构顺序、表达方法,仔细揣摩文章包涵的意蕴,走进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得到美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切实做到“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

二、把自己当作教师,实现与教科书编者对话

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达到“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为此,编者在编排教材时,将语文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渗透在一篇篇的课文之中。所以,教师解读文本的第二重境界就是以一个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教材,实现与教科书编者对话。

实现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就是根据“课标”提出的年段目标,针对本组教材主题和课文的文本特点,进一步明确编者的编排目的、意图,并围绕本组训练重点,锁定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好本课的教学重点,拟定出本课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系列,为课堂教学导航、把脉。

如《她是我的朋友》(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编者在编排教材时,有意安排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输”“睫”等8个生字,学习“医院”“医生”“确认”等15个词语,正确理解“迫在眉睫”“掩盖”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阮恒献血时的心理活动;(3)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阮恒为朋友而给予的真诚帮助;(4)充分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写的训练;(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领悟课文中主人公的美好品质,并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我们只有全面而准确地领会了编者为文的意图,拟定的教学目标才会精准,这样,实施的教学才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把自己当作学生,实现与互文本对话

2011年版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解读文本时要从教材中跳出来,把自己当作授课班级中的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身份来细读课文,对教材来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在阅读时能够读懂什么,能够体会、感悟到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惑,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启发……从而了解学生学习课文时的疑点、难点和困惑,以及怎样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如课文《生命 生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教师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时,就会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学习课文时的一些难点:(1)从课文的三个事例中,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3)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师对文本有了如此的解读,思考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流程,体现学生本位,做到课前的充分预设与课内生成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行如流水、左右逢源,才能绽放生命的活力,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四、把自己当作课程设计者,实现与超文本对话

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根据课标要求、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应适时、恰当地渗透哪些课外知识,需要教师提前查找、收集、补充哪些相关资料;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哪些课外书籍;引导学生参与哪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方法、技能用于课外语文实践。

如,学了《草船借箭》后,向学生介绍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过程,介绍曹操、诸葛亮、周瑜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了《将相和》,向学生推荐司马迁的《史记》;在学习了《猴王出世》后,向学生推荐《西游记》。这样通过课内外结合,逐渐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从而实现超越文本,超越教材,由课内走向课外的目的,努力构建“大语文观”的学习模式,如此等等,都需要教师解读文本时进一步思考。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只有以不同人物的身份深入解读教材,努力追求与文本对话的四重境界,才能准确把握“教什么”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主旨与灵魂。■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教研室;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