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 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西班牙的实践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亲经济周期 动态准备金 新会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 F83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048-04

一、概述

我国上市和拟上市的金融企业于2006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制度,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从2009年起都将执行这一制度。商业银行按照新会计准则提取的准备与现有贷款损失准备金存在实质性差异。

从准备金的计提范围看,新会计准则下的贷款损失准备包括减值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不同于原有制度的专项准备、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其中减值准备脱离了传统的按比例组合计提方式(如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按固定比例计提),采用逐笔与组合计提相结合的方式,要求银行对单笔金额较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并采用以现金流为基础的可回收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法”,按贷款未来现金流折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一般风险准备为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

从计提方法和原则上看,会计准则和监管原则的差异导致新旧体系准备金存在不同。由于会计原则强调一致性和中立性,要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取必须以报告期内业已发生的损失为计提基础。而银行监管制度强调审慎和前瞻地抵补风险,要求银行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一般准备。如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预期损失,不仅包括已经违约贷款的损失,还包括银行基于历史数据估算的、在未来一年内可能的损失。

由于上述不同,各国监管当局和银行当前普遍面临准备金提取的监管困惑。同时,一些国家监管当局已发现辖内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在次贷危机前的2006年所提准备大大减少,而随着2007年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银行所提准备又急剧增加,呈现较强的“亲周期效应”。

本世纪初,一些监管当局和研究人员开始论证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合理性,试图通过对准备金的逆周期调整,降低制度的亲周期效应。动态准备金的原理是风险形成于经济扩张时期,而显现在经济衰退时期。Fernandez 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引入有助于校正风险管理中的市场失灵,即在经济上升期低估风险,而在经济下行期高估风险;增强银行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能够在事前有效识别风险,降低了贷款损失准备的波动性,更好地匹配整个经济周期内贷款组合的收入和支出,准确计量银行利润。由于动态准备金与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原则上的分歧,其可操作性受到质疑。Vinals(2004)认为,即便如此,监管当局仍应该把动态准备视为缓解亲经济周期效应的最优选择。

二、西班牙动态准备金制度的探索

西班牙是第一个实践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传统上,西班牙采用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20世纪七八十年生的银行危机,促使西班牙监管当局重新审视对银行的监管制度和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研究发现,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

自2000年开始,西班牙央行开始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在传统的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准备金(statistic provision),以反映对银行潜在信用风险的事前(ex-ante)估计。经济扩张时期,不良贷款比例低,事后计提的专项准备小于潜在的信用风险,银行应建立统计准备金;经济衰退时期,不良贷款比例高,专项准备不足以覆盖贷款损失,动用事前提取的统计准备金来弥补。动态准备金制度涵盖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是潜在风险估计值与实际风险值的差额。潜在风险可以由银行运用内部模型法估得,也可以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标准法算出;实际风险值就是当期准备金。动态准备金每季从损益账户中提取,有助于熨平传统准备金的亲周期波动。

采用内部模型法的银行,必须有能力确定不同资产组合的准备金提取系数,该系数应通过对至少一个经济周期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得,使用内部模型必须事先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不能满足采用内部模型的银行,可以使用监管当局制定的标准法。这一方法针对不同贷款分别规定了提取系数。

①无风险(0%):对公共部门的贷款;

②低风险(0.1%):风险暴露低于抵押物资产价值, 且借款人长期债券评级至少为A;

③中低风险(0.4%):金融租赁和其他担保贷款;

④中等风险(0.6%):其它各类中没有涉及的贷款;

⑤中高风险(1%):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个人信贷;

⑥高风险(1.5%):信用卡、经常账户透支。

系数和风险暴露的乘积就是潜在风险值。潜在风险值与专项准备金的差额若为正,银行应从损益账户中提取相应金额的动态准备;若为负, 就将其以收入的形式计入损益账户, 同时相应调低动态准备金的余额。动态准备金累计金额不超过当期潜在风险值的三倍。

通过具体的代数式可以演示传统准备金制度与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差别。

传统准备金制度下的贷款损失准备由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组成1。动态准备金制度下的准备金由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动态准备金三部分组成。

1.一般准备:

账户余额:GF=g×L,其中,L 代表贷款总额; g代表一般准备参数,。

每年提取的一般准备:GP=g×L,L代表年度新增贷款金额。

2.专项准备:

账户余额:,其中,Mi代表第i类不良贷款的总额, ei表示第i类不良贷款的准备金提取系数,。

每年提取的专项准备金金额:,其中,Mi表示第i类不良贷款年度增加额。

3.动态准备:

对潜在风险的测量值为,其中,si代表第i类贷款的动态准备提取系数,标准法下;

每年提取的动态准备: StP=LR-SP

如果LR>SP,不良贷款较少,则StP>0,动态准备金余额增加;

如果LR

经济扩张时,潜在风险很大,而相对不良贷款较少,专项准备水平较低,LR>SP,动态准备增加,弥补了专项准备对于潜在风险的缺失。

动态准备账户余额:,其中,StPt代表当年提取的动态准备金金额;StPt-1代表上一年动态准备金账户余额。

4.总准备:

动态准备金制度下,每年提取的准备金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金和动态准备之和,即:

而传统准备金制度下的总准备为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之和:

从上述两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动态准备金制度下,每年计提的准备金只与贷款L相关,与不良贷款M不直接相关;而传统准备金制度下每年计提的准备与不良贷款变化值高度相关。也就是说,动态准备金制度排除了不良贷款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从西班牙的实践可以看出,动态准备金是专项准备金的补充而非替代,类似于专项准备金的蓄水池,确实熨平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性。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计提动态准备金,使提取的总准备金大于应提的专项准备水平;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减少银行当年专项准备提取量,动用动态准备弥补专项准备的不足。西班牙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当年年底,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动态准备金水平达到1.038百万欧元,这个金额相当于规定的动态准备金账户余额最大值(3*LR)的15%,2001年达到27%,2002年达到39%,2003年达到64%,到了2004年,大部分银行的动态准备金都达到了要求最大值。

西班牙央行的数据显示2,动态准备金制度确实起到了平滑经济周期影响的作用。

首先,动态准备金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图1表明,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呈现同向变化关系, 2001至2002年经济下行,信贷增长呈下降趋势;2003至2004年经济逐步恢复,信贷增长呈上升趋势。

从图2 我们可以看出,专项准备具有亲经济周期的特点,动态准备和一般准备呈逆周期特点。2001-2002年经济下行时,专项准备金SP呈上升趋势,动态准备金StP与一般准备金GP则呈下降趋势;而在2002-2004年经济恢复的几年间,专项准备金SP下降,动态准备金StP与一般准备金GP则呈上升趋势。图中专项准备金和动态准备金两条曲线此消彼长,呈反向变化关系;两者之和随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较专项准备金更小。因此,动态准备金的计提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

其次,动态准备金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图3表明,2001-2002年度净营业收入下降,动态准备金也减少;2002年经济开始好转,净营业收入开始上升,动态准备金的提取也随之增加。

最后,分析动态准备金对清偿力的影响。图4显示,1998至2000上半年未实行动态准备金制度时,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波动明显,2001年以后,银行清偿能力则较为稳定。

三、初步结论

西班牙监管当局利用不到5年的时间,建立起了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弥补了传统准备金制度的不足。次贷危机的教训再次表明,危机时期任何负面影响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动态准备金只是改变了专项准备金计提的时间分布, 并没有改变均值,但这一制度有助于降低周期波动的破坏性,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这一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商业银行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探索。由于银行可以使用监管当局批准的内部模型估计潜在贷款损失,银行具有提高风险量化手段,风险敏感性的正向激励,从而不断改进信用风险的量化模型。

有观点提出,动态准备金制度与新会计准则的准备金计提原则严重抵触,现阶段出台类似制度的可行性不大。新会计准则允许的减值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当期损失,银行如根据监管当局的要求逆经济周期提取额外准备,可能会被外部审计认定为操纵利润。由于会计和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存在差异,新会计准则与监管政策有关准备金制度的差异可能长期存在。从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角度出发,监管当局应着力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管理风险的能力,有必要适当保持监管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各国监管当局为确保银行体系准备充足,都在探索可行性方案,以保证会计制度进步的同时充分体现审慎监管的原则,包括:

一是增加了新会计准则减值准备和基于贷款五级分类的准备“孰高”原则,确保银行准备金水平不出现实质性下降;二是规定监管部门有权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风险准备的计提比例,如在经济上行期提高计提比例,将起到与西班牙动态准备金制度类似的平滑经济周期的作用;三是规定减值准备缺口,分不同情形从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中扣除。前两项政策措施需要获得会计制度主管部门的认同,相比之下,第三项措施更具可操作性。

注:

1 一些国家的准备金制度中还包括特种准备。

2 本部分图表数据来自西班牙央行2002至2007年年报。

参考文献:

1.Banco de Espana, “Credit Growth, Problem Loans and Credit Risk Provisioning in Spain”, Servicio de Estudios Documento de Trabajo n.0018;

2. Banco de Espana(2000) “Impacts of the new Spanish statistical provis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0”,www.bde.es/provesta/impactoe.htm;

3. Banco de Espa?a, 2001-2007 “Report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 Spain”;

4.Fernandez de Lis, Pages and Saurina(2000): Credit growth, problem loans and credit risk provisioning in Spain, Banco de Espana Working paper, No.0018;

5.Fiona Mann and Lan Michael 2002, “Dynamic provisioning: issues and application”, Bank of England,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December 2002.

6.Jose Vinals(2004),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relugation, Conference “Managing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Experiences in Asia and Policy Options” by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7.张晓朴,奚莉莉,《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作者简介:

陈颖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国际部

尹一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