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冀州市石津灌区井渠结合灌溉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冀州市石津灌区井渠结合灌溉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井渠结合灌溉是灌区综合治理旱涝碱沙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正确确定渠灌井灌用水量,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稳定水位和优化配置灌区水资源的前提。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溉统筹安排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我国,各灌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经常发生时段性缺水。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灌区用水高峰期合理科学地对灌域农田进行适时灌溉,是灌区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冀州市石津灌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考虑井渠结合灌溉的优点,把井渠结合灌溉应用于灌区改造的实践中,以提高灌区改造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井渠结合的必要性

井渠结合的必要性在于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和防治土壤盐渍化。

(一)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

大中型灌区经过续建配套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灌溉渗漏损失和浪费,但是改建后的渗漏损失仍不可低估。原因之一是大中型灌区输水渠线长且渠道级数多,设想一个灌区由6级渠系组成,全部进行防渗处理,每级渠道水的利用率即使能达到0.94,则渠系水的利用系数还不到0.7;二是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不是过高,一般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在0.6左右,要达到0.8应该说是偏高的,若二者均取高限值,则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只能达到0.56。也就是说渗漏损失将达到灌溉总引水量的0.44。这部分损失中如果有一半补充地下水,即0.22的灌溉引水量将补入地下水。这部分地下水,通过井灌回归再利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二)防治土壤盐渍化

引水灌溉不可避免地要抬高地下水位,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将引起土壤盐渍化,严重时会导致土壤弃耕。为防治灌区土壤盐渍化,必须在灌区内建设有效的排水设施。排水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排水沟渠和井灌进行排水。从管理使用和回归水利用条件来比较,井灌排水优于水平排水,

(三)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

目前冀州市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的优势农业和名优产品都得到了发展。在灌区内部逐渐兴起种植反季节的蔬菜、瓜果等作物,对适时适量供水要求比较高。而在灌区实行轮灌情况下,轮灌期一般较长,无法保证作物适时供水和勤浇浅灌。因此,在灌区内要发展井灌。井渠结合灌溉也是开展多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所必需的。

二、井渠结合灌溉的优点

(一)井渠结合灌溉具有开源与节流的双重作用。通过打井可以利用灌区的降水和侧向径流对地下水的天然补给,更重要的是将渠道渗漏和田间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作为灌区新的水源,减少自河流或干渠的引水量,达到节省地表水资源的目的。

(二)以地下含水层作为地下水库,对入渗的地表水进行调蓄,供河流来水少的季节或作物需水高峰时期灌溉之用。在灌区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各灌域的水量输送和调配在时间上有很大差异,且局部地区种植作物不同,需水在数量和时间上要求也不相同,利用水井提取地下水可灵活地适应作物的灌水要求,克服渠灌统一取水,在时间上不够及时的缺点,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三)实行井渠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在不考虑生态用水要求,单纯从重复利用灌溉损失水量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井渠结合对提高水的利用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例如,某灌区有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等7级渠道,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93,0.786,0.827,0.824,0.824,0.850,0.861,若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取0.85,则现状条件下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为0.255。若各级渠道均采用防渗措施(有效系数分别达到0.95),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仍取0.8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93,渠系防渗可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若灌溉水损失水量的80%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则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将达到地区总引水量的59.6%。以上分析说明井渠结合对提高水的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三、发展井渠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发展井渠结合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冀州市石津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投资渠道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大中型灌区建设列为国家基建项目,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灌区建成后由灌区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对于小型的工程设施,包括井灌投入,不列入国家基建项目,井灌不归灌区管理部门管理。灌区的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本是可以相互转化且不可分割的,但却人为地分为渠灌和井灌用水两部分,无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其次是渠灌、井灌水费不同的影响,对水源宽余引水方便的灌区,渠灌水费低廉,农民不愿用井水。对渠水水费高于井水水费,加上井水方便适时,农民不愿用渠水,则出现舍渠用井形成地下水严重超采现象。

(二)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灌区工程统一规划

1.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利工作要从过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为主转移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水、保护上来;从过去单纯追求工程节水,忽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产生的节水效果,转移到对灌溉引水,降雨存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进行统筹安排,全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上来。这样就有利于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民主管理体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扩大原有渠灌区的管理范围,增加井灌的管理内容,吸收地方水利、有关部门和井灌区的代表参与管理,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列入议事日程。在灌区的干渠以下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实行用水户参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运用并落到实处。

2.灌区续建改造的规划要统筹安排

井渠结合的灌排合理配置在灌区改造规划中应进行多种方案比较论证。比较引用流量、灌溉水利用率、水分生产率等节水指标,工程规模和投资概算等项目。在此基础上选用优势井渠结合方案。在规划工作中对引水灌溉、拦蓄雨水、地下水的补给及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等因素进行全面定量分析。通过优化选择进行引水灌溉渠系、地面排水系统和井灌的合理配置,以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和节水措施的有机衔接。

四、冀州市石津灌区在井渠结合灌溉取得的效果

1.实行井渠结合灌溉,发挥井灌和渠道灌溉双管齐下的优势,减轻了灌区对于渠的输水压力,解决了下游“淌水难”的问题,真正起到了补水、保灌、抗旱作用,效果良好。

2.实行井渠结合灌溉,利用“以井补渠,井渠结合”,改进了灌溉模式,缩短了每轮水周期灌水时间,节约了水资源。

3.实行井渠结合灌溉,解决了灌域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为灌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4.实行井渠结合灌溉,由于实行同水同价,解决了灌域群众的后顾之忧,得到了灌域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提高了灌域群众保护井和抽水补灌的积极性。

5.实行井渠结合灌溉,进一步促进水管单位、政府部门、农民用水协会三方密切联系、沟通、互动,促进了灌区和谐发展。

6.实行井渠结合灌溉,盘活了抗旱井资产,提高了水资源综合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