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批评小人物 拍图有讲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批评小人物 拍图有讲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都市报素以“批评报道频繁”著称。一则是读者看后感觉针砭时弊,直抒胸臆,可读性强;二则记者采访积极,此类稿子备受编辑青睐,发稿“命中率”较高。在目前的批评报道中,尤其是“有瑕疵小人物”批评报道比较多。如何在做好批评报道,给阅读者以借鉴和启发的同时,保护这些“有瑕疵小人物”的合法权益,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思考和注意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批评报道对“有瑕疵小人物”的影响

新闻图片在报道过程中,一般是把被拍摄对象在新闻事件中表现最原生态的“瞬间”拍摄下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在“有瑕疵小人物”批评报道中,把“小人物”不恰当的言行举止通过相机镜头“瞬间定格”,刊发在报纸上后,新闻图片较文字报道更具“杀伤力”。

“小瑕疵”被放大。在生活中,“有瑕疵小人物”可能会因为一时或一事不恰当或过激的行为,对社会或他人造成伤害而成为报道的对象。一旦被媒体“曝光”,这些“小人物”的“小瑕疵”就会被放大,图片刊发后可能会对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

“小瑕疵”成笑柄。当前信息网络传播十分迅速,覆盖面较广,大凡被媒体批评报道过的“有瑕疵小人物”,很快就会在网上被广为传播,成为大家的笑柄,对其以后的工作影响较大。

亲朋好友遭指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批评报道刊发后,舆论的指责和压力,还会连累其亲戚朋友,甚至给他们带来心理障碍。

心理上产生阴影。被批评报道的“有瑕疵小人物”,也许当时是一时冲动,过后可能很后悔,但是为时已晚。舆论的压力,周围人们的指责,会给那些“小人物”造成心理阴影。

转换拍摄手法,镜头定格温情

在“有瑕疵小人物”的批评报道中,作为摄影记者,虽然对不恰当言行举止义愤填膺,但也要为他们以后的生存状况多些温情、多些宽容,做到“镜下留情”,拍摄新闻图片尽量避免对他们造成影响和伤害。

巧用前景,遮挡主角。在批评热线的报料中,警情热线较为突出。主要反映的是当街小偷小摸、夜间盗窃、打架斗殴、吸毒、酒后醉驾等线索,而且当事人会被带到所辖派出所。针对这种情况,在拍摄图片时,采取运用前景的拍摄方法,遮挡他们的面部和身体特征明显的部位。图片刊发后,不易被人辨认,这样对他们的“隐私权”就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巧用聚焦,虚化主角。如2009年8月20日,笔者接到线索,举报郑州某小区内,许多居民在公共绿地内种蔬菜、养鸡,使小区公共绿地变得乱七八糟。在一家居民的门前,他们种的辣椒长得特别茂盛,笔者过去和他们套近乎,边聊天边拍摄。在拍图片时,将长势喜人的大辣椒作为聚焦的中心,虚化了主角――坐在旁边的居民,这样就看不出来是谁家在种菜。第二天,图片刊发后,对该居民的生活没造成影响。

巧用背影,淡化主角。新闻图片中,以拍摄背影的图片报道较少。但是为了不侵犯隐私权,以背影来作为图片前景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拍摄方法。如大河报记者杜小伟拍摄的图片《一车瓜不慎落地百人一哄而上,不该发生的“瓜分”》,是2009年8月23日,一辆装有20多吨南瓜的货车不慎翻入京港澳高速715公里处路沟,满车南瓜散落地面。附近上百村民蜂拥而来,不顾民警劝阻,哄抢落地的南瓜。作者在拍摄过程中比较注意角度的选取,将镜头对准这些人的背影,拍下了他们奋不顾身跳到南瓜堆上,身挨身,人贴人,埋头抢南瓜的场面。那种专注、那种投入、那种肆无忌惮,在让读者感到可气又可笑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这些“有瑕疵小人物”。

巧用俯拍,难辨主角。如《大河报》2009年10月28日头版刊发的大图片《家族诈骗团伙,自编“教材”行骗》,报道的是郑州市中原公安分局端掉一个用假灵芝泡散酒制成“苗家追风药酒”、用跌打丸冒充“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家族诈骗团伙。这个15人的家族团伙中多为年轻人和孩子,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权,本报记者李康站到桌子上面,采用俯拍的手法,图片中尽量隐去他们的面容。由于采取了“温情”拍摄,这张图片在第二天《大河报》头版得以大幅刊发。

巧用环境,“淹没”主角。环境的应用,对新闻图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有瑕疵小人物”的批评报道中更是如此。充分运用镜头语言来表现大场景、烘托环境、突出环境,就可以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图片中的环境上,从而使“小人物”淹没在大环境中,显得非常渺小和无关紧要。如本报刊发的报道《淹了,又淹了》,是2009年8月17日,郑州市经三路与北环路交叉口,由于大雨,雨水排不出去,路面积水成河轿车“趴窝”,一些人动起了“推车收钱”的点子,虽然价格较高,但生意火爆。画面中,笔者以积水为前景,拍摄了宽广的“河面”,忙于“挣钱”的推车人在整个画面中仅为配角,几乎看不到面部。

妥善处理纠纷,化解各种矛盾

细阅报道,化解矛盾。批评报道图片见报后,作为摄影记者就要认真阅读批评报道,做到心中有数,要找出自己拍摄图片的理由或依据,便于及时说理,化解矛盾。

以诚待人,取得谅解。如果由于疏忽,拍摄图片时没能很好地保护“有瑕疵小人物”的隐私权,图片刊发后,被人误解。作为拍摄者就应诚恳地向当事人解释清楚,以取得被拍摄者的理解和原谅。

因势而变,方法灵活。如本人在一次拍摄批评报道中,图片中没能给拍摄者做一些技巧处理,后来这位被拍摄者托人表示了他的不满情绪。笔者就主动了解被拍摄者的喜好并与其联系,聊其兴趣爱好,从而转移了他的情绪,消除了不满。

晓之以理,义正词严。在批评报道中,也有极少数的被拍摄对象,对其图片被刊发报道,无理取闹。针对这种情况,摄影记者就要晓之以理,必要时要义正词严,甚至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有瑕疵小人物”批评报道中,作为摄影记者拍摄图片时要多些宽容,尽量不暴露这些“小人物”的隐私权,用图片架起一座座爱心的桥梁,让大家在善意的批评中扶正鞭恶,引以为戒,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一份责任和力量。

(作者为大河报摄影部记者)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