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应用性”角度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遴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应用性”角度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遴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信息技术是一门基于技术的应用学科,具有发展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使用应用软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问题的解决更具创新性。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教材是教学目标的物化形态,目标的实施必须借助教材来进行。笔者认为,“应用性”是信息技术教材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有用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从“应用性”角度,对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遴选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材选择软件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整套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过多,涵盖了大部分的Office组件,还包含其他一些应用软件,如画图、Flash,Logo语言、音视频编辑、机器人等。但部分内容目标的设定却相对过难。

就拿五年级第五册第三单元学生初识Flas时来说,Flash软件无论从界面上还是方法理解上都更为复杂,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都过多。例如,《初识运动渐变动画》一课,涉及图层的理解,关键帧的理解,运动渐变动画的原理,设置透明效果等。40分钟,大多数学生很难按质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学习兴趣。即使有学生能完成任务,也纯粹是机械模仿操作,不能理解其原理,不会真正应用,更不会创新。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点掌握不透,经过一个寒假,可以说,肯定又“还”给了教师。教材安排上,第六册教材第二单元又加大难度,加之制作Flash MTV的综合任务,导致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原本学生对Flash MTV有兴趣,也给“吓”没了。让学生有兴趣的学,更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体验成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因此,笔者给予以下四点建议。

1.内容上要降低难度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不是培养信息技术学科专门人才,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简单些。

例如,《初识运动渐变动画》中教材实例可选用“倒计数”、“汽球飞了”等简单的内容。关键让学生理解运动动画的原理,知道动画是怎样做的,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在一些概念、术语上纠结,他们是小学生,应重在体验和感悟。同时,这样做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创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动画。

2.内容安排上要有持续性和梯度性

省编教材在知识点的编排上呈螺旋式上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从简到繁,由易到难。

例如,学习文字处理技术时,在第二册学习简单的字处理软件写字板,到第三册学习专门的字处理软件WPS。但有些内容要考虑持续性,如Flash模板,安排在教材的两册,而且中间穿插了其他单元模块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建构是否有利呢?

每课教材示范实例部分,选择的任务要易操作,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基本能完成任务。在试一试、练一练板块中再增加难度,有层次的内容,学生根据能力有选择地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3.教材应加强键盘基本操作等训练

如学习汉字输入模块,总共安排了9课时,5课时的键盘基本功练习,4课时的汉字输入练习,学生的键盘练习应该说很不充分。教材后面紧接着学习WPS等学习,把侧重点放在如何编辑文字上,这影响了学生的操作键盘习惯的养成。能否多穿插一些让学生“写一写”的练习,既能训练基本功,又能有所收获呢?比如,我有这样一个想法:第二册第二单元是上网漫游。三年级学生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更容易沉迷网络。在学生畅游网络前,增加1课时,让学生了解网络世界是很神奇,但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小朋友要文明上网,注意网络安全,让他们自己谈谈网络文明公约,在记事本中写一写想法。

4.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对学生终身有用。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使用FrontPage自己制作网站,且微软已宣布了FrontPage的终结版,但现行教材还大篇幅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建议删除这部分内容。又如第八册的机器人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从现在各小学的现状来说,具备机器人设备的学校不是很多,这些学校机器人的数量也很少。应该说学生只能进行仿真软件学习,但仿真软件的学习并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这部分知识点,建议改为选修内容。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科课程内容整合

整套教材与语文、社会等其他学科整合的内容很少。若细看其他学科教材,会发现其中很多内容素材都是可“借用的”,借用它们,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是工具,是用来帮助他们学习的。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第八册网络论坛单元,这一单元论坛模块可以和六年级品德社会“男生,女生”单元整合。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差异越来越明显,他们之间交往会烦恼,会羞于表达,有了“三八线”。若让学生在网上辩论“好男孩 好女孩”,他们会畅所欲言,进而发现异性的闪光点,理解尊重对方。再比如,三年级第二册“网上冲浪显身手”这一单元,在教材编写中也可以结合三年级品德生活课,让学生上网去搜索“有关垃圾分类”的内容,学生在查找资料时,自然而然就想去保存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有图片,有文字等。一环扣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一些知识或分享了一些经验,同时,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不但在具体操作中被不断理解、强化,也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学习生活整合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学以致用”。笔者认为教材在呈现“新授内容”时就要融入这种意识。教材中的内容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出现,而这样的活动不应是凭空造出的一个空中花园,而应该更贴近学生,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或了解周围的世界有所帮助,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书中例题、练习题的选择,也同样应尽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本地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留有一定的思考题目或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当我们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时,学生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被引导着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

例如,五年级的规划成语故事单元,主要的目标是学习PowerPoint应用。5个课时去完成故事幻灯的制作,感觉是在“教技术,学软件”。通过这一单元学习,学生有哪些收获呢?无非是了解了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学生的兴致并不是很高。所以我感觉,通过前面的一系列学习,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主题活动,可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新授课呈现的内容完全可以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如“蚯蚓的一生”,涉及的图片、文字资料由教材的配套光盘提供,进而达到学生在学会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同时学会用这个软件做研究性学习报告,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的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笔者仔细浏览了整套教材,发现所有涉及操作的内容,呈现方式整齐划一,几乎所有的课都是一个样式、一个套路:“跟着做①……②……③……”“试着做”,先不说这种培训方式在小学教材中使用的合理性,笔者觉得让学生看这种千人一面的课本内容,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会阻碍其形象思维的发展,最终扼杀的是创新能力。当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讲、演、练的方法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只要内容适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讲究多样化。因此,笔者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1.增加留白

在教材中,设置“探究园”板块,作有指导性的留白,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给了学生更多在实践中思考的机会,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先进教学理念。

2.修改评价

教材中运用了评价表,但是学生对这样的量化评价不是很感兴趣,教师上课采用的也很少。笔者感觉教材处理完全可以更灵活些。比如,教师可以把评价设置为成果篮,在成果篮里,学生可以把本堂课的收获或者疑问写在成果篮里;教师、学生也可以在他的成果篮中补充内容,画个肯定的笑脸等。这既是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所作的自我评价,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而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学生成果篮中的内容,把握班级整体及个人情况,适时进行教学调整,也可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