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秘密1:高价成交有水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
郭先生是一名初入门的书画投资爱好者。因为资金有限,郭先生想着要先选择一些价位不算太高、又具有一定投资潜力的画家作品来进行初期投资。经过一番了解,郭先生挑选了某位近几年成交价格都在逐步走高、隐隐有不小上升势头的画家作品,感觉自己找到了一只“潜力股”。于是,在之后的一场该画家作品的小型专场拍卖会上,郭先生一口气买了七八幅该画家的“代表作”。
然而,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几次遇冷,一段时间下来,郭先生所看中的这位画家的作品几乎都没有什么起色,不但成交价不高,成交量也在大幅下滑,自己手上的画作眼看就要“砸”在手里了。这让郭先生颇有些不知所措,而一位懂行的朋友也告诉他,这一类的拍卖价格看似很不错,但有不少炒作的水分在其中。
分析:
当年“天价玉凳”的新闻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一是因为它的成交价极高,二是这个凳子的造假水平太低,造假者居然毫无历史常识。但在拍卖领域,更多的时候,拍品真伪并没有那么容易可以根据常识被一眼鉴别出来。由于牵涉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拍卖会上的那些名贵的古董字画往往很难准确估值。
很多时候,市场的供求关系或者说拍品的知名度和受追捧程度对拍品的市场定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些拍卖委托方为了给自己手上的藏品(甚至是赝品)积攒足够的市场人气,会在拍卖会开始前私下寻找一个竞买方(很多时候竞买方就是委托方自己),最后委托方、竞买方找到拍卖方后,三方协商出一个成交价和佣金。这样一来,在经过多次拍卖后,拍品价格会越来越高,其知名度也会越来越大。当拍品的市场估值已经虚高到委托方满意的价位后,再真正出手,大赚一票,而拍卖公司每次组织竞拍都能抽取固定佣金,还能提高公司知名度,于是双方心照不宣,各得其利。曾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能说每家都有吧,但至少90%以上的拍卖公司都参与过类似的把戏。”
点评:
如今,各种大小、新老拍卖公司为了争抢拍卖资源,违规违法操作现象非常普遍,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真正竞拍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整个拍卖行业的声誉和利益,不利于拍卖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拍卖企业监督管理,建立拍卖企业诚信审查和考核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提高从业人员执业水平与法律意识。而对参与者来说,参加拍场前也必须先树立起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虽然表面上看,各类艺术品的年化投资回报率既稳定又可观,但一旦买到赝品或真品在被爆炒后入手,则依然会面临亏损或长期无法出手的尴尬境地。另外,假如自身对拍卖行业并不十分了解,那最好在值得信赖的专家的指导下竞拍,或是找实力雄厚、市场口碑好、专业性强的拍卖公司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