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兼而爱之,交而利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兼而爱之,交而利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墨攻》,讲述墨家思想的继承者革离帮助弱邦守城的故事。故事讲述了革离要坚守的墨家信念,不但要和强大的敌国对抗,更要和变味的墨家对抗。墨家的真正精神是什么呢?

墨子名翟,鲁人,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人物。据说他出身低贱,但在当时已拥有很高的声誉。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当时最著名的学派就是儒学与墨学了。

墨子的足迹曾遍布中原,他“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经常身着黑色的粗布衣服,行走于诸国之间,呼吁和平、抵制战争。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完全出于良知与责任,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诉求天下之大利,奔走一生!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的学说,即“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墨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也是墨家济世救人的良方。由此,墨家成为孔儒之后很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墨子的兼爱思想,直接来自对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现实的观察。墨子认为,社会“起不相爱”――无论是国家、诸侯之间,还是家庭、兄弟之间,所有的混乱都来自“自利”而不“相爱”。反过来,则一切问题都得以解决:“若使人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所谓“兼相爱”,就是“爱无差等”,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下最大的祸害就是“别”。有了区别,才有了争斗、冲突和祸乱。所以,必须“以兼易别”。在“兼爱”的基础上,就能达到“交相利”:相互有利,利人而利己。没有“别”,人和己当然也不会有差异了,利人就是利己。反过来,他人亦如此,最终就是“交相利”。

“兼爱”反映在政治上,就是“非攻”:“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反对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争斗。

墨子是一个讲求实效的思想家,所以重“利”。他提出“三表法”作为检验一切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他主张“义”就是“公利”,一切违背“百姓人民之利”的,都要“非”(反对),所以他“非礼乐”,因为这些都会浪费社会的财富。所谓“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礼乐根本无济于此,所以必须反对。

历史上对墨家的评论甚多,说法大致差不多。《庄子》说墨家:“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史记》说墨家“俭而难遵”,意思是说,墨子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是理想主义太过浓厚,难于真正实行。

但是墨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他的兼爱思想,是慈善精神的最佳阐释。

“爱无差等”,强调爱的平等性和普遍性;“爱人若爱其身”,“兼相爱”就是“交相利”,“爱人”就是“利他而自利”,从自他一体的立场,强调爱的无私和绝对。

在墨家的思想里,“爱人”的精神超越了自他的区别,超越了利他和利己的对立,是一种绝对的“大爱”,这也可以说是慈善的精髓。

墨子和他的门徒,以近乎宗教的情怀,实践着这种精神。

历史记载,墨子和弟子们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后来身份和地位都比较高了(《史记》说他成为“宋之大夫”),但依然保持克俭的生活,史书上说他“为节用”,简直就像在修“苦行”。 墨家的门徒平日里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专门倡导兼爱大义,以扶弱抑强为职志,即使自己吃任何苦楚,皆所不计。所以,庄子用一生劳碌奔波于大义之行的大禹来比喻墨家。墨子本人是“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班固《答宾戏》说“墨突不黔”,意思是说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

墨子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即,每人应发挥所长,竭尽其能,从体力、财力、智力各方面帮助别人,这是典型的乐善好施、广济天下的精神。所谓“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付侍养之,兼士(奉行墨家思想的人)之言若此,行若此”,这是助人为乐、扶困济危的精神。墨子强调,关爱他人,并不是期待获得回报,或博得好名声,正所谓“爱人,非为誉也”。

墨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说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更大的话,在中国历史上,下层民众之间的互爱互助,以及急公好义的侠士风范,似乎更得益于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