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当好出镜记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当好出镜记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视界有一句名言:“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如果说空间距离影响着电视画面的质量,时间距离则决定了电视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学说认为:“从事件发生到传播给受众,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出于对时效性的追求,现场报道和直播连线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的常态,这对电视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出镜记者是指深入到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播、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新闻中,出镜记者主要职责是运用有声语言、电视画面、现场音响等综合手段来传播信息。与普通的新闻报道不同,现场报道的新闻中,出镜记者不仅要有发现独家新闻的职业敏感,还要具备专业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掌握并用好这两个看家本领,在二者磨合中不断提升报道水平,是出镜记者必须长期深入研究的一门学问。

新闻敏感——出镜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线,更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完成的任务,不光是在现场“露个脸”就可以的。出镜记者的终极任务是传播信息,而新闻敏感就决定了记者能否在现场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与常规报道相比,现场报道对新闻敏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为一条普通的常规新闻的报道,有经验的记者可以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提前分析提炼新闻点,但对于现场报道的记者来说,很多时候到达的都是突发事件的现场,遇到的都是陌生人和事。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在复杂纷乱的现场做到“看得准、说得清”? 记者要想会说,先要会问,出色地完成现场报道,需要出镜记者有职业的新闻敏感、扎实的采访功力。

举一个笔者去年采访的实例。2012年7月,新浪微博了这样一条消息:“哈罗铁路即将完成铺轨,罗布泊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按照常规的报道,这应该是一个消息的题材,一般来说,对这样一条消息的处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会发一个单条新闻,《新闻联播》可以出一条简讯。因为哈罗铁路是一条全长只有370多公里的单线货运铁路,在铁路等级中属于二级线路,单就线路本身而言,与前几年报道的高速铁路相比,几无可谈之资。但它“生”在新疆,“长”在罗布泊,穿越无人区,连接数亿吨的钾盐矿。而且,它是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之后,第一条公开消息的铁路线,背后的新闻值得挖掘!凭着多年的积累和敏锐的嗅觉,笔者大胆设计了《穿越罗布泊》的直播特别节目,以出镜记者沿线行走的方式,连续三天做行进间直播,为节目赢得了收视看点。

看点一:电视符号——出镜记者。传统的铁路报道是两根轨,一条线,从起点到终点。哈罗铁路的起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哈密,从瓜果遍地的哈密到寸草不生的罗布泊,记者只身前往,本身就是一个看点。其次是一路上的变化,这其中还有一个悬念:上世纪80年代初,三进罗布泊的考古学家彭加木在戈壁滩走失。那么对于我们的这次直播,同样面临着风险:“与彭加木相比,因为有了铁路工人的探路,我们可能不至于走失,但很可能在沙漠中迷路,因为在铁路线以外,每天的路都是新的,因为夜间刮的风经常在10级以上,风沙会改变前一天的路线”。在离开罗布泊的那段出镜中,笔者将这样的悬念留在出镜的最后一段,为三天的直播设计了一个总悬念,成为拉动后期收视的“扣儿”,而这样不经意间的设计,源于笔者之前深入扎实的采访和对新闻信息的精准提炼。随后,直播车队启动,笔者以出镜记者的身份随着车队向沙漠挺进,沧桑感、神秘感油然而生!

看点二:不经意发现 行进间直播。如果说,出发前的直播考察的是直播前笔者的功课做得是否认真,那么出发后,每两小时一档的直播连线,则考验着出镜记者观察发现的功力是否到位。两个小时的行程,包括路上的行程,实际上留给直播的准备时间不足一小时,而在所经之处,除了黄沙就是乱石,变化在哪里?又如何每档直播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铁路线旁的“绿纱帐”给我们帮了忙。告别哈密80多公里后,视野里就只有戈壁滩上的沙石,眼睛冒火,喉咙干渴。在“人困马乏”中,忽然一道绿色屏障让我们眼前一亮,随行的施工人员告诉笔者,这是他们在修路之外铺设的生态屏障,是环评的重要指标。在茫茫戈壁中,修路不忘环保,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无人区里的生命线阻挡风沙,更是为了可能出现的黄羊等生物创造生存空间。看似不经意的发现,却成了后续直播的主线。作为出镜记者,笔者把这个发现的过程,当时的感悟,甚至后来在草甸下意外发现的小蜥蜴都作为直播的语言素材进行传播,将这些“散落在戈壁大漠的珍珠”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串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产生了传统的新闻制作手段难以实现的效果。其实这其中不经意的发现,考察的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这与出镜记者背编导的出镜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专业口语表达——提升新闻传播品质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要完成的任务不是文字稿件,而是传播有声语言。记者有声语言运用的专业化与否直接决定了现场信息的传播质量。我们在业务研讨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品质竞争”。如果说,新闻敏感决定了节目的内在品质,口语表达就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外在品质。而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最终决定了电视新闻的综合品质。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丹·拉瑟把出镜报道中的口语表达比作是新闻报道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而这一棒完成的效果如何是观众感受最直接的。

口语是出镜记者的基本语态。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语言表达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虽然都是完成信息传播的任务,但二者从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演播室主持人的传播受记者稿件的限制,更偏重于对有声语言的“播读”处理,是从稿件出发,忠于原作的“二度创作”。而记者在现场要完成的任务,是根据自己在环境中的独家发现,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向观众展示现场,将现场的情景自然地呈现给观众,通过记者在现场的活动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演播室相比,现场记者的语言更要突出自然、流畅,“文无定式”的特点、口语化表达是一个基本的语态要求。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口语,不是生活中原生态的口语,而是专业的口语表达。也就是说,这一语态既要符合观众日常的口语习惯,又不失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精炼、清晰、流畅,那些张口结舌、含混不清、故作随意状的表达都是不专业的表现。

出镜语言要力求形象化。今年春运,笔者以编导的身份与《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合作,在春运第一天,完成了《开往春天的列车》的直播,海霞在列车上以列车员的身份进行体验式报道,其中送水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海霞先是接了满满一壶水,拎不动,然后又接了一个多半壶,在车厢里逐一给旅客倒水,“一节车厢走下来,我接了四壶水才勉强够,我现在已经是累得腰酸背痛,想一想乘务员每天要给十几节车厢的旅客倒水,真的很不容易”。在随后列车抵达经停车站石家庄站时,海霞在直播连线中还用肢体语言演示了倒水的过程,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实的情节、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感动。这是节目监看留下的评语,也是这次特别节目创作过程中的可圈可点之处。

从细节开始说起。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电视中的画面往往比我们实际看到的要精彩,这是因为摄像机有特写镜头,捕捉和放大了精彩。此理同样适用于记者的现场报道,在纷乱复杂的现场,记者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特写镜头”,观众就不会对你所报道的事件留下特别的记忆。出镜记者的语言一定是要满足“此时、此地、此事”的要求,要让观众注意到,在这个时候,在这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过目不忘。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要抓住一个个细节作为切入点。不妨简单举几个例子:

例一:说精确的数据。生活中,如果你听别人说话,最容易记住的是什么?一般来讲,是数字,而不是大量的副词或形容词,这在新闻写作中一直被强调。在现场报道中,巧妙运用数据也是一大法宝。笔者在今年春运的报道中,从号称农民工火车站——阜阳火车站的内部统计表中,发现了这样的一组数字:从正月初三到初九,返程客流量连续7天同比下降,这在阜阳春运历史上是第一次。以这组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单刀直入,对阜阳务工客流的变化进行调查,揭示了招工难背后的现状以及节后农民工流向的变化。

例二:说感触——听到、闻到、摸到。电视媒体的特点是能看、能听,不能闻、不能摸,而记者在现场除了能看、能听外,还要能完成观众不能实现的愿望——“闻和摸”。记者的语言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在现场把可以影响观众各个感官系统的感触说出来,增强信息的现场感。记者长江在一次矿难的调查节目中,为揭示黑心矿主在一个山洞里掩埋大量死难矿工尸体的事实,进入山洞后,因为无法一下子数清尸体的数量,她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边跟镜头走边用一句“腐烂的矿工尸体让整个山洞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一句话震撼了电视观众。

例二:依托道具、空间和背景说话。出镜记者的语言要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进行对比式描述。笔者在《武广高铁试运行 跑出世界最高速》的新闻报道中,以记者体验的方式,将高铁列车在冲击高速过程中的平稳性通过一句“列车在达到350公里以上的速度时,可以看到一支香烟稳稳地竖在这里”的现场解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运用镜头说话。电视新闻中,镜头是第一发言人,镜头语言是第一位的,记者的有声语言要把握有“跟”有“让”的原则。

所谓“跟”就是语言要紧跟着镜头走,镜头所到之处语言要到位,做到“画中有话”。镜头中的语言当然不是滔滔不绝的“看图说话”,而是要告诉观众那些在镜头中看到了却不尽知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镜头背后的故事。镜头中捕捉到的细节,是记者话语的支点,有点类似长镜头中的起幅和落幅。从一个细节中说起,到下一个细节收住或转场,让镜头语言与记者语言形成一个个声音和换面相辅相成、相应生辉的“新闻场”。在今年春运报道中,笔者借助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从监控镜头中某个车站的候车室、售票厅、进站口的变化说起,带出一条铁路线、一个铁路局乃至全国铁路春运期间的最新信息,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了直播信息最新、最快、最全的效果。

而所谓的“让”,就是“让”出画面中的音响、人物表情和有意境的特写镜头等。观众需要看到的是尽可能完整的信息场,而不是出镜记者的个人“秀”。不与现场音响“争鸣”,不与精彩的画面“抢镜”,似乎暗合了“无为而为”的古话,但做到这样的“无为”,需要记者有意的设计。在京沪高铁冲击480公里最高速的报道中,在冲高点的外景直播中,为了在几公里的直播区域中尽量多的展现列车高速前进的画面,导演决定取消记者现场解说,等列车走出镜头后再连线,不仅没有感觉到记者失语,反而起到了相互补足的作用。

总之,现场报道并不是记者“在现场”就可以了,它是对记者的观察力、判断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成功的现场报道在于出镜记者将其现场的独家发现与专业的口语表达尽量完美的结合,成就节目的深度和品质。当然,想做到这一点并非一蹴而就,从1997年香港回归、2003年非典、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再到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电视直播连线,我国电视界一批批出镜记者从青涩走向成熟,逐渐成长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但对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理论研究和指导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提升。

作者单位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