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解县域金融服务困局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解县域金融服务困局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九台市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中,农行吉林分行瞄准了“没人办”“贷不到”“办不下去”等制约环节,积极探索打通制度障碍的可行之策,有效解决了诸多农村金融服务的困局

2014年初,通过对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吉林省九台市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该试验区农村金融正步入需求和供给同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认为,要想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必须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改革试验区金融服务框架基本形成

九台市是全国最早6个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也是东北三省唯一的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该试验区2012年12月获得国家批复;2013年3月1日正式启动和揭牌。两年来,九台市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各级政府和农行等金融部门支持下,结合农业发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大胆开展金融制度、产品和服务创新,初步形成了“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支点,以扩大信贷资金投入为目标,以增强惠农保险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改革模式。

(一)扶持培育多种类型金融机构。试点前,九台市有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农发行、邮储银行、九台农村商业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设有网点119家,其中乡镇网点55家。与绝大部分试点地区相同,改革中,九台市政府完成了村镇银行的筹建及网点增设工作,组建了龙嘉村镇银行并增设4个分支机构,实现了重点区域全覆盖。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模式也初步建立。目前,九台市已成立诚通、丰元、金联、农商、浴乐、商信等7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增至1.4亿元。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和当地农民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对拓宽农民资金理财渠道,解决农村资金外流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7家小额贷款公司和城市商业合作社采用基金池的形式相互担保,共有成员113户,入股资金2200万元,贷款余额540万元,全部投向种养殖业、特产业、蔬菜、林果和苗木种植,成为农行、农商行小额贷款的有效补充。

(二)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下乡进村。为满足农民小额信贷需求,两年来,农行九台市支行等金融机构配合当地政府开展了农村社会信用评级,在全市建立起农户信用档案13万户,其中通过采集和录入档案信息8万户,占比61%,成为吉林省县域信息采集面最广、农户建档最多、内容最齐全的县级市。在此基础上,农行还创新性地推动“三农”服务,通过设立24小时自助银行、布放智付通转账电话、增加个人网客户数量实现金融服务下乡。目前,九台市18个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已设立40个24小时自助银行,其中,农行在8个乡镇开立了24小时自助银行,在乡镇所在地及行政村布放智付通260部,基本实现了全市乡镇的100%覆盖。

(三)探索尝试助农融资担保服务。2012年以来,九台市财政出资建立了九台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相对比较大额的农业贷款提供了担保服务。同时,全市已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1家,资本金6800万元。到2013年末,该担保公司累计担保2182笔、贷款规模5.63亿元,其中种养户贷款1330笔、贷款规模3660万元,户均贷款接近2.7万元。为围绕城镇化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九台市政府还探索开展了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前期准备工作,2014年争取在空港新城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开设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农村房屋、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农村产权交易抵押贷款服务,努力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对此,农业银行将抓住这一契机,抢占先机,以服务试验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发展为目标,提高县域支行综合竞争力。

改革试验区金融服务困局有效破解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一直是金融领域的薄弱环节,也是政府支农服务的短板。农行在九台市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中,正是瞄准了“没人办”“贷不到”“办不下去”等制约环节,积极打通制度通道,探索解决了诸多金融服务困局。

(一)通过解决机构少、产品缺、无服务的难题,盘活了信贷供给源头。在九台市,农行仍是农民和涉农企业信贷的主渠道,约占农户贷款规模的65%,发挥着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两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农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了进一步简化手续的“好时贷”“易贷通”“直补保”等小额信贷产品,在乡镇设立银行网点。目前,九台市100%的行政村已设立了村村通转账电话,农行还在大的乡镇安装了ATM,特别是充分借助在行政村设立的“惠农服务点”,宣传农行信贷政策,为农民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据统计,2013年,仅农行九台市支行就通过“惠农服务点”为1.6万户农民办理支付结算3.5万笔,金额1660万元。

(二)畅通信贷交易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针对小额农户贷款周转快的信贷需求,农行九台市支行还不断建立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向不同信用等级农户提供1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据九台市金融办统计2013年全市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为3.8万户,其中得到贷款的农户为3.6万户,贷款满足率达90%以上。2013年试验区内部分农民利用土地经营权作抵押,通过产权交易中心出具他项权证,获得农行贷款7035万元,有效解决了生产中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三)通过适当财政奖补或建立风险补偿,调动信贷支农积极性。为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投放量,2013年九台市政府从财政拿出400万元作为农业发展基金,一是支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二是用于对新增存款用于地方建设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农业贷款收益补偿、农村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其中,向兴隆镇信用体系建设投放资金40万元、奖励九台市诚通小贷公司等3家小额贷款公司50万元、奖励农行等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收益补偿80万元、农户贷款贴息补助65万元、农行等金融机构风险补偿30万元、试验区机构建设15万元。农业发展基金的使用,促进了试验区相关项目的开展。据统计,到2013年,九台市各项贷款余额达79.9亿元,存贷比为5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8.5亿元,比2012年的26.3亿元增加了2.2亿元,占比始终保持在36%以上,农户贷款占10%以上,农行各项贷款投放比例始终居首。

改革试验区为全国积累了经验

目前,九台市已初步构建了区域范围内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框架,一些经验更是值得总结。

(一)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互为支撑。九台市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成效集中体现到一点,就是信贷资金从净流出的“抽水机”现象,转变为净流入的“加油站”效应,这为九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由于九台市经济发展底子薄、水平低,金融创新超前与产业发展滞后并存的现象短期内仍难以消除,一定程度影响到农村金融创新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培育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特别是培育和释放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金融需求仍是当务之急。

(二)坚持市场化运行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政府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对相关农村金融服务给予适当的奖补,对发生的风险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偿,这是九台市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中的主要角色。而对产品创新、信贷投放等业务工作,完全由金融机构和贷款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自主选择、自负盈亏,实行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政府不搞拉郎配,不下达指令任务。

(三)农业行业部门全面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农业金融跨金融与农业两个领域,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农业和金融两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实现金融与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九台市根据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需要,政府成立了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农业部门也是重要的参加单位,按照职责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加快实验区金融改革的建议

随着九台市农村金融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仍是政府和金融机构面临的新挑战。对此,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省级政府和农总行应根据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实际,完善现代农业行业政策和细分领域信贷政策,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如饲料加工、棚膜经济、种养殖业加工等涉农产行业信贷政策;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农业特点,出台粮食作物核心生产区,玉米、大豆种植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等区域性信贷政策。鼓励当地农业银行围绕归家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布局及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认真分析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农业重点产区、重点加工区和商贸流通区的信贷政策需求,制定一揽子差异化的试验区信贷政策。

(二)下决心解决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金融服务问题。九台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两年来,农业银行对试验区小规模家庭经营农户的临时性生产周转贷款给予了较好支持。但一些种养大户、农民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型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恰恰是反映“贷款难、贷款贵”最强烈的群体,随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这一矛盾将越来越凸显。金融机构应从其面对的没有抵押物导致贷款难入手,探索财政担保、产权抵押担保贷款产品;从其面对的贷款费用高入手,研究出台贴息或担保费用补贴等政策。

(三)单独制定信贷规模政策。随着试验区改革的深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对此,总行应尽早研究对城镇化贷款单独安排信贷规模的政策。探索能否以高于全行平均增速的标准,对金融改革试验区内的民营、小微企业单独配置信贷规模、经济资本和财务费用,增加对试验区内开发区、县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可统筹考虑新“三农”与城市板块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农行支持建设的九台市空港万户新区项目

图 > 农行吉林九台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