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独具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独具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智慧,让现代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促进师生教与学的联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感受,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港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需将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作为重点来抓,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时空,给予学生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设计一些非唯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中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适时给予启迪、引导和帮助,这样教师的引导对话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就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 、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意境

文学艺术与音乐、绘画艺术有很多相通之处,读过白居易《琵琶行》的人都熟悉文中有相当优美的一段是专写音乐的,写得可谓形象传神、意境空灵,读后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对于人们情感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它对人情感的冲击是多么的强烈。音乐与文学的相通性,常常使我们“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翻开一部中国诗歌史, 我们看到的是文学与音乐的血肉相连,诗歌的美妙节奏与动人旋律达到了音乐的境界。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以音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诗”可以“歌”起来呢?为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如能配以相应的音乐,插入适当的图片,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有位教师在教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对甲、乙两个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对甲班按传统的方法,主要靠讲解和板书;而在乙班除了少量讲解分析之外,播放了《一剪梅》这首歌曲,插入图片,这样,学生兴趣很浓,气氛很热烈。通过音乐这个中介,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词的意境。其中,同学们兴致勃勃,说:“这样上诗词课,太好了,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比单调地讲有趣多了,我们简直都可以描绘出诗的意境。”过后,这位教师也让两班学生都用散文形式描绘这首词的意境,从作文中也发现,乙班同学描绘的意境要美得多,想象、联想也丰富一些,情感也要饱满得多。这个小小的试验也验证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三、巧设问题情境,激活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本身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轶闻趣事或直观影像,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能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如在学习《离骚》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们观看与屈原有关的电影,在观看后,有意提出几个问题:屈原为何要抱石沉江?他到底遭遇了什么难题?并要求学生从电影和课文中去寻求答案。学生们纷纷敞开心扉,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双向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巧置问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问的方法不一样,效果也就截然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善问。

四、搭设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课堂的舞台上,主讲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产生高效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不但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

如学习《孤独之旅》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出以下几个课堂教学目标: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围绕这些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尽量做到:学生能看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做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通过这样的训练, 能够使学生尽量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也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