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寓提问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寓提问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合作的纽带和催化剂。提问是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提出问题,促使幼儿想象和思考,以加深理解的一种主要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的好即教的好”,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育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提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提问,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注点。但是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目的不明确,重难点不能把握好。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太少。提问次数过于频繁。给侯答时间过短,幼儿思考时间不足。幼儿回答后,教师反馈方式单调等等问题都降低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怎样提出高效的问题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

(1)提问应事先做好准备,紧扣目标重点设计提问。对问题的准备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在进行设计时可以考虑,提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提问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来解决等等。

教师的有效问题的提出必须是切人目标重点的,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围绕目标,紧扣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充分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在教学中,还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并且从多方面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突破活动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益。

(2)增加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指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固定的标准答案或有多种正确的答案,幼儿可根据想象并结合自身经历自由的回答。

此种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积极地思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勤于动脑,乐于探索。

(3)师幼互动提问,控制问题频率,提高效率。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就提问而言,应该既要有教师发起的提问,也要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疑问。因为有效的提问应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竖立科学的提问观,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应给与幼儿充分的自主与自由。提出的问题要少,但要有深度、有广度。教师要提高问题质量,增加问题的有效性,在教育活动中并不是提出的问题越多就越激发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不必要的多余累赘的提问会让幼儿养成跟着别人说,不爱动脑的坏习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育指导纲要抛出关键问题,串联起课堂环节,流畅、有序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启迪幼儿的智慧。

(4)教师要杜绝以问代罚现象的出现。把提问和回答问题培养成幼儿乐意去做的身心愉悦事情,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更积极的投入活动,促进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幼儿喜爱提问、乐意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并在集体面前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这对幼儿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适当等待应答,延长思维时间。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条件以及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侯答时间。若在课堂失去控制或时间不够而又必须上完课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只给幼儿较短的时间;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型来决定,提出高层次问题则等待时间较长,而提出低层次问题则等待时间较短。教师需适当增加等待时间;但也不是越长越好,幼儿不可能长时间内处于一种安静等待的状态,教师也不可能不考虑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一味的等待,从而以降低教学效率为代价。

(6)回应策略。教师提问之后,幼儿要进行回答。教师应注意倾听幼儿的回答,理解幼儿的回答,教师应要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不能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过于简单甚至想当然的判断,并努力反思自己的反馈。教师应使自己反馈多样化,并使之处于适当的比例。在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应进行有效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称赞,并减少重复反馈;在幼儿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可以适当的重述问题;而在幼儿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应进行有效的提示,最好不要直接补充或给出答案;在幼儿对提问没有任何反应时,教师及时发现其中的原因并有效应对。

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提问都需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要适合幼儿的水平,难度、深度都不宜过大,一次数量也不宜过多,同时要有启发性。提问时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可以为幼儿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为解决困惑提供桥梁和阶梯,教师应认真研究提问的问题、灵活使用提问的方法,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的策略,是教学活动更有效、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7

[2]张雁.谈幼儿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7)

[3]张雁.谈幼儿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7)

[4]吴华芬.师幼互动,让课堂舞动精彩.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