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时尚巨头换帅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时尚巨头换帅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年仅31岁时,艾迪・斯理曼 (Hedi Slimane)就重塑了男性时尚。由他设计的Dior Homme(迪奥男装)让“瘦”成为男性时尚的新关键词,就连时尚界的泰斗卡尔・拉格菲尔德也拼了老命般狂减40公斤体重,就为了能穿上他设计的牛仔裤。

从2000年到2007年,艾迪・斯理曼一直是最受欢迎的男装设计师。然而时尚圈就是这么残酷,即便是处在巅峰期的设计师,也必须向掌握着庞大商业帝国的奢侈品公司老板低头。只因一个“稍稍有些出格”的请求,艾迪・斯理曼就被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只能作为一个摄影师游离于时尚圈外整整五年,直到今年3月初,他成为YSL(伊夫・圣罗兰)的新一任创意总监。

时尚圈就是这样,有些碌碌无为的设计师可以在多家大品牌之间左右逢源,屡获重用;而有些真正的天才,却始终找不到施展的空间,最惨时甚至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都保不住。

大牌设计师纷纷换东家

刚刚于3月初结束的巴黎时装周,其主题可以称为“改头换面”,改变的并不是流行元素,而是时尚品牌的掌门人。

这一切,几乎都是Dior品牌创意总监约翰・加里亚诺一次口不择言的连锁反应。

整整一年以前,约翰・加里亚诺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同一对犹太人男女起了冲突。随后,他破口大骂:“我爱希特勒”、“你们的母亲、祖先,全都被毒气毒死!”这段视频随后被人发到网络上,身为犹太人的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看到这段视频后,也不顾自己Dior品牌代言人的身份,强烈谴责加里亚诺的言行。

随后,Dior品牌宣布开除加里亚诺,首席执行官悉尼・多里丹努没有为这位给公司贡献了大把钞票的天才辩护:“Dior对于种族言论决不宽容。”

之后的一年里,谁将成为其继任者成为时尚圈津津乐道的话题。Dior集团几乎同当今所有知名设计师眉来眼去了个遍,从LV的马克・雅各布,Lanvin的艾尔巴茨,YSL的斯蒂法诺・皮拉蒂到艾迪・斯理曼。此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已不单单是Dior最终选择谁,而是不论选择谁,都会带来时尚大牌换帅的连锁反应。

2011年9月,法国时尚媒体一度称马克・雅各布已经答应成为Dior的新总监――Dior和LV都隶属于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这就好比“内部调动”;斯蒂法诺・皮拉蒂将执掌Dior的传言可信度也颇高――他和YSL集团总裁不合早已不是新闻。

然而,最终的人选却出乎意料,胜出是吉尔・桑德品牌的设计总监比利时人拉夫・西蒙斯。

尽管结果让人意外,但之后的连锁反应却一如人们所料。吉尔・桑德(Jil Sander)本人第三次回到自己一手创办的品牌,皮拉蒂依然离开了YSL,艾迪・斯理曼没有回到自己创造辉煌的Dior,却回到了事业起步时的YSL。这三个重要的人事变动,将持续了整整一年的时尚品牌换帅风潮推向顶峰。

上一次回到自己一手创办的品牌的时候,吉尔・桑德曾经说过:“如果我常常不回家,我的狗就成了管家的狗了。”人们希望她能带回标志性的流畅线条、高级的面料和简洁的风格;也希望艾迪・斯理曼能在YSL设计出如曾经的Dior homme一般纤细而充满颓废魅力的男装。但在被几家大财团所垄断的时尚圈里,一个创意总监的位置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对品牌有多大的影响力?

设计师同财团的角力

在这一波换帅风潮当中,艾迪・斯理曼和吉尔・桑 德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他们各自回到了职业生涯起步的地方。而他们当年的离开,又都与财大气粗的奢侈品集团介入有关。

1997年,年轻的艾迪・斯理曼受到伊夫・圣罗兰先生的赏识,作为男装部负责人进入YSL工作,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然而2000年,资金更加雄厚的Gucci买下了YSL,并安排Gucci的设计总监汤姆・福特强势入主。艾迪・斯理曼失宠了,只能黯然离开。

但不到一年,斯理曼就让原本只以女装见长的Dior抢占了男装市场。到巅峰时,Dior Homme品牌收入已经占到母公司LVMH集团总销售收入的10%,想必Gucci的母公司――另一大时尚集团PPR定会后悔痛失人才。

就像不断变换的流行趋势一样,艾迪・斯理曼同Dior的蜜月也没有维持多久。2007年,合同到期的斯理曼并没有得到续约。关于原因,双方各自有不同的说法。奢侈品领域第一大鳄,LVMH集团大老板伯纳德・阿诺特说,斯理曼当时要求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这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他要求对新品牌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这就让LVMH很头疼了。

“我告诉艾迪,如果我投资让他建立品牌――现在建立品牌要好多钱,我理所应当地拥有支配权,”阿诺特对媒体抱怨说:“但他居然敢说,我只需要投钱,但什么也得不到!”

吉尔・桑德当年忍痛离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原因也差不多:她不愿被人控制,不愿成为别人的赚钱工具。

1999年,PRADA收购了吉尔・桑德品牌,并让其股价大涨。但仅仅一年,以个性强而著称的吉尔・桑德就受不了,离开了一手创办的公司,原因据说是PRADA希望她能少设计一些成衣,而多生产一些利润更丰厚的皮包和配饰。

后来,在家照顾花花草草的吉尔・桑德虽然再次出山,但不到一年半,她第二次离开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PRADA发言人承认:“我们在未来的财务计划上出现了分歧,而不是在设计方面。”

而今年能够“三进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吉尔・桑德品牌已经和PRADA没有关系了。来自日本的Onward财团成为了品牌新的主人,并准备大干一场,才因此重金请回了品牌真正的灵魂。

有关史蒂夫・乔布斯的故事,高潮都是他像救世主一样回到了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并把它重新带到一个炫目的高度。在时尚圈,这样的救世主是谁?到底是设计师,还是手握着大把钞票的财团呢?已逝的天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那句话或许是最佳答案:“你(设计师)在他们(时尚集团)眼中,也不过只是一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