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怎样使议论文的结构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样使议论文的结构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了解,在今年福建省25万多名普通高考考生中,约18%的考生作文成绩在42分以下,40分-49分的考生占67.75%。很多文章结构混乱,缺少分析,从而导致作文“杂文化”和“幼稚化”。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过渡及析理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让文章结构凸显,抢人眼球。

穿针引线――巧过渡

过渡,是文章的基本要素,巧妙的过渡会使文章思路清晰,承接自然,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同时让阅卷老师轻松地捕捉文章脉络。因此写作时要在此处下功夫,如将过渡性语句放在段首或段末,或独立成段。以下具体列举几种过渡性语句:

(一)由物及人(或社会生活现象)的过渡句,如:

1.物犹如此,身为万物之灵长的人亦然。

2.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难道不更应该……

3.自然界如此,人世不也是这样吗? (或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

(二)引入历史事例的过渡句,如:

1.中国历史,浩浩汤汤。纵观历史,蓦然发现,凡是名垂千古之士,都能做到……

2.中国历史, 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兴盛昌隆, 也历经了时代更迭的兵荒马乱, 在这厚重的历史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他(她)就是……

3.打开厚厚的史册,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

4.漫溯一道道历史河流……

5.睫毛拨开云雾,瞳仁洞穿千古……

(三)转系现实社会生活现象的过渡句,如:

1.时过境迁,如今的……

2.反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

3.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更……

(四)结尾收束,转入反思,卒章显志,如:

1.掩卷沉思,整理心灵碎片,脑海中……

2.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

3.滚滚历史长河,悠悠中华古国,处在 21 世纪路口的中华民族……

4.溯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

如果能在行文中运用诸如以上的语句,文章的思路就会清晰不少,如今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就巧妙地运用了过渡语句:“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有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奇迹,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其他高分作文,也无一不显示出过渡巧妙、结构清晰的特点。由此可见,巧妙地设置过渡句对优化议论文体的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深挖细掘――明析理

有的议论文之所以流于肤浅,常常是因为其引出论点之后就直接举例,而忽视了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因此即使论据选得不错,也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

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因此要懂得在显眼处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使其与论点产生必然的联系。以下具体列举几种方法:

(一)探因分析法

此法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沿着“为什么”的思路,探求根源,由果溯因,使内容逐步深化。

具体操作时可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何以……究其因是……”等。

(二)假设分析法

此法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分析如果材料中的某种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若所举例子是正面的,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若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进行假设。

具体操作时可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如果(试想、倘若、假如)……不……,那么(就会)……(或:那么他怎么能……呢?)因此(由此可见)……”等。

(三)意义分析法

即在举出实例之后,深入分析,由小见大,指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影响或危害。

具体操作中可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从……中,发现……,感受到……” 等。

(四)归纳分析法

即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最后揭示要证明的论点。

具体操作中可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大凡…… ,无不……,因此可以说…… ”

当然,议论性文体还有多种结构模式和写作技巧,写作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强化训练】

白居易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叹野草生命力的顽强;范晔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称誉草历经考验的韧性。但同时谁也不能否认,草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深扎土壤的根。

请以“根壮草才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议论文。

【佳作展示】

根壮草才美

安溪梧桐中学高三 李培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只有深扎土壤之根,才有茂盛参天之势;只有永不枯涸之源,才有百川归海之状。表象的成功是内心不懈奋斗的成果,只有真正富有的内心修为,才能拥有无可替代的外在魅力――根壮草才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方优雅的舞台,一架三角钢琴,一张椅子和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台下一片沉静,仿佛这是神圣的宗教仪式,所有的信念都“驻足”于那缓缓流出的天籁,音乐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山洪暴发。十指在黑白键上跳动,狂放不羁,却不失优雅。他就是郎朗,他的音乐才华人所共知,他却从不相信天才之说。正如爱迪生所言,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他亦深有感触:娴熟的弹奏技巧背后是每天十小时的练习,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若不是那炼狱般的磨砺打下深深的根基,又何来这天才的光环和绕梁三日的不朽音乐呢?只有坚实的根基才是成功的秘诀。(假设分析法)

不信?就看看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大卫》之所以仍是传奇,是因为他近乎自残地扎下了艺术的根基;再看看达・芬奇,在尸体解剖室一住就是两三天,只为研究人体结构,使自己的画更能表现神韵,最终才有了《最后的晚餐》震撼问世。

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于扎实的功底,因为他们懂得草欲美离不开扎实的根。(归纳分析法)

可是如今呢?物质充盈了,许多人也变得浮躁了,根还没有扎稳,便急着招蜂引蝶,这样的植物是熬不过春寒的。(过渡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现象)2010年春晚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王菲和小虎队的复出,即使时光流逝,人们还是感叹经典的生命力。相比之下,那些靠选秀和网络自嘲而红极一时的人,即使称“哥”唤“姐”,也终究是未深扎根于土壤的小草,终会因寒风来袭而销声匿迹。

维根斯坦曾言:我们贴在地上行走,不在云端跳舞。没错,只有脚踏实地,将根深深扎入土壤,让内在的修养成就外在的魅力,才有资本在任何时候都傲雪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