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休刊并非个案,务必完善退出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休刊并非个案,务必完善退出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创立于1999年的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在2014年1月1日正式休刊,它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从报业大格局和报业的大环境加上包涵了市场因素来考量,新闻晚报休刊的这种“偶然”、“突然”事件,其实也是“必然”的结果。报纸停刊后,应妥善保障人员的分流,这就需要完善退出机制。从长远来看,媒体应开展多元经营,给员工拓展更多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闻晚报;休刊;退出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新年伊始,创立于1999年的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宣布休刊,它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尽管不算意外,但关系到人员的分流和对中国纸媒未来前景的影响,因此在上海乃至整个报刊业界还是产生了震荡。

新闻晚报休刊是“偶然”中的“必然”

如果不是上海两大报业合并,新闻晚报休刊也许不会来得那么快,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点“偶然”、“突然”。

上海两大报业合并之前,尽管业界对新闻晚报的经营困境有一些了解,但依然认为不会轻易停掉。这家报纸开办前期亏损比较大。2008年成立上海新闻晚报传媒有限公司之后,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主营业务亏损,但其他理财收人较好。就报纸自身而言,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认可。依托新闻晚报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拓展新的平台也许可以找到活路。许多媒体经营者都有不服输的精神,能撑下去决不轻易放弃。因此,要是没有这次上海两大报业的合并行动,新闻晚报还会坚守。当然,能撑多久还得看最终能否找到出路。

有些人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将新闻晚报的休刊,看成是“死”于行政力量之手,并非市场的作用。从表面上来看,新闻晚报休刊的确是行政力量起了很大作用,然而从报业大格局和报业的大环境来考量,也包涵了市场因素。这种“偶然”、“突然”,其实也是“必然”的结果。我们看看都市类、晚报类报刊市场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种“必然”。过去电视节目很少,更没有网络新闻,晚上看报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晚报因此应运而生。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报刊的多样化,受众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晚上并非一定要看晚报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晚报已开始着手改为早上出版,比如齐鲁晚报就于1998年改为早上出版。到了本世纪初,全国的147家晚报绝大多数改为在早晨发行。这些晚报其实与早上出版的都市报的定位几乎一样,即便仍在坚守的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除了时差之外,也说不上与都市报有多少差别。一些受众已淡忘了当年的“晚报风格”,把都市报、晚报都统归为都市类媒体,其目标读者都是面向城市市民,尤其是特定区域的中心城市。像广东的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三家都市类媒体,都与羊城晚报一样,主攻广州乃至城市化进程快的珠三角发达地区,报纸内容是综合性的,可看作是城市区域的综合类媒体。报纸有点竞争才能创新发展,但中国许多城市同城有几家同质报纸在竞争,就有点不正常了。从中国报刊太多、尤其是同质化报纸太多的现实,以及市场竞争法则的要求来看,停掉一些报刊当属正常。

从上海报业的状况来看,晚报、都市类的报纸有好几家,没有竞争力的报刊消失,同质化报纸首当其冲在整合中退出,有其必然性。新民晚报与新闻晚报只有一字之差,从双方关注的内容来看不能说没有差别,但并未有明显差异。上海原本的两大报业集团谁也不甘示弱,不会主动将同质化的报刊停下来,除非已经到了完全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罢休。如今上海报业的两大集团合并了,情况就不同了。当分属不同单位管时,那是与他人“打架”;现在两大报业合并后变成一个“婆婆”管辖,如果都允许存在,那是兄弟“打架”,集团肯定不愿看到这种现象。新闻晚报与新民晚报间谁更该保留,这几乎不用去探讨。这两家报纸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新民晚报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心目中,其政治地位仅次于解放日报。其创办时间早,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都有社会影响力,发行量和经济效益曾多年位居全国晚报之首。虽然现在经济效益不如以前好,但依然有较高的利润。相比之下,新闻晚报在全国几乎没有影响力,在上海虽然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经营则比较困难,尤其是报纸自身的主营业务长期亏损。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保“新民”舍“新晚”也顺理成章了。

各地的报刊整合可能会陆续出现

有人曾担心,把新闻晚报停了,没有一点竞争未必是好事。新民晚报、新闻早报、东方早报不也是综合类的都市类媒体吗?还有外来的一些都市类媒体,停了新闻晚报,上海报纸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允许这种竞争存在,也应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办出差异,而不是越来越趋同。如果趋同了,还会有休刊的吗?完全有这个可能。如果立足全国的范围内来看,新闻晚报的“突然”休刊,应是全国各地报纸整合的开始。这不只是前面所说的同质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新媒体的挑战有关。

诚然,报纸作为一种在许多受众中根深蒂固的传播形态并不会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快消亡,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会有更长远的日子。但报纸发行和经营效益的下滑,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纸媒的“二次售卖”模式仍在延续,也就是说第一次亏本卖出获取影响力之后,再通过获取客户投放广告后赢利。没有较丰厚的广告,报纸很难生存。然而,各种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却抢夺了不少广告。像百度这种通过“竞价排名”为消费者提供搜索服务的同时,使商家能够精准投放广告的互联网企业,其广告收入已有非常惊人的增长。2012年百度广告收入达222.4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3.5%。有一家美容院的总经理告诉笔者,其美容院已将广告总量的50%投放给百度。即便像腾讯这样的不是主要靠广告投放盈利的互联网企业,2012年的网络广告收入也达到33.823亿元,远远超过任何一家报纸的广告收入,比上一年增69.8%。与此相反,纸媒的广告收入却在下跌。各种传播手段的出现分薄了报纸的广告收入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纸媒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比如改变“二次售卖”方式,报纸靠发行就可以赚到钱;又比如,报纸可以在介入新媒体的转型中获得效益,或者开展多元经营以产业养报纸。一系列的突同之路,会使报纸生存下来,有的还会继续发展。但是,我们只要冷静进行思考就可以看到,这种突围之路是非常艰难的,基础较好、创新能力强的报纸做到了,不少报纸却无法做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说新媒体的冲击会导致一批报刊关掉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没有新媒体的挑战,也许会多容纳几家媒体包括同质化媒体的存在。

从国家管理部门的思路来看,也值得我们关注。国家相关部门早些年就对刊号严格管理,总量控制。这也是看到了报纸既然已经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就不应该让其盲目发展。原同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曾反复强调打造一批报业旗舰,这也会促成一些有影响力的龙头报业将一些报纸兼并,尤其是将一些同质的竞争对手兼并、消化。部分报刊休刊,大势所趋。

需有风险意识,务必完善退出机制

报业原来是一个阳光产业,曾蒸蒸日上,从业人员无后顾之忧。新闻晚报的休刊再次发出一个信号“一报定终身”的局面将被打破,报业从业人员需要有心理准备,报业经营者也要有风险意识,完善相关的机制。

(一)作为报人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适应新媒体时展趋势的人才。继续从事纸媒采编业务,要针对新媒体的挑战改革创新,做出报纸的特色。转型做新媒体,除了需坚守新闻理念,还必须在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中培育技术理念。媒体环境和媒体技术变化太快,要提升持续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一旦转岗也能适应。当然,如能将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则更佳。

(二)报业单位需建立利益共同体,完善各种保障制度。媒体单位在我国具有特殊的行业性质,而日,随着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中。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年代,报纸完全是事业单位的属性,如果是机关报更是按照党政机关的规定来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很大变化,媒体除了事业单位的属性,还有企业的属性,绝大多数媒体单位自负盈亏。相对应的用工机制上已有极大的灵活性,现在聘用人员已占了大多数。目前,报业存在的现实情况是,许多纸媒依然执行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也就是说在许多方面依然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而在经营上几乎是自负盈亏。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不少报业从业人员既非传统意义上的靠财政支撑的事业单位员工,却又没有完全按企业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给予保障。有的地方同一个单位用工制度也多样化,有的人员享受着比较好的保障,有的却有很大的后顾之忧。可以预料,今后类似新闻晚报休刊的报刊会不断发生,即便不休刊也有一个人才流动的问题,矛盾和纠纷也会不断发生。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媒体的这一状况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作为媒体单位要以对媒体人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签好劳动合同,完善社保、医保等方面的制度。媒体关闭时按国家的有关制度和本单位合同规定进行人员分流和补偿。

(三)积极应对的办法则是拓展多元的平台,人员尽量内部分流、消化。报纸停刊后,人员分流肯定是个大问题。年轻的人员还有机会跳槽到其他报业或新媒体等行业,年纪稍大一点或技术专长欠缺者,再就业难度就大了。因此,从长远来看,媒体应开展多元经营,给员工拓展更多的平台和发展空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是上海最大的两家报业集团,上海市场上绝大多数报纸都归属于这两大集团旗下。他们经营的主要报纸有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外滩画报、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等,再加上已有了往新媒体转型的平台等。因此,在新闻晚报休刊的同时,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些媒体包括新媒体已启动招聘广告,有些编辑记者已经开始报名在内部分流。如果许多员工能在集团内部通过全员竞聘,重新确定岗位,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震荡。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