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农村小学课堂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用好信息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农村小学得到普及与推广,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结合教学实践和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实际,论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44-02
迁安市赵店子镇三港湾中心完全小学处于偏远地区,在过去的几年来,这里的教育装备相对比较落后,课堂教具缺东少西。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学校最近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给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令人振奋和鼓舞。这些装备为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开发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实现自主合作学习,主动融入数学探究活动中。
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农村小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环境较经济发达的城区差,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而数学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讲策略,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如果为了感兴趣,全部都是多媒体,那么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本质的东西——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难点等。
1.1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它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课本资源,也可以展示网络资源;课程资源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还可以是视频的或者动画的。形象生动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灵感,使学生的学习更简单、更有效。
比如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一课,笔者把商场开业用Flash做一个简短的动画,人物能够说话,那些彩色的旗、样式各异的花篮、五彩缤纷的灯笼,用鼠标单击可以一闪一闪地引人注意,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观察和思考。笔者提问:同学们从图中能发现什么?学生:彩旗、花篮、灯笼、盆花。再问:这些彩旗、花篮、灯笼、盆花是不是乱摆放的?学生齐答:不是。然后笔者用鼠标一一单击,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1.2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经验和知识技能,针对某些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讲解“加法交换律”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图文并茂的故事:“以前有个很小气的地主雇了一个长工,这个长工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地主在一天中只允许长工吃两顿饭,为了能叫长工多干些活,地主在早上给长工4碗粥,但晚上休息时却给了3碗粥,长工很满意。时间不久,长工觉得待遇不公平,对地主说:‘不公平,给的粥怎能越来越少了?要给我增加。’于是,地主早上给长工3碗粥,晚上给4碗粥,并念念有词说:‘好好干,你的待遇提高了。’”
故事展示完,笔者提问:“你们说长工这样要求,他的待遇提高了吗?”学生答:“地主是在偷换概念,长工的待遇并没提高:4+3=7,3+4=7。”笔者说:“通过这个小故事得出一个数学规律:加法交换律。”
1.3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亲近学生
数学课堂需要和谐的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亲近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亲其道”,从而“信其师”。上课前的师生互动虽为短暂,但如果利用好,能调剂学生的状态,有助于活跃课堂,消除紧张感。小学生比较喜欢有趣味性的歌曲,如用多媒体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沁人心脾,学生跟着幸福的节拍在跳动,一张张童真美丽的笑脸像花一样绽放,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快乐,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亲近和依赖同样会感染教师,激发对教学的热情。
2 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控制平台,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各个学科搭载信息技术提供了宽广的条件。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机实施广播、监控、转播、语音教学,发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在农村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上数学课,少几节无所谓,可是如果是信息技术课他们会追着你,不上会意见颇大的。笔者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天生的乐意操作电脑,乐此不疲的劲头,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整合课,课堂上气氛民主、活跃。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3页第6题,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每个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底边是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两组对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
这题是练习课当中的,所以留作了作业,可令人烦恼的是学生画的方格不规范,结果也错得五花八门。在黑板上示范画方格,讲解透彻也不是很容易,再加上学生对此题受挫,有了抵触情绪,很茫然。笔者得知该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年的电脑,对上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厚,于是考虑借助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用Flash做了一个简易画图程序,该程序只有一页。
教学设计:教师用教师机演示,学生通过学生机观察、思考(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把程序发放到每台学生机,且放到监视学生机状态;学生打开教师机发放的简易画图程序,开始探究画图,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举手求助;教师监视学生机状态,如有个别问题,单独给予处理;最后,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总结评价。
3 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奥妙,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转化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转化思想无处不在,生疏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复杂化简单,抽象化具体,一般化成特殊问题,一个综合问题转化成几个基本问题,学生学会数学的转化,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数学的能力和兴趣。信息技术直观便捷,“四两拨千斤”,可让学生领悟转化的思维方法。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把圆分成4等份、8等份的扇形。学生分组活动,把圆拼接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行,这和最后的结论拼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距离较远。为了更为直观,笔者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圆分成4、8、16、32份,学生对拼的过程和结果,短时间一目了然,自然而然得出结论: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接时越接近长方形。即:圆可转化成长方形。
总之,让信息技术来辅助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定能使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农村教育的辉煌添光溢彩。
参考文献
[1]欧阳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1(9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