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郴州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郴州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产业,并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科学判断和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方向至关重要,是实现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将决定区域未来的产业层次和在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因此,分析了郴州市战略性新产业的发展基础及主要制约因素,对郴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域选择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郴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43-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科学判断和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方向将决定区域未来的产业层次和在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郴州实现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建设郴州对外开放的制高点,也是郴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郴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 郴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

1.交通区位条件良好

郴州市毗邻珠三角,是湖南的“南大门”,辖两区一市八县,2009年总人口473.86万,土地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郴州地处纵向“珠三角—长株潭”和横向“闽三角、海西经济区—大西南”两条经济带的交汇腹地,是华南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关联的重要通道和节点,是湖南扩大开放的前沿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具备建设开放型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缘条件。同时,郴州交通条件便利,位于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上,武广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国家规划中的东西向高速铁路也将通过郴州。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构成互通的交通网络,有利于郴州由交通节点城市迈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城镇化进程加快,“南延东进、西扩北提、东进优先”战略扎实推进,“一体两翼三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武广新区一期、香雪路、郴资桂大道、相山大道、青年大道以及一大批背街小巷等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了建设或改造,郴江河、燕泉河、同心河等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市体育中心、市演艺中心、五岭广场改造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武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48公里,全市达到102公里;净增发电装机156万千瓦,全市发电装机达到376万千瓦;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6 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7.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城镇规模扩大,经济辐射带动、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率由2005年36.8%上升到2010年42.36%。郴州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3.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1.6%,2010年突破1 000亿元大关,达到1 081.8亿元,超过规划目标100亿元,人均GDP超过24 000元,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 178亿元,超过规划目标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 500亿元,超过规划目标3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350亿元,超过规划目标3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亿美元,超过规划目标7亿美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17.1:47.5:35.4调整为11.7:54.9:33.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能源、新型建材、医药食品、机械化工等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规模在省际区域领先,经济效益最好。

4.高新技术产业群初具规模

近些年来,通过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培育,全市已形成以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比如,以郴州高斯贝尔数码科技、郴电科技、金帮光电科技等领头的电子与信息行业,2009年实现总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17.07%,发展居先;以钻石钨、金贵银业、柿竹园有色金属等领头的新材料,2009年实现总产值近150亿元,同比增长10.82%,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比重达79.95%,所占比重最大;新能源与节能领域实现总产值5.12亿元,同比增长3.76%;先进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21亿元,同比增长1.35%。

5.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加强

经过几年来对科技的重视,郴州市已培育了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市级研发中心,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上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如由郴州高鑫铂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合成DCB用微晶铂炭”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省级成果鉴定通过,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由郴州钻石钨有限公司与柿竹园有限公司承担的“钨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专项,突破关键技术29项,获专利授权11项;由郴州高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性能移动通讯手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获得发明专利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在内置天线和集成电路主芯片的应用开发上有重大突破。

(二)郴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1.科技人才缺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郴州市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还具有郴州市的特点。一是人才总量少。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23.5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8.33%。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占62.87%)、卫生(占20.8%),工程技术(5.54%)、农业技术(3.44%)、科研专业技术人员(0.06%)。三是高层次人才少,具有从事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人才更少,导致部分企业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差、人才难引进等恶性循环局面。

2.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体系建设不健全

2009年,郴州市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虽然大幅增加,但仅占财政支出比例的0.11%。全市规模以上企业924家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142家,占全部企业数的15.4%,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0.14万人,R&D经费支出0.76亿元,仅占全部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0.37%。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开发附加值高效产品,无法推动产业升级,并且企业创新力不强。目前,郴州市仅有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0家市级研发中心,与长潭珠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也与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3.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问题比较突出,持续发展压力增大

全市因矿山开采造成地表沉陷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其中全市9个采煤沉陷区面积达109.42平方公里,涉及6个县市区、36个乡镇、81个行政村,影响了23.3万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相当数量的居民需要搬迁或异地安置。因矿业活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 29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7%。全市矿山废渣累计堆存量已上百亿吨,约占工业废渣贮存总量的98%。大量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砂造成河道淤塞问题严重。全市矿业废水2010年排放6 000万吨,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0%,部分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一些河流污染严重超出自净能力,生态功能基本丧失,部分饮用水域水质安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其中陶家河流域两岸共7万多名群众因河流受到污染导致饮水困难;一些地方由于长期引用受污染的河水灌溉耕作,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丧失了耕种功能。全市共有7.6万亩基本农田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市18个主要矿区因受历史上长期无序开采影响,往日的青山绿水如今已面目全非。

二、郴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

(一)电子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郴州市己经形成了一定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以高斯贝尔、华录数码为核心的数字视讯,以冷杉空调、晶派电子为核心的节能环保电子,以金箭焊料、西河铅业为核心的电子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其辐射性强、吸纳劳动力多、附加值大的优势逐步显现。今后,郴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依托高斯贝尔、华磊光电、台达电子、华录数码、峻峰实业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消费类整机、光电子、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卫星接收终端设备、高清数字电视、3G手机,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

(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装备制造业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的脊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进步水平以及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郴州以卫星接收终端设备、高清数字电视、3G手机、数控机床、富士电梯和筑路机械制造等为发展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依托传统产业优势迅猛发展,为郴州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应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龙头,以郴州数控机床、富士电梯和筑路机械制造等为发展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扶持嘉禾数控机床制造产业,支持巨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大爱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利民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和筑路机械厂等企业发展,做大数控机床生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其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新投资项目落户郴州,加快实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三)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电网等未来产业的需求与应用紧密结合,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郴州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优势明显,新材料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今后应以郴州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发有色金属催化剂、添加剂、超导材料、抗菌材料、电子银浆、银基触头材料和银基钎料等有色新材料;以石墨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发以锂电池负极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储能材料。着力打造以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及相关开发园区为核心的有色新材料基地,以杉杉科技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为核心的先进储能材料基地,以整合鲁荷太清矿区石墨资源和石墨深加工为依托,推进桂阳100万吨石墨加工城项目建设,打造中国最大石墨产业基地。

(四)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也是成长性最高的行业之一。要巩固提升郴州生物药材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学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制药、生物工程药物、基因疫苗、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等,引进一批生物工程、医药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扶持华润三九等一批龙头企业,引导现有制药企业在郴州设立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门类相对齐全、特色相对明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五)新能源产业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发展战略,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核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新能源产业已从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世界能源发展向低碳、高效、环保方向转变为大势所趋。积极围绕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发挥郴州煤层气、太阳能、地热、风能资源、核能资源等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政策,着力改善能源产业结构,提升能源产业的发展质量,大力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清洁替代能源,积极发展生物发电、垃圾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锂电池和石墨电池。发挥调峰调水功能,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六)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切合推动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郴州的需要,有利于缓解郴州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和产品,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与节能建材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高冶炼废渣、尾矿、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初步形成矿山采矿、冶炼行业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环境治理,大力发展“三废”治理产业和环境服务业;以工业余热利用和热电联产项目为开发重点,实施电机节能工程、锅炉综合节能改造、余热回收节能技改等节能工程;加大推广节能设备的使用。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综合利用大型企业;发展一批拥有技术特色优势、为大型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服务的小型环保企业。

三、郴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健全体制机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障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期发展一定要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引导,靠健全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发挥好政府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和部署,明确总体工作方案,研究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相关措施。其次,要深入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调研,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大举措,集思广益,充分论证,探讨郴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第三,要根据国家产业方向的新要求和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调整现有涉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使之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制定规划、财税、科技、金融、土地、人才、工商、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郴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拓宽研发资金的来源渠道

投资一直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只有以快速增长的资金投入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郴州市将大力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政策,大幅增加专项财政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鼓励企业产品更新、工艺升级和功能提升,重点支持和引导一批传统骨干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或新办企业,按技术设备投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鼓励企业品牌建设,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资格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探索股票、企业债券、私募基金和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融资体系。

(三) 加强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可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命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着力点在于突破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郴州市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并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是缺乏核心技术。因此,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逐步告别单纯的跟踪模仿和引进替代的发展模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培植龙头企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条

龙头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起着引擎和领跑作用,需要积极地予以培植,力争形成若干拥有核心技术、产业链完整、带动力强的企业集团。因此,要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向市场化、国际化、规模化、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同时,围绕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提高整个产业的配套能力。以配套集群的模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现上下游衔接,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一是以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为基点,推动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支持关联产品和配套发展。二是瞄准技术集成的重大整机产品,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三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上下游企业在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全面整合,提高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程度。

(五)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打造产业基地

园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产物。郴州市充分发挥基地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等行业建设形成一批产业规模、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按照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高新园区集聚高端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重大研发平台和创新支撑平台。鼓励园区围绕核心技术、龙头企业和重大创新产品,促进新兴产业集聚,构建完整的新兴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约度和附加值。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内的项目,优先安排计划用地,采取“点供”方式获得用地指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污水处理、供热、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园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在新兴产业集中的园区,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六)加强人才资本积累,强化人才支撑

高端产业需要高端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郴州首先应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抓人才队伍建设。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引进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开发等创新人才及团队。同时,建立单个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科技孵化企业,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产业逐步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实施“创新培训工程”,建设科技型企业家人才队伍,帮助企业家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资助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收稿日期:2012-04-09

作者简介: 何湘波(1967-),男,副教授,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杨香军(1979-),男,讲师,从事福利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