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失去到收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失去到收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磨,从这个最美的秋色出发

流水潺潺的寿溪湖畔,高高的吊脚楼、黄墙青瓦的羌式楼沿山而建,水磨镇像一幅掩映在烟雨中的泼墨山水。

走进禅寿老街,每一位初次来访者都沉醉在秋色包裹的川西风情、古朴风韵中;而每一位重访者都迷醉了,这哪里还是那个曾经充斥着粉尘、黑烟与污水,并在地震中沦为废墟的水磨镇?

三年前开始的重建,水磨人立下了重新定位、规划先行的原则。首先就是“腾笼换鸟”,外迁高耗能的企业,引入旅游业和高等教育,将水磨从震前的一个工业园区,向旅游、教育、安居的方向发展。

随着重建进程的加快,房子有了,学校、医院等基础服务设施日渐完备了,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工厂迁走了,很多农民也失去了土地,将来的生计该怎么办?

这是一道摆在重建者面前的难题。

而今天,他们已经以一个个鲜活的例证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禅寿老街上,一家名为“川江鱼府”的饭店生意兴隆。女老板宋姐说,在房屋重建时,政府就帮她们规划设计,打造的房屋都是兼带店面与院落的格式。就是说,一家人,有自己的住房,住房前面有门面。这样就可以发展旅游,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

集镇的老百姓通过搞旅游富了起来,那高半山的老百姓又该怎么发展呢?镇党委对此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

“在水磨的高半山上,有茶叶基地,有猕猴桃种植基地、跑山鸡养殖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通过集镇的旅游,带动起高半山农家乐和养殖业的发展,达到全镇全面发展的目标。”

水磨的重建是整个灾区重建的一个经典,但其实,也是一个常态。从这个最美的秋色出发,我们继续前行。

北川,一段值得珍藏的复垦日记

2008年6月,记者初到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陈家坝乡,这里还满是大地震后的惨烈,土地村庄遭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破坏,被数米至数十米厚的砂砾、块石及巨石所覆盖,无法耕种与居住。

一年后,再访陈家坝,依稀可见的是乱石覆盖中的杂草丛生,这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仿佛寓意着这片土地上不屈的力量。

今年,映入记者眼帘的已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们正在进行田坎的砌筑和土地的深翻。村民们高兴地说:“原来的田都没法耕种了,现在通过砌挡土墙,土地深翻,加上道路建设,我们重新找回了土地。”村支书介绍说,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村上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由村民们确定施工队,按规划设计进行土地复垦整理施工。

今秋,曾经荒废了3年的土地上重新收获了丰硕的果实,玉米、花生、茶叶……“庄稼人有自己的土地心里才踏实”,朴实的话语透出了村民喜不自禁的满足。

地震后,北川县曲山镇、擂鼓镇、漩坪乡、陈家坝乡和禹里乡5个极重灾乡镇,有84个重灾村的7718户、24058人成为因灾失地农民。他们有的原宅基地完全损毁,有的耕地灭失无法复垦或复垦后人均不足0.5亩。

面对复垦难度大、经费投入多的情况,党委、政府用工程招标来实现工程复垦,并按照“县主导、乡组织、村主体、民主办”的机制,采取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难题。

3年来,北川县已投入资金近3亿元,复垦灾毁土地13.7万亩,年均实现增产粮食13万多吨。

青川,并不遥远的南宝山

南宝山隶属邛崃市油榨乡,地处天台山风景旅游环线,距离成都市区120公里,丰富的森林资源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风景美不胜收,如画如诗。

但在当地乡亲们心中,最美的颜色却是灾区群众安置点。

从油榨乡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40分钟就来到了南宝山安置点。车行至山脚,远远仰望,一栋栋楼房矗立在半山腰,五星红旗在山间飘扬,大红灯笼在房间高挂,浓郁的川西民居特色让人备感亲切。

2009年3月27日,青川县80户295人移民外迁到此,这是青川县第一批跨市安置移民,此后青川、汶川共计迁来1202人。

在这些漂亮的别墅式新居里,水、电、光纤等配套设施和健身休闲、绿化设施一应俱全。青川县国土局的同志介绍说,在自愿放弃青川的补助之后,外迁到此的移民建房不需自己掏钱。

南宝山安置点原来是一座农场,废弃多年。被确定为移民安置点后,邛崃市整治土地4965亩,复垦废弃茶园2910亩,整理老茶园1066亩,复垦废弃建设用地472亩,其他农用地122亩,用于移民安置。

另外,邛崃市按照每人每月“三孤人员”400元、特困人员300元、一般人员200元三个档次给予生活补助,所有村民按人均0.5亩菜地、2.1亩茶园的标准分配给土地,房产证、房屋土地使用权证、林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也已颁发到户。

南宝乡党委书记季正修说,来自青川、汶川的移民也纳入成都市城乡统筹范围,每个村每年不低于20万元的公共服务资金;确权颁证,为农户发放用于养老保险补贴的“耕保基金”。

青川县移民主要集中在金花村。2010年,36岁的金花村村民何天玉有了搬入新家后的第一笔“进账”:她家分得了1.6亩“老川茶”。一茬茶采下来,有了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的收入肯定高于去年。”

地震三年后有一个全面的统计,青川县34624名因灾失地农民中,外迁邛崃、剑阁、元坝等地安置2306人,其余32318人在县内得到妥善安置,全部搬入新居。

青川县长陈正永说:“失地农民建起了新房、流转了土地、培训了技术、发展了产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安居乐业能致富’的目标。”

都江堰,跃上“星级”的农家乐

李兵一家原来住在青城山镇红岩村一组,在“5・12”特大地震中,他家房屋全部垮塌,宅基地也损毁了。“当时好着急哦,不晓得接下来该咋个办。”

咋个办?都江堰市,这个拥有63万人口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震后面临的就业难题前所未有。10万城镇劳动力,23万农村劳动力,全市总计33万劳动力,一场地震,15万就业者变成失业者。

面对史上最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失地农民咋个办?政府咋个办?

解决难题,需要科学的谋划;渡过难关,需要迅捷的行动。“震后,我们迅速成立了都江堰市因灾失地农民安置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都江堰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狠抓就业援助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四项举措,扶持因灾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就这样,李兵两口子参加了由当地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组织的创业培训,学习了酒店管理课程,“我们和家里人商量后,决定把新居打造成家庭旅馆,借助青城后山的旅游资源开办农家乐。通过培训,我们对发展农家乐有了更长远、更细致的规划,明白了硬件投资、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在政府的支持下,李兵获得了创业扶持小额贷款。今年8月20日,李兵在红岩新村修的新居投入使用,“林野客栈”正式开门迎客。

“上山的路是政府出钱修好的,新村村民房前屋旁的景观,也是由政府出资统一规划打造的,连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都修得巴巴适适,现在的档次比以前那些老农家乐高多了,收入当然不错了。”

今年,在都江堰、虹口、青城前后山景区,出现了一大批上档次、上“星级”的农家乐。同李兵一样,震后通过政府的就业创业帮扶,都江堰涌现了一批实现“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的典型。

【新闻背景】

“四川因灾失地农民安置帮扶行动”

原则:就地、就近、分散安置;逐户建立台账,逐户落实措施;帮助开展住房重建,搞好土地整理复垦,大力支持产业发展。

阶段性成效:全省调剂宅基地1.4万亩,整理复垦调剂耕地17万亩,因灾失地农民全部实现安居,基本实现人均拥有耕地0.5亩,11.2万人实现就业。

下一步举措:继续加大耕地整理复垦力度,及时分配到户,加快推进确权颁证,确保解决因灾失地农民土地问题;加大产业帮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林业经济,逐户落实增收项目,帮助群众持续增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素质,多渠道解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