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缺乏有效管理

1. 信用风险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信用风险管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管理,在实际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信用风险总体规模巨大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当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货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中国政府在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1999年又成立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家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近1. 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减轻了银行的负担,从2000年起基本遏制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快增长的势头,并从2001年开始出现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双下降的局面,2003年12月,由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和200亿美元,2005年4月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尽管如此,截至2007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高达为6.7%,不良贷款额为12009.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总额为11149.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好些,不良贷款总额为860.3亿元,比率为2.1%;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1.5亿元,不良贷款率3.0%;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0.6亿元,不良贷款率4.0%;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2亿元,不良贷款率0.5%。全部不良贷款中82.8%都是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按照五级分类标准这些贷款是必然要遭受损失的。

(2) 存款活期化、贷款长期化,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差距加大

虽然存贷款期限主要属于银行流动性指标,但是由于中长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结构也能反映出信用风险的大小。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根据吸收存款的期限来合理配置自身贷款等资产的期限,从理想的状态来说,短期贷款/短期存款、中长期贷款/长期存款的比例应该大致与各项贷款/客户存款的比例相当,但从下表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银行存贷期限错配趋势明显,从风险角度来看,存款活期化趋势严重,银行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大量增加中长期贷款就会给银行运营带来潜在风险。

2007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合计277,74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18,8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中长期贷款额138,58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占比较高。全部贷款比上年增加39466.7亿元,其中25571.2亿元为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比例64.8%。而2006年和2005年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分别为63.8%和65.3%。贷款期限的延长,令奉行谨慎原则和一向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潜在风险,因为中长期贷款比短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比较集中

在信用风险的分布上,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绝大多数,2007年其不良贷款余额达到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87.9%,经济体系中的信用风险大多集中到国有商业银行。此外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而且行业重叠,银行信贷在各个区域及各个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2007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投向位居前5的几大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接近58%。同时,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投向了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有59%的贷款投向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地区。贷款集中度过高,一旦地区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衰退将引发大量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 新的信用风险不断产生

如果说巨额的不良贷款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不能说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过多方面改革后的今天,尤其是工、中、建三大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前经过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大量不良贷款之后,至少应该控制新的不良贷款产生的速度,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08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654.3亿元,比去年同期(12517.8亿元)新增136.5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73.8亿元,比年初增加24.3亿元,不良贷款率7.35%;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1.6亿元,不良贷款率1.59%;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0.8亿元,不良贷款率2.54%;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8.8亿元,比年初增加73.7亿元,不良贷款率4.44%。这说明即使经历了多方面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依然缺乏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新的信用风险在不断产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信用风险过程事前阶段的问题和原因

在信用风险过程的事前阶段,识别信用风险,防止引入高风险业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信用风险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获取翔实的信息是化解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出路,是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方面征信系统建设滞后,影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有的信用风险并非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是人为主观引入的,在贷款发放前,银行或者银行的具体工作人员就知道该业务具有较高信用风险是不该开展的,然而实际中却顺利地通过了各个环节,这种风险单单依靠健全征信系统是难以防范和化解的。实际中这种情况往往被认为是操作风险,但是最终发生资产损失是与信用风险相同的,所以人为主观因素也是引入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做出信贷决策时由于受到来自政府、股东、上级、自身利益等多方面的影响,明知信用风险很高却会批准该项信贷业务,只要这种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信用风险是最能防范和化解的。

2. 信用风险过程事中阶段的问题及成因

(1)信用风险未实现动态评级

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以前实行的是贷款的四级分类方法,这是一种完全静态的方法。目前实行的五级分类方法,己经不单单以贷款逾期的天数划分某笔贷款的信用等级,但是对每一笔贷款的评级分类并非真正动态实时进行的,而是按期间(如会计报告期)分类的,依然属于静态方法,而且有可能出现借款人单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不大,借款人所有贷款总的风险却很大;前一笔贷款风险不大,这一笔贷款风险很大;昨天风险不大,今天风险很大的现象。有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借款人采取综合信用评级统一授信,但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变化依然难以监测。不能准确掌握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借款人可能在下一个评级时间前已经破产。

(2)信贷资金使用缺乏监控

如果借款人对信贷资金的每笔使用都能被商业银行观察到,商业银行就有能力及早发现并纠正借款人的高风险投资行为,从而控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信贷资金使用规模、资金流向、使用效率的有效监控,借款人的高风险行为不能及时被银行观察到,等到银行获知信贷资金的使用风险过高时,往往风险损失已经发生。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采取相关技术对信贷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控,在信用风险发生前将其及时遏制。

(3)缺乏必要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有效的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还没有商业银行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价基本是各家银行自己的主观判断,无法做出令外人认可的客观评价,因此信贷资产无法量化定价从而也难以进行交易,信用风险就不能在不同主体间进行转移,大量的信用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自己承担。此外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商业银行不能对信用风险规模进行精确度量,不利于控制风险操作的决策。并且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得商业银行无法用内部评级法计算监管所需资本金规模,无法享受内部评级法所带来的资本节约收益。

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是商业银行具体管理信用风险的手段、途径、渠道和标的物,充足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能使商业银行方便地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分散和转移,降低信用风险,加强资产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足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方面不仅几乎没有任何自主的创新,甚至发达国家己经在使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也没有出现。这种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情况对于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无疑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必须加以改变。

3.信用风险过程事后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在信用风险过程的事后阶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同时总结经验避免生类似信用风险的重复发生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然而一方面大量不良贷款难以化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的事后责任评价,不利于控制同类信用风险的重复发生。

(1)处置不良贷款手段单一,大量不良贷款难以化解

理论上一般有五条途径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a)从利润中提取坏账准备冲销;(b)注资;(c)资产负债表重组,如债转股;(d)外部解决,如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e)司法诉讼。然而过低的利润率、复杂的重组程序、不健全的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出售的非市场化等因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几乎只依靠将不良贷款政策性地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无法满足降低信用风险的实际需求。具体而言,200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4.2亿元,不良贷款率6.1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05%,而资产利润率最高的商业银行不超过1. 4%,依靠利润冲销远远不能满足化解不良资产的需要。

政府的注资大大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提高了资本比率,但是注入的资金既不能全部用来冲销不良资产,又根本无法从数目上满足化解庞大不良资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长期无偿获得国家的财政注资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市场机制。债务重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缓解或减少银行的损失,但是欠账不还的客户多半是出现了财务危机,复杂的重组过程和无法预见的后果都阻碍了商业银行对此种方式的选择。司法诉讼会耗费较长时间和精力,还要到其他各方面的

干扰,即使银行胜诉还有漫长的执行程序,这期间有众多未知因

素影响着最终的结果,也不是效率较高的途径。这四种方式在实

际中都很少使用,相对而言,把不良资产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是无疑是最直接和简便的处理方式,但非市场化的行为成本太高,银行要承担较大的损失,损失一般要超过本金的50%。并且如果商业银行就此养成了习惯,出现不良资产就不计成本地一卖了之,而不是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则违背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初衷,新不良资产的产生会陷入无法遏制的恶性循环。其实降低不良资产、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是杜绝新的不良资产大量产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历史不良资产的处置上。尽管如此,因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改革的具体要求中不良贷款率是一个核心指标,不良贷款的处置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2)信用风险缺乏事后责任评价

信用风险发生后,商业银行应该对事件责任进行客观评价,明确相关责任。对于工作人员的主观责任必须严格根据制度进行处理,对于信贷业务流程中出现的客观程序性责任,有必要调整相应流程,改进操作程序,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然而目前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事后责任的评价和认定,很能准确划分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信贷业务流程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完善,相关责任人员不能受到应有的奖惩,不利于对信用风险有效管理。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我们需完善如下工作:

1.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和研究机构开发了一系列的定性主导风险管理模型和定量主导风险管理模型,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和良好的效果。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同时即将面临国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学习和引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

2.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评级数据是完成信用计量的关键。但我国各大评级机构目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银行的内部评级机构也无法实现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估业(包括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现状是,实际运作不规范,银行与企业共谋现象严重,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应运而生,不少银行款项的贷出与企业的信用评级脱节;资信评估机构各自为政,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估原则,评定标准和数据指标的定量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评级结果相当混乱,资信评估机构依附于其他经济实体存在,在评估时常常牵涉许多行政因素,无法独立开展评估业务,造成信用信息失真。

3.重视信用文化建立和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从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来看,美国为首的西方商业银行首先重视的是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也特别重视信用文化的管理,模型只是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为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些创新包括以内部转移定价系统为中心的内部交易信用制度,以风险利润为中心的内部委托信用制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引进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积极培养良好的内部信用文化,为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我国要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体制改革,为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同时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体系和运作机制,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只有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才能得以顺利建立和有效运行。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