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灸治疗呃逆124例疗效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灸治疗呃逆124例疗效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084-01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将124例患有呃逆病证的患者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有实证组和虚证组,应用针灸体穴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证组治愈率为92.65%,虚证组治愈率为92.86%,总有效率为100%,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针灸治疗呃逆病症,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和效果显著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治疗 呃逆 疗效研究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亦称“打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呃逆是以自觉胸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的病证。病因病机则由胃气上逆所致。胃处于中焦,上贯胸膈,以通为顺。若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或情志郁怒,久则化火动肝,肝气上逆则犯胃;或久病脾阳衰惫,痰浊中阻;或热病胃阴被灼,虚火上逆等,均可导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发呃逆。有实证、虚证之分。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膈肌痉挛而致,笔者应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204例,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24例中,男性48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0天。

2 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主穴选取中脘、双侧内关、足三里、膈俞,胃寒加双侧梁门穴用艾条熏灸;胃热用三棱针点刺双侧陷谷、用泻法针刺双侧内庭、天枢以泻热;阳虚加双侧气海穴用艾条熏灸;阴虚加双侧太溪穴针刺用补法;肝气横逆加双侧期门、膻中、太冲针刺用泻法。每日针灸1次,针刺留针20至30分钟,虚症用艾条熏灸20分钟, 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至5天。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经中医针灸治疗,呃逆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为痊愈;呃逆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呃逆症状减轻为有效;呃逆症状较治疗前没有改善为无效(无无效病例)。

3.2 治疗效果 见下表。

4 典型病例

周XX,女,32岁,职员,2007年9月来诊,问诊:15天前由于与同事发生冲突后,心情一直不好,过两天后又出现胸部胀闷、饮食很少、嗳气、打嗝不止,影响谈话、呼吸、吃饭和睡觉,口服中药和西药均未见好转而来诊。查体:血压及脉搏正常,舌苔薄白,脉弦,其他辅助科室及生化检验均无异常。结合中医理论辨证诊断为呃逆,病因是由过怒伤肝则气郁,郁则肝胃不和,引起气逆动膈所致;治疗方法用疏肝和胃,降气止呃的方法,针刺取双侧膈俞,中脘,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太冲,膻中等穴位,针刺手法用泻法,出现针感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至3次,穴位局部出现胀痛沉重感即可,每天1次,针刺治疗4次后呃逆及各种症状逐渐消失,饮食及睡眠基本正常,但胸闷症状还未消除,又巩固治疗6次后痊愈。3个月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5 讨论

呃逆一病,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景岳全书•呃逆》一书中指出:“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亦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说明了呃逆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致。辨证应该掌握虚实、分辨寒热,实证主证为胃寒者症状有呃声和缓有力,胃脘冷痛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加重,舌苔白润,脉迟缓;胃热者症状有呃声高而有力,心烦口臭,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气滞者症状有呃逆连声,每于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伴有嗳气,胸闷,脘胁胀痛,舌苔薄腻,脉弦。治疗方法为和胃降逆止呃,若胃寒者兼以温阳,若胃热者兼以清热,若气滞者兼以舒肝理气。虚证主证为脾胃阳虚者症状有呃声低弱,气不持续,面色少华,手足欠温,食少倦怠,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胃阴不足者症状有呃声断续而急促,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红或有裂纹,脉细数。治法和中降逆止呃,若阳虚者兼以温中益气,若阴虚者兼以益胃生津。临床上呃逆既可单独发生,也可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过程中,如属偶然发生,大多轻微,可以不治自愈,若持续不断,则需进行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和某些胃、肠、腹膜、纵隔、食道等病中出现的呃逆,也可应用此针灸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笔者认为,针灸治疗呃逆对病程短的治疗效果要比病程长的治疗效果好;在日常生活中要调节好自己的情志。避免升起生气、着急、发怒等影响情志的现象发生,在治疗中遵照医嘱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则治疗效果会更好。另外,健康人偶因感受寒凉或饮食失节,刺激胸膈而致呃逆,可饮热开水,配合作深呼吸,或用语言猝然使患者精神转移,呃逆一般也可停止。

[参考文献]

1. 杨长森,何树槐,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针灸治疗学,1985,5:35―37.

2. 张伯臾,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1985,10:147―150.

3. 王诗铭,李仲愚,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针灸治疗学,2000,3:129―13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