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普世甘霖 第1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普世甘霖 第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林图志

获取财富与秉承信仰并不矛盾,重要的是如何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将财富在信仰的支配下导入合理的流通渠道,从而产生利国,利民的效应,并提升精神的修行境界。上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功夫明星李连杰的成名作影片《少林寺》使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更加出名。1987年,释永信从重病去世的行正方丈手中接过重任,执掌少林寺,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位被称作“CEO”的方丈史无前例地将市场运作与佛法的弘扬相结合,颠覆了一般人对僧人们封闭、苦修的传统印象。在释永信的操盘下,少林寺注册成立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办少林网站,寺院下属武僧团在全球各地进行商业演出,并用舞台剧的形式对少林功夫进行包装。2004年始,释永信成立少林药局和禅堂,药局的目标是恢复近800年历史的少林旧制和医宗传承;而禅堂恢复后,完全按照宋代仪轨集体坐禅,每年的禅七会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批“禅和子”。对于少林密传的《易筋经》和《洗髓经》等诸多武林绝学,进行了公开出版和网络传播,今年还成功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经过寺院的积极争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破旧的庙宇恢复了禅宗祖庭的宏大气势,使少林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扬。随着少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抢注商标的事情也接连发生,寺庙门前成为了一条商业街,街上假“秘方”、“假少林武僧”满天飞,使人们对少林文化产生了误解,为了避免少林文化的滥用,少林寺注册了272项相关商标。

释永信在很多人眼中不像个方丈,甚至不像个出家人。他带领着弟子常常走向人间,举办武术比赛,他自己也是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东西样样俱全,坐飞机也是家常便饭。释永信成为了佛教人士中第一个读MBA的人,政府奖励为旅游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其中之一就有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站在奖给少林寺的豪华大众越野车旁边,面对记者的询问,释永信语出惊人:“我希望明年能得更大的奖”。少林寺靠着稳定的门票、表演、香客捐献和不坠的名声,坐拥了惊人的有形,无形资产。这更引来了众多人士对佛教商化运作的强烈质疑,担心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会使被金钱所腐蚀,使得佛教教义发生扭曲。

人间佛教

60年前,星云法师从内地来到台湾,弘法的第一个所在地就是宜兰破败的雷音寺。在雷音寺,他率先给佛教界带来青年歌咏队,率先利用幻灯片等一切现代青年乐于接受的手段,开创了佛教现代化历史上的诸多第一。感恩雷音寺在他弘法利生道路上的价值,他拆除了雷音寺,盖了宜兰县最高最现代化的大楼,送给宜兰人以做教育,做社区事业。初八宜兰别院,用声光电模拟出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好似内地农村娶媳妇。台湾佛教界倡导“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星云法师可能是“两化”得最为彻底的法师。无论是欢迎晚宴,还是欢送晚宴,时尚的“佛光青年”们,都以他们的歌舞,震惊了初入台湾的学者代表的眼睛。除了充满时代元素的佛教歌曲,欢迎晚宴上,佛光山的俗家弟子还唱了首邓丽君的“夜来香”。佛教信仰在台湾的盛行,使得整个台湾差不多都变成了“人间佛教”的大道场。台北市长郝龙斌说,台湾八成居民有佛教信仰或者研究佛理。有台湾代表说,这与星云法师等人佛教现代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人生已入暮年的中央主席吴伯雄看来,“人间佛教”改造了台湾,升华了台湾人。

星云大师认为,佛教被看作是以众生为本的宗教,“人间佛教”主张家庭就是佛堂、社会就是道场,“人间佛教”提倡对人类的利益、福祉有所增进,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佛经中的教义和故事完全支持佛教徒入世、在现实社会中为人类的尊严自由与和谐而工作。只要能对国家、社会、民生、幸福快乐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诸如农场、工厂公司、银行等,佛教徒都应该去做。因为有钱并不可耻,贫穷才会招来罪恶。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阶层很少,中间阶层却相当庞大,这种“橄榄型”社会才是稳定或趋于稳定的社会结构。假如仍然处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状态之中,那么贫富分化所导致的阶级对立肯定会加剧“为富不仁”和“杀富济贫”并存,促使永无休止的阶级斗争,于国于民于生产力都极为不利,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愿意重蹈的覆辙。现代社会需要积极为善的佛教,通过信仰的戒持安化万民,赚取净财,规范经营,使商人以佛教的道德标准净化并提升人格。

感恩之地

慈济是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简称。43年前,青年时代离开富裕家庭皈依佛门的证严法师,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信念,于台湾花莲县创立了慈济。感恩于“善的循环”,日积月累的慈济,已涉足慈善、医疗、国际赈灾等志业。

二十余年前,证严法师目睹花莲人有病难医的窘境,发愿要为这个台湾最为贫苦的县域,募集8亿台币,建造一所拔苦与乐的医院。那一年,花莲县的财政收入才1亿台币。几年后,起初怎么也不肯相信一个瘦小得几乎一无所有的比丘尼可以建一所医院的人们,面对花莲最为现代化的医院,不得不惊讶于大爱无边的力量。溜达于医院的各个角落,你看不到世俗医院的冰冷。那位从美国归来追随证严法师的院长说,他们能在短短几年里,就成为台北一流的医院,目前象这样的医院已经建了六所。这与一个不同凡响的理念有关:要让医院看上去不像医院。硬件上,他们设计了台北最大的素食馆,他们要让怡然自得的食客,传播他们爱的思想;软件上,他们有成百上千的义工,每天过来为病人洗脸、洗脚、唱歌跳舞。无论你多么富有,你有了捐赠慈济的念头,都得先来医院之类的道场,做服侍病人之类的事。在慈济人看来,行善,不能只是捐赠一笔钱。除医院一楼,还有一个静思书轩,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可以在里面看书、喝咖啡。静思书轩是慈济任一道场必备的设计。三年前,慈济在苏州落成的联络处,对外的称谓就是静思书轩,陈设了百余种记述证严法师言谈或者讲述慈济故事的图书。和台湾的各大山头一样,他们给世俗人等翻阅的出版物,没有深邃难懂的佛经,而是小学生都可以看懂的大众语文。尤其是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将“高僧只说家常话”演绎得淋漓尽致。静思书轩中还销售证严法师耕种收获的农产品。证严法师信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仅从不接受信众的供养,还将劳动所得捐赠给慈济的事业。

精神修为

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佛教并不承认万物由上帝主宰,万物也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法尔如是”的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性存在,非绝对独一的存在论。佛教的本质是寻求生命自我的解脱,是由人自我觉悟以达涅。佛教以宗教的立场而言,具有赋予生命终极关怀的意义,以人生的离苦为目标。因此,佛教哲学的价值不在于真理的论辩或理论的建立,而是着重于实用意义上的实践,寻求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对自身生命的升华、生老病死的解脱。佛教不但注重财富的正当取得,更注重精神的环保与修为,这就要靠人类净化本身的贪、嗔、痴三毒做起,了解世间万物都是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本着自利利人的精神,找到精神安住的场所。

一位名为“妙觉”的比丘尼走进了这个群落。她到江西省庐山东林寺,得到大力支持,僧俗18人带着3辆车10余万元的货物与之同行,走访了众多村落,给1200多患者送去了米、油奶等生活用品、每人100多元人民币以及念佛机、佛珠和佛书等。面对僧人,艾滋村的村民们十分感动:“政府的救助越来越多,我们其实也不缺吃喝,就是害怕,心里没有依靠,不知道该怎么办!师父们就从佛教的角度,当场对他们开释生死,讲心态平和,不偏激,不极端的重要……妙觉认为,“艾滋病患者既需要物质的救助,更需要心灵的抚慰,以消除其内心深处的怨恨和恐惧,而这正是佛教之所长。”起初,患者们坚决不许外人对他们拍照,但后来主动要求和法师们合影留念,尤其是,他们开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