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求阅读教学中的平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求阅读教学中的平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人文性”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文本的“精、气、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而我们的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努力追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平衡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不知不觉已经有十年了,它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从观念和意识上有了极大的转变,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全体;重视教材解读,尊重文本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

但是走进课堂,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在教学行为上也浮现出一些问题令人困惑。课堂教学变热闹了,但重形式的多而重实效的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了,但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少了;学生学语文的渠道增多了,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了,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却越来越被忽视了……我想,这个矛盾不仅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弄明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涵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寻找到阅读教学的平衡点。

1.读写结合,训练平衡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等。为改变“读写分离”的局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多老师提出要将练笔挤进阅读教学,体现“读写结合”。怎么理解“读写结合”中的“结合”呢?我认为不能单纯理解为阅读课上有“写”的练习就叫“读写结合”。真正的读写结合应该是阅读与写作训练的一体化,是阅读能力训练与习作能力训练的一种平衡。

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要抓住读和写的共同点进行训练。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活动。作为阅读教学,肯定要把文本“怎么写”的问题,放在一个至为重要的位置来加以对待。因为语文学习中,如果抽空了“言语形式”去教学,语文课就不能成其为语文课了。而写作之前的心理准备、材料准备、情感激发,都需要获得适当读的指导,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必须搭好脚手架,把文本理解、语言训练、口语交际、写作指导等环节用老师最为擅长的手段、学生最容易消化的方法揉合在一起。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写中促进思维,在写中学会转化语言。在《鸟的天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以榕树(或鸟儿)的身份向人们介绍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融入课文,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要逐步训练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更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从感性的材料中提炼观点,形成中心,从而为今后脱离范本,自我表达形成知性的判断。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望月》一文时,把文本解读成三大板块——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从内容上分解成三大块后,王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出写法特色的不同——“江中月”有散文的味道,“诗中月”有诗歌的味道,“心中月”有童话的味道。同时,在品写法的时候,王老师利用作者赵丽宏的原话,再次提炼出读法——“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立足“阅读本位”。第二课时,王老师立足“写法本位”,主要引领学生探究作者是怎么写的,让生明白“江中月”部分作者按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顺序写;先写景又写事,景物交融。其间,王老师还拓展了朱自清、贾平凹、斯妤的写月片段,引导学生品读赏析,然后让学生写自己心中的月,读写结合,把学生带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2.顺学而导,习得平衡

当前一些教师误解了“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上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整堂课学生信马由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把课堂时间,课堂主体全交给了学生,却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是获得了学习的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教师的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增加灵活度,要在自主和主导之间寻找平衡点。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的生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习得”,就能让语文课堂蓬勃向上,灵动智慧。我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引导学生看板书,从大娘、小金花、大嫂,这几位亲人的性别上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谈到了朝鲜青壮年男人都去当兵打仗了,有的学生谈到战争是要死人的,朝鲜的男人们也许都死在了战场上,进而我又进行了情感升华:孩子们,战争让母亲失去儿子,战争让妻子失去丈夫,战争让孩子子失去父亲,为了这场维护正义,争取和平的战争,我国有14万志愿军战士的英灵就长眠在了朝鲜这块土地上……学生在体会到战争残酷的同时,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键在教师的“导”。“导”的功用在于使学生知识情感自然连接,由学习知识到发展能力顺利过渡。所以,当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时,教师的“铺路搭桥”就成了顺学而导的关键。

3.适度拓展,课内外平衡

语文学习离不开文本,我们教师应结合编者用意去理解文本、用好文本,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拓展文本,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舞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同时,语文学习必须处理好文本学习与其他学习资源的开发,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小语教材中的常识性课文内容丰富,从动植物知识到天文地理再到现代科技;文体多样,从儿歌童话到科普小品再到比较典型的说明文。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一要注意其特点,二要关注其作为语文课文的共性,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以及知识所折射出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在有效拓展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拓之有度。如果分析讲解过多,知识拓展过滥,语文课就会成为科学课,成为说明方法的专题讲座,学生则会成为知识的容器。其次,教师要注意拓之有法,可采用写作型拓展,即仿写,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某一典型段落或句式,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写一写。比如,《鲸》一文中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了鲸重、大、长的三个形体特点,课后教师就可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积累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形体特点。教师也可采用活动型拓展,将拓展与读书会、演讲会、手抄报、图片展、知识竞赛、观察实验等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课内外学习的平衡,落实大语文教学观。 

只有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体验的审美乐园,让语文教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存,让语文教学拥有文化品位,才能保持阅读教学的平衡,创造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