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什么样的幼儿心理才是健康的?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什么样的幼儿心理才是健康的?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学前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关注儿童智力发展的同时,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幼儿心理呢?

河北省邢台市××幼儿园 张晓丽

答:幼儿心理健康一般有以下几个标准:

1、动作发展正常。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成及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2、认知发展正常。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条件,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如一个儿童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且不在正常范围之内,那么该儿童的认知能力属于偏低。在幼儿期要尽量避免任何有损于大脑的伤害或不适宜的环境刺激,以免导致幼儿心理不健康;3、情绪积极向上。积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儿童情绪正常,对受到别人的、关心、体贴、照顾感到幸福,从而心情愉快,反之,就有心理障碍。不良情绪是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障碍。长期紧张、压抑、恐惧,会使儿童产生种种行为问题;4、人际关系融洽。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玩的经验,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对一些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热情勇敢、自信主动、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则表现出冷漠自私、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行为;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较严重者可达2.14%~9%,最为常见的是幼儿的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怎样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不仅对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有助于巩固和加强经验、练习手脑共同活动、发展语言和认识能力,对学习认识社会、家庭、集体,体验各种社会人物和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合作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加强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使角色游戏能积极地开展并深入地进行下去呢?

湖南省衡阳市××幼儿园 李淑华

答:作为教师,要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首先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许多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往往喜欢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使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成为教师的教育工具,这些都无法达到游戏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适当的言语,尽可能地蹲下来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兴趣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引发游戏主题时,可利用出示游戏材料、设置游戏场景或直接征求幼儿的意见等方式,启发幼儿有玩游戏的愿望,帮助他们确定主题,同时要善于启发幼儿理解角色,并富有创造性地扮演角色,总之,要与幼儿达成共识,使幼儿自然、从容、愉快地游戏。

要教师要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幼儿园的生活,以及图书、电视、电影、参观、游览等体验。例如:幼儿玩医院游戏前,老师帮助他们回忆到医院看病的情景,用谈话的方式再现从挂号、看病到付款、取药的过程,让幼儿大概了解医生和病人的对话,掌握医生这个角色的一般语言。在游戏时,“医生”会煞有介事地说:“你发烧了,要休息,多喝开水,按时吃药。”幼儿不仅能模仿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而且有较丰富的角色语言,玩角色游戏就更有兴趣了。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巩固他们的生活体验。

教师要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幼儿游戏的指导并非易事,因为角色游戏最大的特点在于自主性,而教育意义在于目的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灵活、机智地介入幼儿游戏,也是最有效、幼儿最欢迎的一种介入方式,就是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进入并指导游戏。例如:“影剧院”中的“检票员”,检票完了就无事可做了,所以幼儿觉得没意思,不愿扮演这一角色。这时教师扮演一位迟到的观众,检完票后说:“里面这么黑,请检票员带我找座位,好吗?”于是“检票员”高兴地找到“手电筒”,帮助观众找座位去了。以后,这个角色也成为幼儿喜欢扮演的角色。由此可见,教师的介入提高了游戏本身的兴趣,也丰富了角色的内容。总之,适时地介入幼儿游戏,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是教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有的家长在家里看见孩子玩弄生殖器后,常常采取十分粗暴的态度甚至采取武力强行制止。但是孩子往往屡教不改,可是这种做法极易形成“性抑制”。男性儿童成年以后的阳痿,女性儿童成年以后的性冷淡、性恐惧等大都与此有关。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

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幼儿园 蒋晓峰

答:淡化是最好的办法。先听其自然不予理睬;而后可以用“迁移规律”,如通过玩玩具、讲故事等让孩子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开;等孩子稍大一些,再在适当的时机不经意地提到此事,并明确告诉他,人的身体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去摸的,也不能让别人摸(尤其是女孩子)。

如果孩子对身体的有关部位特别感兴趣,父母可安排一些适当的机会(如带孩子一起洗澡),将成人的身体暴露在孩子面前。如孩子问到生殖器的名称,家长应很自然地教以正确的学名。这种对人体的自然态度,可以有效降低今后出现的“露阴癖”、“窥阴癖”等心理疾病的几率。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举止粗俗、下流,行为极不文明,直接影响到孩子性伦理观念的形成。调查显示,存在着性暴力或待的家庭,孩子大多容易产生性方面的障碍。另外,父母双方对性伦理应具有一致的认识,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

不少家庭都习惯于妈妈对女儿进行性教育,爸爸对儿子进行性教育,以为更易操作。但实际上,孩子往往是通过对异性的认知而形成健康的性观念的。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双方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进行交互教育。

儿童性教育问题,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坦然面对、正确处理,为孩子开辟出一片干净透明的“性”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