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理论建构(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理论建构(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力资源理论中的胜任力建模为教师的教育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目前我国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存在着内容缺乏学科性别特征的问题,行为事件访谈前夕理论探究不足等问题。基于学科立场的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核心是学科教学胜任力。行为事件访谈前的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理论建构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厘清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胜任特征,二是表征各项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群及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学科教学 胜任力 模型 语文教师

有关教师培养及选拔的文件,基本形成了我国包含幼儿教育在内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培养及资格认证的体系,这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在政策层面的进一步规范。这种以分解后的多项指标为基本内容建构的教师培养和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开启了我国基于人才质量标准的教师教育时代,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板块中使用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体现出该标准秉持的学科立场,这种学科立场使得标准的针对性大大增强。

一、无学科性别的教师胜任力研究

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个概念,胜任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测评员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和教师胜任模型的建构是人才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应用。最早应用于教育管理者绩效测评,而后才拓展到教师绩效的评价,逐渐形成教师胜任力的专门研究。

我国的教师胜任力研究滞后于西方国家,在我国,明确使用胜任力概念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涉及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的研究、教师胜任模型的研究等等。但此前关于教师素质、教师个性特征、教师能力的诸多相关研究为新世纪开始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随着胜任力理论的逐步被熟知,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面逐渐扩大,涉及到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不同身份教师的胜任力研究。这些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或者探讨其价值,并对教师胜任力进行建模;或者对某一特定的教师群体或某一区域的教师群体进行胜任力测评;或者是从教师胜任力的角度探讨教师评价或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或方法。这些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教师胜任力建模,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集中于一批博硕论文中[1]。这些研究运用实证方法细致地梳理、验证了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甚至卓越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胜任力特征进行了群组的类聚,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清晰地呈现了一般教师和绩效教师的差距所在。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确切地理解教师专业化的方向,但以此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师培养时,仍会发现支撑力不足,主要有几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研究内容缺乏学科性别特征。

由于着眼点和出发点的不同,上述研究均探寻的是各学科教师的共性胜任力,没有学科的性别特征。这样的研究在面对全体教师时,固然有其价值所在,特别是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呈现出的胜任特征也往往具有通约性。但教师在从事学科教学时表现出的不可通约特征并不比之更少。

现实中的这种共性特征研究趋向,直接导致学科教学胜任力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对学科性别的忽视,还导致研究中只重视教师胜任力的整体分析,忽略内部结构分析。有研究者在教师胜任力建模时明确提出了“教学胜任力”,但也由于缺乏学科视角,将其具体胜任特征表征为“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建立以及教学研究。”[2]这显然还没有触及到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这样的角度表征出的教师胜任力特征,很难支撑学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计。“老三门”课程结构在近年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遭到批评,除了实践性不足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病就是学科性不足,对未来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培养乏力,师范生很难将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

其二,行为事件访谈前夕理论研究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研究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其中最为经典的是行为事件访谈法,也是建构胜任力模型最为常用的一种实证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核心是针对访问者的提问,被访者用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在特定职业中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的事件,专业研究者从其叙述中搜集信息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的差别特征,进而确定该领域绩优人员的胜任特征。这种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其可信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承认。

目前我国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这种方法。应该看到,这些研究不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教师胜任力的模型,表征了基本的教师胜任力特征和各项特征的具体行为表现,为确立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将一种新的实证方法运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的实证性提升了这些研究的可信度,实证分析中得来的数据似乎比任何证据都足以说明问题。但应当注意到,这些研究在编制自己的教师胜任力特征词典时,大多参考的是Hay Mcber公司研发的基本胜任力词典。该公司的基本胜任力词典是以企业管理者或员工的通用素质为基准研发出来的,尽管这些胜任特征多可在教师行为中找到大致的对应项,如词典中的成就导向、演绎思维、归纳思维、人际理解能力、诚实正直等18项通用素质大多可用于教师胜任力的分析。但正是由于这种“通用性”,使得采用这部词典衡量具体职业的从业人员胜任力时,无法深入表征其极具职业特点的专业胜任力。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教师)的要求与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大相径庭,并且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师要求也各不相同,不是一般的通用素质就可以准确表征、概括的,这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专业”所在。此外,这种看似以技术性极强的实证研究方法实际上受制于两个主观性极强的因素――访问者和被访者,访问者的主观性和被访问者的主观性,对从事件中抽象出什么样的胜任特征影响很大,会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误差大小。访谈前夕针对特定学科教师的理论研究充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主观性带来的误差。

所以,教师胜任力实证建模前进行结合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特别是结合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师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缩小行为事件访谈的主观性带来的误差,避免参考的胜任力词典的非学科专业性导致的研究结果针对性弱的问题。这种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从理论上建构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刍型,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厘清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胜任特征,一是通过胜任模型的理论建构表征各项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群及其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徐建平的博士论文《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2004)、罗小兰的博士论文《中学教师胜任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2008),华东师范大学王强的博士论文《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2008).

[2]李英武、李凤英、张雪红.《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