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徐永君 勇攀紫砂艺术高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永君 勇攀紫砂艺术高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是一个既能“炒好土豆丝”,又能“备下饕餮美食”的实力派紫砂艺术家。

他的启蒙老师是徐建国,从艺期间,还得益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大师杨勤芳先生、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永良先生、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指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创新,他对紫砂壶的线条美感掌控得恰到好处,更不断地跟随时代,提升审美观。

他在说完自己的优点后,总会补充一句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就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涵溪居主人徐永君。

正是对自己艺术道路的严格要求,让徐永君勇攀艺术高峰,将紫砂壶的线条美发挥到极致。

线条之美

1987年9月,刚跨出高中校门的徐永君,还没来得及憧憬未来,迫于家庭条件的窘迫,选择进入紫砂二厂,学习做紫砂壶。

作为宜兴人,徐永君当时都不知道紫砂二厂的具置,好不容易边走边打听,到了厂门口,一扇其貌不扬的篱笆门,让徐永君顿时心凉了半截。

“那个年代,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做紫砂壶的。”徐永君直言不讳地说,“做个管理工作,或者当窑工,都感觉比做紫砂壶强。”

但徐永君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一旦他做出决定,就会坚持到底。

“既然学就好好学,一定要学出点名堂来。”在踏入厂门的那一瞬间,徐永君暗暗下决心。

进入厂里一年,徐永君凭借着独有的艺术悟性和扎实的文化基础,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唯一一个跟着师傅一起进入研究所的学徒。

徐永君善于运用线条来把控整体造型的艺术美感,他创作的紫砂壶透着独有的文人意境,古朴、隽秀、不媚俗。因此,徐永君的壶很早就受到市场的认可。

1990年,徐永君完成了他的成名作。

那一年,他精心创作的“流线回纹壶”入选香港锦锋公司举办的大型陶艺展,并刊登于《壶锦》画册上。要知道当时在宜兴,作品能入选,绝对是对作者创作水平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这把壶确实很不容易做”,徐永君回忆起当年的这件作品,也显得有些兴奋,找来铅笔,在白纸上随手边画边说,“壶嘴、壶把、壶身,甚至壶盖,所有线条都是贯通的。同时,线条是讲究韵律感的,不是单纯的贯通,而是有节奏的结合。”

就像弹琴一般,单个音符通过组合贯通,最终才能弹奏出行云流水般的曲子。除了整体的韵律感,徐永君还加入了细节处的创新。在壶盖边缘的平面上,加入了细密的回纹元素,让整把壶不失淡雅,又提升品味。

自我突破

“我们是碰上了好时候”,徐永君谦虚地说。80年代末期,有很多台湾人到紫砂二厂来订购紫砂壶。整个台北、新竹、高雄等,几乎挨家挨户的都是紫砂壶店。

精明的台湾人到厂里走一圈,就能看出来谁做的壶好。经常会有台湾商人私下找到徐永君,给他丰厚的报酬,让他做壶。

每天傍晚时分,一个清瘦的男人,都会飞快地骑着自行车,赶往太湖边。这个人就是徐永君,他家就在太湖边。

从紫砂二厂到徐永君家,至少有5公里,到家匆匆吃口晚饭,徐永君就坐到工作台前,开始紫砂壶的创作。那个时候,徐永君的壶供不应求,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紫砂壶不仅给徐永君带来了名,也给他带来了利。即使在90年代末,台湾经济不景气,紫砂壶遭受重创的时候,徐永君最少也能保持每年6~7万的售壶收入。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放弃紫砂,转做别的行业,但徐永君再次选择了坚守。徐永君并不满足于量,他经常琢磨,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将壶做得更精致,如何提升艺术美感和创新力。

“艺术创作要耐得住寂寞。”徐永君静下心来,着力于技艺的提升和思维的创新。

2004年,徐永君创作的“君子竹壶”荣获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茶具大赛”金奖;2006年,“竹韵壶”获全国首届《独一壶》紫砂精品博览会金奖……

慢慢地,徐永君的竹壶在业内颇具影响力。除了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每隔一段时间,徐永君还会到各地去做紫砂文化调研,了解紫砂行业中优秀工艺师的最新创作。

“张正中是学院派,他的壶在不脱离传统的前提下创新。范泽峰的创新也很有特色,他是有团队的智慧支持,前段时间的‘佛’系列颇具文化韵味。”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徐永君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研究,取长补短,希望在艺术创作上、市场模式上寻求更大的突破。

“太极提梁”,是徐永君最近的得意之作,“这把壶看着简单,但整体线条、弧度,非常难掌控。特别是提梁和壶身结合的地方,两边泥薄厚不一,如比例稍有偏差,就容易把提梁拉断。”徐永君说,紫砂厂有个老艺人,工艺精细,有人愿意出3~5万制作费让老人做太极提梁,老人都不答应。

传统的壶型,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具备现代的审美眼光。勇于接受新事物,为自己的每把壶设计防伪二维码;积极尝试跨界合作,把诗书画等文化气息浓郁的作品完美呈现于紫砂壶上……这些都是徐永君正在做的事。

如今已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徐永君,赞美的话已经听得够多了,他更愿意听藏友们推心置腹地说说,他还有哪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他们这些人甚至比我自己还了解我的作品。”徐永君说,有一位福州的藏友,不仅眼光高,对紫砂的爱好更是相当执着,每天都会关注紫砂的动态,会经常跟他交流探讨紫砂艺术。

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对于46岁的徐永君来说,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并不在于职称的改变,更在于达到艺术的巅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徐永君部分获奖作品年表:

2004年9月,作品《君子竹壶》在“2004年海峡两岸中国(福建)茶叶博览茶具大赛”中荣获金奖;

2006年11月,作品《竹韵壶》在“全国首届(独一壶)紫砂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金奖;

2006年11月,作品《高风亮节》在“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金奖;

2009年6月,作品《玉润壶》被青岛市博物馆收藏;2009年7月,作品《百福百寿壶》被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2010年10月,作品《母子情》在“第十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金奖;

2010年10月,作品《事事如意壶》被天津博物馆收藏;

2012年2月,作品《大度君子壶》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2013年3月,作品《思涟》在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举办的“2013年度最具收藏价值紫砂”作品评选中,荣获金奖;

2013年6月,作品《祥云壶》被宁夏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