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国之重器正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国之重器正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3月,焕然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规模宏大的中国青铜器艺术展展厅内,各种精美的青铜器交相辉映,其中的一只大方鼎格外令人瞩目,它庄严持重、傲视群雄,给人一种无言的强大震撼力,让人不由自主肃然起敬。这个庞然大物让人们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说其熟悉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中对它有过了解,说其陌生是因为它的名字已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司母戊鼎”,而成为现在的“后母戊鼎”。

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又是中华文明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考古证明,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也称前仰韶文化)中已经有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鼎,鼎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炊器。

时间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随着冶金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学会了冶铜铸器,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器的制作和盛行,将鼎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同时,鼎实现了由炊器到祭祀礼器再到王者重器的历史性蜕变。鼎的外形也由原来便于烹饪的圆形,向更具威严的方形演变。鼎身也增加了许多像饕餮、夔龙、虬等神兽简练舒朗的纹饰。《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觞上帝鬼神”,从此时起,九鼎便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人们常说的“―言九鼎”便是由此而来。

纷繁乱世的惊天发现

1939年是个动荡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国,国家岌岌可危。当时的河南安阳由于在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甲骨文而声名鹊起。但时值国难当头、兵荒马乱,政府缺乏监管,民间的私自探宝活动盛行。在与小屯村隔洹河相望的武官村村民的一次探宝中,村民在12米的地下发现了一个大如马槽的巨型青铜方鼎,一时间,人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它,就叫它马槽鼎或大方鼎。

据亲历者讲述,大方鼎刚挖掘出土时头朝东北,脚踩西南,斜侧着躺在泥土之中。震惊之余,人们惊奇地发现,大方鼎只有一只鼎耳,人们在周围的泥土中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想像中的另一只,也只得作罢。大方鼎太大太重,一般的麻绳根本负载不了它的重量,怎么才能把它运上地面?经过几番议论,人们决定采取回填土的方法。用麻绳拴住露出的鼎耳,地面上的人用辘轳用力向上绞,坑内五六个人借力把大鼎的一边向上抬,其他人向鼎身下填土,等把土填满后,再由人把鼎的另一边高高抬起,继续填土。这样循环反复,经过三个晚上,才把这个大家伙运到了地面。

武官村挖出宝贝的消息传得很快,不仅引来了愿意出价高达20万银元的古董商人,更是惊动了心怀叵测的日本宪兵队。日本人三番五次到五官街窥视打探,妄图掠夺国宝,最多时竟然出动300余人进行大规模收缴。机智的武官村人在被逼无奈之下,急中生智用一只不值钱的小鼎和几件陶罐充数,才算蒙混过关,躲过了这场劫难。

为安全起见,人们只得把大方鼎重新深深掩埋人地,等待重新出世的时机。

1946年4月,抗战胜利,大方鼎终于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大方鼎从地下挖出来,它的神秘面纱也随之被慢慢撩起。同年10月,大方鼎被作为寿礼,秘密押运到了南京,送给当时主席。一番感慨之后,指示把这个庞然大物送到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和修复。当时中央博物院的专家们比照现有的一只鼎耳,为大方鼎精心复制了另外一只,安装在大方鼎上,让发掘时只有单耳的大方鼎恢复了全貌。1948年5月,大方鼎在南京展出,首次在华夏儿女面前正式亮相,产生了热烈反响。1949年春,政府由中国大陆撤退台湾,大方鼎被列为重中之重的文物与其他绝世国宝一起准备运往台湾,但由于战事紧急,慌乱之际又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加之大方鼎太重太大,只能被遗弃在了当时的南京机场。也许是当时的有眼不识泰山,也许是因为大方鼎本身太眷恋这方铸造并埋藏它3200余年的故土,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它要与这方热土长相厮守,不管什么原因,大方鼎最终被幸运地留了下来。

1959年,大方鼎从南京运到北京,被珍藏在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它的形象也一度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徽图案。这个人们俗称的大方鼎便是现在人们熟知的“后母戊鼎”。

青铜器之冠――后母戊鼎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有着青铜器之冠的美誉。它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凝重结实,纹饰繁丽绚极,堪称青铜器铸造的顶峰之作。

后母戊鼎鼎身呈长方形,有两个立耳,腹下连接四个中空的柱足。整体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4厘米,重达832.84千克。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两耳装饰一对虎噬人头纹,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后母戊”字样。

铸造这么大的青铜器需要的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在距今3200余年前的商代是怎么铸造的呢?后母戊鼎是由青铜铸造的,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据《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剂。根据分析,制造大方鼎的合金成分,与古书记载完全相符。古代铸造青铜器用陶范,陶范就是模具,现代人所说的模范的原始含义也是由此而来。大方鼎的鼎身每面用两块外范,鼎身用四块内范,底用四块外范,每只鼎足用三块外范拼成,整个鼎共用28块陶范。令人吃惊是,结构复杂的大方鼎除两耳是先铸成后再嵌入鼎范之外,其他部分均是一次浇铸而成,这种铸工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后母戊鼎之所以珍贵,不仅仅因为体积大重量大,其精美纹饰更是让它的价值倍增。饕餮纹也称兽面纹,它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手法而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形象。这些精美的花纹图案代表了自然神的形象,表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物的崇拜。虎噬人头纹装饰在后母戊鼎的两耳外侧,让人看后不寒而栗。两个凶猛的老虎,虎口大张,共衔一个人头。但若仔细观察,被老虎衔在口中的人头,并没有恐惧的神态,好像猛虎并不是要真正的吃人,而是在保护他,面部显露出一种平静的表情。此图案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化,成为现在寓意吉祥的“二龙戏珠”。

国之重器的名称之辨

后母戊鼎的名字来源于鼎壁内的三个字。在大方鼎还未正式获名之前,人们对甲骨文研究还不成熟,加之甲骨文中的“母”是个象形字,字形弯弯曲曲,就像一个妇人一般,人们就将其错认作为“线”,把其内壁上的铭文解读为“司线戊”。上世纪60年代左右,著名学者郭沫若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鼎壁内的三个字应为“司母戊”,解释为“祭祀母亲戊”,随之该鼎便有了它第一个名字“司母戊鼎”。另一种把“司”解释为“专职”、“专事”的意思,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专供母亲戊(使用)”。到了70年代,随着对甲骨文研究的逐步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了“后母戊”的说法。据考证,在商代,字体书写比较自由,上下不分,左右不分,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司、后本为一字。《说文解字》中把左向的读为司,右向的读为后,古文字没有左右的区别,或读为“后”,或读为“司”。但专家认为,从文字语义上讲,“后”更为贴切,此处的“后”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解,即有威望的、崇高的意思。“后母戊”此处可解释为“我伟大的、有威望的、崇高的母亲戊啊”或“(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后母戊鼎虽然历尽沧桑岁月,但它的厚重典雅、冷峻凝重、气势磅礴,时刻彰显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粹。从发现、出土以及收归国有后的完整修复,几经辗转波折,历经磨难坎坷,现在终于以国之重器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无论是称它为“后母戊鼎”还是“司母戊鼎”,它都将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永久地被载入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