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议刘希夷诗歌的大众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议刘希夷诗歌的大众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刘希夷是唐初一位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初经济发达的时代,在自由开放思想的影响下,诗歌随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他的诗歌采用乐府旧题,自然流畅,通俗易懂,运用比兴的手法简单,无人为雕琢痕迹,无论是语言或内容上,都足传当时而名后世。

关键词:刘希夷 诗歌 大众性

刘希夷(651-678),字庭芝,唐初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希夷自幼勤奋好学,美姿容,好谈笑,精通音律,善弹琵琶,能歌善咏,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幼年丧父后,随母在外祖父家居住至20岁,始返归汝州故里。24岁登进士榜。但希夷不愿做官,遂入巴蜀,游三峡,下扬州,饱赏祖国山川美景,赋诗抒怀,刘希夷的游历不仅使他获得了深刻的生命感触,亦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

自从江南游归之后,刘希夷寓居东都洛阳,其诗艺达到极致,留下《故园置酒》和《代悲白头翁》二诗。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希夷从洛阳回汝州,大醉后被人用土囊压死,死时仅28岁,葬于风穴寺南。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词旨悲苦,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有集十卷及诗集四卷。《全唐诗》收录刘希夷诗35首。总的来说,百年来对刘希夷的研究缺乏开拓性与系统性;对诗人生平经历与诗人作品结合度的研究不够。学界留疑,有待我辈探索之。

一、刘希夷诗歌大众性的成因

唐初,由于富庶的经济,让越来越多的诗人得以摆脱生产劳动的束缚,潜心于诗歌的写作和研究;造纸业、印刷业的发展,为诗人们互相交流思想,切磋诗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安定的社会,为诗人们漫游祖国各地、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环境;由于漫游,他们对祖国壮丽的山河和各地人民生活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接触。再加上从军出塞得以深入到西域和中亚等地区,使文人的视野更加开阔、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在思想领域表现出了自由开放的时代特点。从太宗到高宗乃至武后,为了适应上升变革时期的社会形势,在不危及国本的大前提下,对各种社会思潮予以兼融并蓄。或大力扶持、或听任自由、或取长补短。结果,儒学昌明、佛教兴旺、道教盛行。从域外传来的景教、摩尼教等宗教,也在内地传播。在上层社会的影响下,士夫文人阶层也具有了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作风。初唐诗人大多随意出入三教之间。他们既崇尚儒家积极进取的传统,尤重经邦济世的现实之功,却又轻视皓首穷经的酸腐儒生;他们既向往佛道隐逸避世的生存境界,追求心灵的闲适平淡,也不乏张扬个性、愤世嫉俗的冲天一怒。他们还仗义疏财,好勇尚武,脱略使气。“常常似儒而非儒,似佛而非佛,似道而非道,一任性情,独立自尊。”士夫文人的开放心态、宽容作风、自主意识既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自由开放,又促进了诗歌审美风尚的革新,无不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影响诗歌的发展。

儒家思想通过“初唐四杰”、刘希夷、张若虚等人实践者“从宫廷台阁走向江山朔漠”的开拓。历史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他们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布衣卿相。而他们也要反过来创造历史,去实现祖祖辈辈的儒家学者所未能实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初唐四杰”、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等儒家诗人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者自己的诗学主张。因而,他们笔下的诗歌,不再是显露修养、卖弄才华的工具,而是指点江山、言志抒怀的手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书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和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里面有仕途的坎坷,但坎坷并非绝望;这里面有命运的悲凉,但悲凉并消沉;这里面有羁旅的乡愁;但乡愁并非凄凄楚楚;这里面有人生的不平;但不平并非恩恩怨怨;这里有对青春易逝的叹息,但叹息声中思考着宇宙的永恒。至此,诗歌才开始大规模地走出宫廷、台阁,重新移向江山朔漠;至此,麻痹了百余年的情感才开始复苏,重新恢复了创造力;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极其凝重地交织在一起,升华着……至此,受儒家影响的诗人们更自觉地反映生活,抒发自我。他们的诗歌让人们依稀看到了盛唐诗歌的气象。

总之,在自由开放的思想的影响下,初唐诗歌或崇尚自然,追寻自然之美;或关注民生,表现人文情怀;或指点江山,抒写个人情志。这既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又革新了诗歌的审美风尚。对此,李泽厚曾经很明确的说:“诗歌随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代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唐初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虚。”

二、刘希夷诗歌大众性的表现

由于诗歌走出了宫廷、台阁,形成了口语化、大众化的倾向。其中,刘希夷的诗在大众性方面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语言清新自然。刘希夷的诗语言自然,我们以《代悲白头翁》为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整个诗篇非常自然流畅,好似从口中随意流出,没有人为雕琢痕迹。尤其是“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后两句,不仅比喻贴切精当,包含孕育哲理,而且已经成为传诵不衰的名句,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使诗歌的节奏铿锵悠扬,音调和婉流畅。对于这样的好句,李泽厚赞叹道:“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吆!”

2.内容通俗易懂。刘希夷的三十五首诗,从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从军、闺情、怀古、感遇、赠别等几类。但在内容上通俗易懂,不晦涩、不拗口。

如《采桑》一诗: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写一位采桑女在杨柳飘飞的时节登高远眺,思念使君,思君不得托梦青楼。“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其情态、心理宛然在目。内容十分易懂。

又如《江南曲》其三:

君为陇西客,妾遇江南春。朝游含灵果,夕采弄风。果气时不歇,花日自新。

以此江南物,持赠陇西人。空盈万里怀,欲赠竟无因。

诗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一女子在江南的春天遇到一位意中人“陇西客”,女子以灵果持赠之无因,表明女子追求恋人之不达。意思明了。

3.比兴手法运用简单。《代悲白头翁》全诗共二十六句,第一句至第十二句为前半篇,以落花为中心。大意说:花有谢落之时,但明年仍然开花,人则红颜一改,便成老翁。从此转到下半篇,劝告青春旺盛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怜悯“半死白头翁”,自己警惕。今天你看到的白头翁,当年也是“红颜美少年”,他也曾和公子王孙一起在花前清歌妙舞,在光禄勋、大将军的园林、楼阁里饮酒作乐。可是,一转眼就病了,老了,不再有人邀请他去参加“三春行乐”。从前在筵席上歌舞的姑娘,也不经久,不到几年,便已满头白发。著名一时的豪家的园林、楼阁,曾经是多少青年宴饮作乐的地方,到后来都成为一片荒地,只有鸟雀在黄昏时候喧噪,好像是有所悲悼。后半篇是全诗的主体,前半篇只是一个引子。这样的艺术手法,用古典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叫做“以落花起兴”。刘希夷这首诗,前半篇里的落花与人的关系是比,但前半篇对后半篇的关系却是兴。按照朱熹的方法来讲,这就是“比而兴也”。先以落花为比,以引起白头翁之可悲。

这首诗的比兴方法运用得简单,所以,一读就可悟到。前半篇和后半篇,区分得很明显。初学作诗的人,可以从这一类诗的习作入门。

4.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刘希夷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诗人由洛阳桃李花发端,从她在暮春中的飘零,想到了红颜的消失和富贵的无常,对人生的苦恼发出无奈的喟叹。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之中,道出了一个亘古如斯的不易之理,这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种哲理的启悟和叹惋所造成的艺术魅力,正如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卷十一中所指出的:“盖此等句,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知其意之所出,而易于流播,足传当时而名后世。”赵翼所评,一方面道出了该诗随情涉笔却包蕴深广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该诗的语言清新、内容易懂的特点。这种特点影响了此后的一批诗人,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何曾照古人”,曹雪芹《红楼梦》借黛玉之口所唱的《葬花词》:“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等”。以上诗句同样随情涉笔却包蕴深广,给人以一唱三叹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十分明白,十分符合世世代代大众的口味。至于金人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一评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为“何等陋语”,明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说它“浅鄙更无足观”,虽是一家之言,但也说明刘希夷此诗的大众性特点。

总之,刘希夷的诗歌,具有艺术哲理,但同时更具有语言清新自然、内容通俗易懂、比兴手法运用简单、足传当时而名后世的大众性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国隋唐史•隋唐五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

[2]《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3]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陈建华:《刘希夷诗初论》,江汉论坛,1996.2。

[5]李巧玲:《论刘希夷诗歌的悲剧意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6]刘成君:《生命的焦虑与渴望――论刘希夷诗的生命意识》,《焦作大学学报》,2006.1。

胡健:商丘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