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植物种植与养护在遗址公园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植物种植与养护在遗址公园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遗址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随着人类对遗址保护逐渐地重视,如何协调好遗址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当下一个热议的话题。遗址公园是众多遗址保护模式中较为受关注和青睐的保护模式,它集遗址保护、环境美化、休闲娱乐为一体。

关键词:遗址公园 景观 植物种植养护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一、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规划

1、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的概念是将一般城市公园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这个名词己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此尚无权威性的解释。鉴于此笔者在总结不同学者做出解释的基础上,将遗址公园解读为:以保护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前提,合理利用遗址景观,结合其它景观元素营造出遗址所承载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从而创造出集文化、科研、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开放空间,并积极融入到城市或区域生态绿地系统中.

2、植物景观与植物景观规划

1)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是指发挥自然存在的植物个体、植物群落的观赏特性,通过人们直观的视觉效应,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植物景观也包括人工运用植物题材创造景观。

2)植物景观规划

植物景观规划是指选择适宜树种,运用各类园林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形体、色彩、线条等自然属性,结合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从而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使得园林在满足人们观赏游览的同时,实现生态、文化、社会以及景观等综合效益.

结合以上对遗址公园与植物景观规划的概念辨析,笔者将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解读为:以遗址保护(包括遗址本体、遗址格局、遗址周边环境风貌)为前提,以遗址文化展示为目标,通过选用富含遗址文化的乡土树种,以规则式配置手法为主,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从而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植物景观,并获得相应历史信息与文化教育的功能。

3、植物造景理论

1)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是指选择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植物,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植物配植方式,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属性,构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画面,让游人能够享受视觉盛宴。

2)植物造景理论应用

a.植物营造观赏景观

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决定了植物素材是造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中,合理运用植物素材,不仅能够起到保护遗址安全的作用,而且可以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如陵墓遗址公园内帝后陵遗址,采用行植、列植方式在遗址本体四周种植常绿性松柏类树种,不仅可以保护遗址本体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创造出帝陵空间庄严、肃穆的氛围,从而将植物景观与遗址景观很好的联系起来。

b.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

植物的季节特性决定了植物配置形成的空间景观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不同季节性植物的配置会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效果。因此,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规划时,在保护遗址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栽植,形成四季特色的植物景观,结合遗址景观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

c.植物的衬托对比作用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元素,它具有优美的曲线和柔软的质感,与遗址公园内人工硬质景观(如遗址本体景观等)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形象地衬托出单纯而枯燥的硬质景观形体,两种元素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遗址公园和谐统一的整体景观。如遗址公园内运用常绿树种采用行列植方式组织遗址本体周边的植物景观,它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保护遗址的安全性,而且还缓解了遗址本体景观的枯燥乏味的感受.

d.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自然属性,让游览者在欣赏景观的同时,能够通过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对比产生丰富的联想空间,体会造园者所要抒发地某种情感,或想要表达地某种意境。如竹,因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的品格,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

图:园林植物文化及象征意义

二、相关植物的养护

1、 灌溉及排水

新建园林绿地, 应及时灌溉和排水, 全年都应注意水分的管理。只有适宜的水分条件园林植物才能良好的生长; 涝时对于植株不利, 轻则生长不良, 重则死亡; 旱时植株生长也不利, 轻则枯萎, 重则枯死。“水少是命, 水多是病”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大苗大树, 为保证成活和生长, 应经常灌溉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 并视情况向枝干喷水, 特别在干旱和少雨雪的地区。。浇水的原则是:“一次浇透, 定期浇水。”绿地的排水同样重要, 绿地边应挖好排水沟, 做好排水的管理工作。

2 、施肥

园林绿地上栽植的各类植物要施肥, 因为这些园林绿地上生长的植物, 在栽植点生长多年甚至要上百年, 而每种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大同小异, 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有限的, 即使在肥力很高的土壤内, 也不是取之不尽的。同时城镇土壤又不能像森林、山地土壤那样, 进行树木与土壤之间的肥力自然大循环。而城镇绿地为了美观和卫生, 大量的枯枝落叶被打扫运走, 不能回归到生长地的土壤中, 而且很多城镇绿地土都是建筑垃圾堆积而成, 只有表层是种植土, 土壤逐渐贫脊、恶化,最后丧失土壤的生产力。可定期向土壤中施肥, 既补充营养、改良土质, 又能长期的维持土壤的生产能力。此外, 只有通过施肥植物才能生长良好, 花繁叶茂, 充分发挥观赏效果与调节小气候的能力, 使园林绿地的绿化和美化作用提高。

3 、中耕除草

通过中耕, 能使土壤表层松动, 使之疏松透气、保水、透水和增温, 利于园林树木的生长。除草可以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特别是新栽植的乔灌木或浅根性树种利于生长, 同时除草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清除了病虫害的潜伏处,以及保持绿地的整洁和园容。

4 、自然灾害防御

自然灾害对于园林植物生长及树体外观易造成巨大的影响, 应及时对园林绿地所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和防治。自然灾害有风害、日灼、冻害等。如在多风地区, 树木常发生风害, 出现偏冠和偏心现象, 偏冠会影响树木整体形象, 偏心的树易遭受冻害和日灼, 影响树木正常发育。春天的大风, 易使树木干梢干枯死亡;春季的旱风, 常将新梢嫩叶吹焦, 缩短花期。夏秋季沿海地区的树木又常遭台风危害, 常使枝叶折损, 大枝折断,阵发性大风对高大的树木破坏性更大。遭受日灼, 树皮变褐, 枯死, 片状脱落。

5、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蘑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锥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

6 、防治病虫害

园林树木种类繁多, 集栽或列栽, 为各种病虫害提供了生活和繁殖的场所。园林绿地是游人云集赏玩的佳地, 树木一旦发生病虫害后, 生长不良, 降低绿地的质量, 直接影响观赏的效果和绿化功能的发挥, 特别是大量的害虫发生时, 令人望而生畏,游人驻足。另外, 园林树木已渗入群众生活之中, 城市各个角落都有树木生长, 因此, 病虫害发生, 也影响到环境卫生、市容整洁和群众生活。所以防治病虫害是园林绿地养护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对于保护树木生长, 保持良好景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保护并合理利用遗址己逐渐成为大众的共识,遗址公园的建立除了能够有效保护遗址本体的安全性之外,还能够起到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作用,而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更能够将遗址保护与旅游观光完美结合起来,使得游客在欣赏丰富的植物景观的同时,能够对遗址所承载的特定历史文化信息有所感、有所悟。

参考文献:

[1]苏伯民.国外遗址保护发展状况和趋势[J].中国文化遗产,2005, (1) :104-107

[2]丹,李雄.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2,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