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联合电镜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联合电镜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临床3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发现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联合支气管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效果明显高于单纯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治疗。支气管内膜较硬的干酪病变靠口服药物以及灌注在临床上发现是达不到治疗效果。只有经过支气管钳取干酪病变,露出红色少量出血的粘膜来再灌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经过多次反复临床观察,发现DSA灌注联合支气管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效果显著,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内膜结核,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纤维支气管镜

【中图分类号】R678.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29-01

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1],约占肺结核患者的10%~60%[2]。由于结核病耐药性的出现,加之黏膜和黏膜下层结核分枝杆菌的浸润,使支气管壁正常结构破坏、支气管局部发生肉芽组织,增生,溃疡,干酪坏死物附着,纤维增生,抗结核药物不易渗入病灶,单纯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是治疗上较为棘手。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进展,各项新治疗措施得以实施。

自2011年11月我科开展了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DSP)引导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灌注(DSA)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对支气管结核较重的病人治疗效果不理想。这些病人多数为支气管干酪物附着和肉芽组织,但是发现先经过支气管内膜结核钳取后再进行DSP灌注的病人,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35例患者为2011年我科住院的病人,其中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23例,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12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6一81岁,平均48岁。病程15天一1.5年。入院后经过痰检阳性11例,以及支气管镜检查等确诊断24例。以上病人支气管粘膜均可见干酪坏死物附着。治疗在全身用药3HREZ/9HRE基础上DSP支气管镜灌注联合支气管钳取局部治疗的方法

方法术前常规测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查血常规,血凝,心电,肺CT。术前用利多卡因吸入麻醉,在电镜室进行支气管镜下检查钳取,休息3一5天后在数字减影机室进行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DSP)引导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灌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灌注抗劳凝胶药物,1一3次灌注。

结果分析

第一组,7例诊断明确后直接在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DSP)引导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灌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灌注抗劳凝胶药物,1一3次灌注。第二组13例进行一次支气管钳取干酪物,然后再DSP灌注抗结核药物。第三组15例有反复2一3次合支气管钳取和DSA灌注抗结核药物交替进行。发现第三组多次钳取和灌注治疗的病人的肺CT影像和支气管内膜恢复的程度较快,口服药物疗程在缩短,痰结核菌转阴快,症状好转明显,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明显高于其他二组,结果令人满意。

讨论,经支气管镜抗结核药物灌注:药物灌注可提高药物在病灶局部的浓度,药物保持时间延长,增强了杀菌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并可疏通支气管,有改善引流、促进病灶吸收的作用,尤其适宜于溃疡坏死型和肉芽增殖型,可防止或减轻气道狭窄的发生,使气道完全恢复正常,DSA支气管镜灌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支气管内膜较硬的干酪病变靠口服药物以及灌注在临床上发现是达不到治疗效果。只有经过支气管钳取干酪病变,露出红色少量出血的粘膜来再灌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经过多次反复临床观察,发现DSA灌注联合支气管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效果显著。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同伦,实用结核病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 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