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风贵导,育才于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风贵导,育才于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二十余年来,学风和学风建设是国内高校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地方普通高校均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营造。本文从探究学风和学风建设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以及良好学风的表现等入手,分析提出学风建设需要系统思考、持之以恒的观念,并指出其关键在于因时、因势、因人加以有效“疏导”,并进而提出了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风建设的整体思路。

【关键词】学风;学风建设;普通高校

1.关于学风和学风建设

1.1学风的概念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学风有广义的学风和狭义的学风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这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习风气与治学风气、学术风气高度相关。而一般所讲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

1.2学风的影响

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风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反应、主流反应,学风对学生学习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其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3学风的构成要素

学风的构成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学习目标是出发点,是学习动力产生的根源;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是学风的关键点和难点;学习纪律和学习方法是最终学习成效的保障;学习效果是落脚点。学风归根到底是学生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

1.4良好学风的表现

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安全状况等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2)管理体系。学生工作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管理。(3)教育载体。学校组织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各项活动,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促进作用。(4)形象表现。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和学习、生活作风也能反映学风状态。学风是一种无形力量,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是群体的综合表现。学生考试的作弊情况、迟到早退情况、旷课情况、自习情况、课棠听讲情况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风状况。(5)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科技活动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科技活动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如创新、创业活动、社会调查和实践等这些活动要取得相应的成绩或学分。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愿参加的科技活动和文化活动。如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也包括科技讲座和文化沙龙活动等。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对学风的反映:一是看活动形式和内容;二是看参加活动的人数和主动参与程度;三是看活动的效果。

1.5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

影响学风的因素相当的多,可以说“事事皆关育人,事事皆关学风”。概括起来,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若将学风建设比喻为一场战争,则: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兵,学生因素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胜败,要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让爱学、好学的学生带动大多数学生使之“蔚然成风”;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领,教师因素能让主力兵们更忠心于这场激烈的战争;学校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兵法,学校因素决定了这场战争战术的运用,及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家庭教育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家庭因素应该是这场战争坚实的后盾;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是学风建设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决定着这场战争应采取何种战略。

1.6 学风建设的基本观念

学风建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争,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于学风建设应达成如下共识:(1)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学风建设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均应以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是否形成良好学风为根本的检验标准。(3)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而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4)学风问题要标本兼治,从治标入手,努力解决一些存在的不良现象(如狠抓考场纪律、严处考试作弊等),以治本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学风建设贵在因时、因势、因人利导,而最关键的就在于在育人的整个系统和各项环节中加以有效“疏导”。

2.管理学院学风建设思考

2.1学风建设机制

关于学风及学风建设的问题,管理学院党政及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在思想认识上高度一致,认为“学风贵导,育人于微”,且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持之以恒,因此明确提出了“党政协同,齐抓共管,党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四位一体”的学风建设工作 机制,并将之贯穿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

2.2学风建设目标

据《礼记・中庸》中对“学风”的描述,我们认为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引导学生: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因此管理学院学风建设的目标即浓缩为“博学、好问、慎思、笃行”。

2.3学风建设思路

管理学院学生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博学、好问、慎思、笃行”之风,以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为主题,促进学生“长才干,懂担当”为主线,大力实施六项工程建设,全面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2.4关于六项工程建设

管理学院围绕学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六项工程建设,即旗帜工程、双导工程、引领工程、而立工程、阳光工程、温暖工程。这六项工程的实施,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博学、好问、慎思、笃行”学风的形成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4.1实施“旗帜工程”,切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一是严把入党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厘清入党程序,制定党员发展流程图。在党员发展上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近一步完善团员青年推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学院推优实施细则。完善分党校培训制度,改变班级名额均等制,坚持党支部推选、团支部推选与班导师推选相结合;在培训内容方面,强化社会实践活动、视频教学、与优秀学生党员面对面等环节,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另外,加强对学生党支部支委成员的专题培训。

二是抓好教育关,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和党支部建设。按专业为单元划分学生党支部,将专业学习与支部活动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党支部支委成员队伍建设,按要求有效开展民主生活会和各项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重视对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维护党在青年学生中的良好形象。

2.4.2实施“双导工程”,切实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学生导学。以专业导、课程导、行为导、榜样导等为内容,聘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课程学习、人格修养、励志图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针对性的引导,实现朋辈式互学共进。在榜样导方面,依托奖学金颁奖典礼等,注重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同时,以学生导学为依托,试点成立“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导航。本科生阶段,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导师,每个年级的每个专业明确一名专业导师,在对学生的人生和学业的导航上起到引领作用,并通过专业导师交流日、班导师系列专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素质拓展和品德锤炼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导师以导研为重点,引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坚守学术诚信。

2.4.3实施“引领工程”,切实推进思想教育。

思想引领。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和形势政策教育,认真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党的十精神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举办各类主题团日、报告会、知识竞赛、图片巡展、主题讨论会、参观实践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引导青年学生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小事做起,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引领。强化文化育人功能,致力于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支持配合学校开展青年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学子百家讲坛等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寻求在成效、成绩上有新突破。继续办好主题文艺活动、寝室文化节、志愿者文化节、精品团会竞赛、大型主题团日等既有品牌活动。同时,依托各专业系,组织策划具有专业特色的各类科技创新与学习实践活动,打造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队伍引领。加大对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新闻传媒中心、大学生科技联合会和大学生艺术团等团学组织指导力度。激发团支部活力,规范团支部建设,举办学院团支部建设成果巡礼。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依托学院分团校,分别针对院级学生骨干、班级学生骨干,举行春季、秋季学生骨干培训班。规范学生组织换届工作,开展各学生组织负责人的公开竞选。构建科学合理的团务工作体系,加强团员日常管理。

2.4.4实施“而立工程”,切实推进就业工作。

孔子曰:“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时人当自立。实施“而立工程”,就是让大学生不仅通过四年学习顺利找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更是要通过日常工作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立志通过自己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明天,真正在精神上、物质上、人格上实现“三十而立”。

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一些90后大学生,因家长溺爱和不良社会影响,缺乏进取心和独立意识,有严重的等、靠、要心理,消极对待就业。因此,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观教育,把通过就业成就事业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积极就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把自立自强作为人生奋斗的重要目标,把担当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崇高品质。同时,在毕业生教育中开展毕业礼宣誓活动,加深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和对人生未来的期待。

二是认真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大一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确立自己的就业方向,学院根据学生就业意愿组建直通考研班、直通公务员班、直通出国班和直通创业班等,并专门配备有关老师开展全过程、有针对性的指导,全面推进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常态化建设,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讲座)为基础,以个性化就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三是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时摸清就业状况,对就业难的学生群体重点进行就业帮扶指导。班导师要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积极引导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学生工作办公室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实践部学生干部、就业qq群、就业信息员等及时传送最新就业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招聘。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鼓励有意向的毕业生积极参与到西部、到基层及“三支一扶”计划中去。

2.4.5实施“阳光工程”,切实加强学生阳光心态教育。

一是构建“心理健康辅导员-班导师-班级理健康委员”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辅导员均应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同时对班导师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班导师、辅导员与学生的一对一谈话制度,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做好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作用。对不同时期学生易发心理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反馈、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育阳光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在引导学生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以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各种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掌握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调适能力,乐观、阳光面对生活,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积极利用微博、网站、报纸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阳光心态下茁壮成长。

2.4.6实施“温暖工程”,做好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困难学生帮扶多样化。紧紧围绕学生适应困难、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就业困难五大帮扶主题,做好帮扶工作。重点做好新生适应帮扶工作、学生助学贷款工作、困难生认定与变更工作、勤工助学工作、临时困难补助与学费减免工作、医疗保险工作等。突出强调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做好重点服务,围绕重点学生做好个性化服务,做到“学生有要求,我们来响应,学生有困难,我们来帮助”,努力实现“诉求有响应,困难有帮助,服务有监督”的工作格局。

二是社会实践全员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植树、带薪实习、军训、三下乡、社会调研等活动。努力探索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和特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评优评奖制度化。完善学生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各项评优评奖细则,规范评优评奖程序。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平时表现与特别表现相结合,在学院内合理、适当调整评优评奖名额分配。同时,制定学院级表彰奖励办法,推动学院级荣誉表彰制度化。

四是安全教育常态化。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在校学生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加强网上学生舆情信息的收集。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组织优势,建立学生思想动态专项调查机制,强化对学生思想动态的研判,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配合党政切实维护好校园稳定。充分发挥班级负责人、寝室长和信息联络员的作用,构建学生安全稳定网络。

参考文献:

[1]郝雅翰.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黑龙江教育,2009,(7).

[2]刘煜.地方高校学风建设对策与现状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8,(6).

[3]田飞 曹威麟.学风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

[4]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黄少成 唐勤 钟平.从一个假设的心理学模型探讨当前高校的学风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4).

[6]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周娜:女,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司治理及其评价、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

聂凌:女,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覃元理:男,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