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选点品读,深层解读文本的钥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选点品读,深层解读文本的钥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本深层解读自有其内在规律,伽达默尔指出:“文本不会像一个‘你’那样对我讲话,我们这些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使它讲话。”作为教师,要想使文本讲话,就必须找到深入文本进行深层解读的钥匙,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疑难处、深刻处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教学,选点品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一、抓住关键点,让解读更高效。

在文本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是文章描写的重点所在,或是有深刻的含义,或是文章结构上的钥匙。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这些关键点为抓手,预设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想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品味、咂摸,去着重理解、准确揣摩、深刻领会那些可以起到重点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关键词语,是为“关键词语品读法”。这种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找准关键词语,这是教师对文本解读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师课堂引导艺术的具体反映。

笔者在教学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名作《秋声赋》时,就是巧借关键词语——“秋声”来引领教学。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发现其文题的中心词汇“秋声”也是关键词汇,更是主要描写对象。围绕“秋声”,作者进行了细致描摹与极力渲染,写了作者眼中的有声之秋与心目中的无声之秋,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可谓秋怀漫纸,秋思遥深。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秋声”这一关键词语,由“秋声”如何出现、作者听到后的反应入手,引导学生品读、研习文本如何从写秋声之状到想秋声之源,从摹秋声之形到议秋声之义,从说秋声之性再到抒秋声之情,收到了以点带面、以一知万、纲举目张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文本中,关键点有时也不会仅仅是一个词语,可能还会是句,甚至是一些故事情节。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中关于祥林嫂肖像的多次描写、阿毛故事的重复叙说、祝福景象的屡次呈现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的突出点。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就一定能透彻体悟出祥林嫂的个性特点,进而更好地把握悲剧形成的根源。

二、营造兴奋点,让解读更快乐。

中学生兴趣广泛,对新事物最敏感也最易接受。作为老师就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抓住那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把兴趣点转变成为课堂的兴奋点,促进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快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小说。有人说,读《装在套子里的人》犹如欣赏一部充满怪诞的悲喜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怪”字犹如调料,“怪”出了一个经典的漫画式人物,“怪”出了沙皇专制制度的毒害,“怪”出了作品所揭示的现实问题。笔者在教学时就是从“怪”字入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一:研究一份奇怪的档案;活动二:研究一段怪异的婚恋;活动三:研究一个怪诞的死因;活动四:给别里科夫拟写一个墓志铭。通过这些活动,营造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深入体悟文本内涵。

除了设计一些活动,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作立体性的开发和使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笔者在引领学生学习《边城》一课时,在对文本进行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多元比较评析。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最后还进行了写作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研读兴趣和写作欲望,学习过程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对资源运用不当则效果相反。笔者以前执教《张衡传》的时候,在学生尚未研读文本之前就把地动仪的详细资料片放给他们看,将地动仪的材料、大小、形状、构造、雕饰、作用演示得一清二楚,忽略了文本的精彩处正是用简练的语言(140多个字)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仪器作了清晰的说明,用资料片的演示来代替对文本的研读。这种弄巧成拙的做法扑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发现空白点,让解读更丰富。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清人华琳在《南宗抉秘》中说:“凡人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这里的“不言”实则意在言外,“无字处”却有万语千言,它们都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空白点。教材文本中的空白点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子》一文时,老贝尔曼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但整篇小说对他的描写却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面——秉火画叶也没有写,只是在结尾处借苏艾之口说出,这就是为读者留下了艺术空白。此外,苏艾在交代谜底的时候,作者居然没有刻画她的神情心理,同样也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教学中,笔者正是充分利用这两处空白点,引领学生通过二度创作,去感受欧·亨利作品的艺术魅力,感悟贝尔曼这个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

《边城》中翠翠的“爷爷你真是个……”这句话以省略号的形式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为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了这一空白点,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想象的延伸,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学生表现很踊跃,他们的补充五花八门,笔者选取了几条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无论添补内容如何精彩,都太直白,都不如原句好。因为原句写出了翠翠对傩送喜欢自己的事情不知真假却又充满期待,还带有几分羞涩,这句话中的省略号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浪漫情怀,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空白点”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发现空白点并把它们转化为引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丰富文章的意蕴。

四、把握疑惑点,让解读更深入。

许多文本,我们读过之后对其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是不能透彻理解的,而这些就构成了文本的疑惑点。我们要想深入解读文本,就必须带领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知晓作者的深层用意。

笔者在教学《窦娥冤》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窦娥明明是自己招供的为什么还要鸣冤叫屈”的疑惑。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找出剧本中三组看似自相矛盾、让人不解之处——自愿招认与鸣冤叫屈的矛盾,指斥天地与寄希望于天地的矛盾,三桩誓愿应验与现实不可能实现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地方就是文本的疑惑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这些矛盾点出发,深入探究,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组矛盾可以突出窦娥的纯真、善良。关汉卿把窦娥刻画得越纯真善良,越能反映出她的冤屈之大,越能增加戏剧的悲剧力量。所以说,这一看似矛盾的情节对刻画窦娥的悲剧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组矛盾强调窦娥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其他任何可以求救的力量,只能在天地那里挣扎。我们也正是透过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希望,看到她的绝望与无奈,并真正理解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第三组矛盾既能验证窦娥的冤屈,又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窦娥绝望的挣扎与无奈的选择,同时也使主题进一步深化,达到了全剧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李震老师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知白守黑”。厘清文本这些疑惑点的过程就是我们“知白”的过程,但是,“知白”必须从“守黑”出发,从文体、语言、结构等言语形式出发,深入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具有答复和暗示的关系”,从而“潜滋暗长”出一种感受、一种情感、一种精神。深层解读文本必须要厘清这些疑惑点,进而知晓文本之外的无限“空白”空间。

钱梦龙先生认为,语文课上的教,无非是教会学生读文章,如果教师在指导时还能注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多下些启发、引导的工夫,让那个学生不时品尝到领悟和收获的快乐,那就是教学的理想境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选点品读,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