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退休了,转做职业“和事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沈阳,老杨的“和事佬”的名气大得很,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对于没有钱请他去解决矛盾的人,老杨有时还会不请自到。
意外的“红包”
63岁的杨哲民在退休前是某国企工会主席。他自感精力充沛,还想再找份工作。可是由于他仅有一个政工师职称,业务上没有一技之长,加之年龄又偏大,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雇用他。几经周折,他放下架子,在一家水暖器材公司做了一名更夫。
一天,老杨以前的一位同事找到他,说自己一个开公司的亲戚由于血本无归,痛不欲生,几度想自杀,想请老杨去劝劝他。老杨感觉这种开导人的事也算自己的强项,就欣然同意了。
当老杨随同事来到他的亲戚面前时,那位破产老板精神萎靡,连话都不想与他说。老杨想了想,拿出自己以前的工作证,摆在这位老总面前,说:“我退休前,是本市一家大企业的工会主席,现在是个看门的。老弟怎么也同为天涯沦落人啊!”
那位老总吃了一惊,老杨的质朴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杨哲民听完,真诚地对他说:“论年纪,我比你大;讲职务,我好歹以前也是大企业的高管。我觉得吧,你眼下只是事业上受了一次挫折,并不代表倒下。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呢……”
老杨和他恳谈了一下午,这位老总的心情豁然开朗。事后,那位老总送给杨哲民一个2000元的红包,让他收下。老杨说什么也不肯收。那位老总说:“杨大哥,您的一番现身说法让我心里敞亮了起来,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是2000元钱能买到的吗?这点学费,表示我在您这确有所得,您务必要收下啊……”
一波三折的事业
这事让老杨突然意识到,现代人社会角色的突然转变,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思想困惑和家庭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光靠个人的力量往往无法得到缓解。自己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何不利用特长,把“心理医生”和“家庭调解员”合二为一,做个职业的“和事佬”?
说干就干,老杨辞去了更夫的工作,回到家,打出了若干张做“和事佬”的广告,并在社区周围四处张贴。时间长了,很多人都知道了老杨这个“和事佬”,找他调解生活中的麻烦困惑。老杨每调解成功一个对象收费100元,一个月下来,他赚了一千多元。
正当杨哲民为自己找到一个新的发财门道沾沾自喜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一位找到杨哲民,哭哭啼啼地说她丈夫长年在外地工作,听信了别人的谗言,以为她在家红杏出墙,要与她离婚,求老杨去说服自己的丈夫,不要抛弃她。老杨信以为真,本着“婚姻之事只劝合不劝散”的传统观念,他百般劝说,使那位丈夫暂时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没想到事隔不久,那位丈夫怒气冲天地找到他,愤愤地说:“你是不是与我老婆串通一气来骗我的?”原来,那位妻子的确出轨,她求老杨稳住丈夫,是为了转移财产。现在,她已经与人私奔了,还卷走了家里的全部存款。自此,老杨再也没有过一天安心的日子,那位丈夫不时找上门来吵闹,要他赔钱。老杨只得不停地向他赔不是,实在缠不过,就把门关上,任由他在外面叫骂。
这件事发生以后,老杨的老伴再也不让他做这种丢人现眼的事了。老杨也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否行得通,他把自己整天关在家里闭门思过。
就在这时,他以前的一位下属找到他,说自己的老父亲刚去世,亲人们为遗产分割不均闹着要打官司,想请他去调解。老杨有了前车之鉴,一再推辞。那下属急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老杨说:“杨主席,如果你不答应去,我家就要闹出人命了……”老杨只得答应了。
老杨经过调查找到问题的焦点,巧妙地想出一个化整为零的遗产分配措施,再逐个做工作,最后一家人皆大欢喜。那位下属握着老杨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他们感激的目光中,老杨又一次感受到做“和事佬”的意义,心又活动起来。他想,不能因失败一次就否定自己,既然这一行有市场,又有社会意义,自己就应该积极地干下去。
社会需要热心肠
回到家中,老杨说服妻子,重操旧业。妻子知道丈夫的倔脾气,只得同意。
为了规避风险,老杨总结出几条经验教训:一、帮人化解矛盾时,首先要对矛盾作一个全面了解,不能仅听一面之词,免得被别人当枪使;二、消解矛盾时,要看消得合不合法,合不合理:三、化解矛盾时不能偏袒哪一方,特别是不能偏袒聘请自己的那一方。
给自己定下这几条规则后,老杨不管接到什么邀请,都严格按规定办事,果然使自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久,他又打了一个漂亮仗。
那是2012年春节前夕,沈阳东陵区两家紧相邻的餐馆因为抢生意发生了冲突,闹到两家老板要举刀肉搏的地步,派出所的干警上门去劝解也无济于事。有一方的老板娘就找到老杨,想请他去化解矛盾。老杨接受这个任务后,走访了这两家餐馆,发现两家老板都是倔脾气,用平常的道理去做劝解工作行不通,只能出奇制胜。
到底该怎样做呢?老杨想到了一句话:“不见棺材不落泪。”只有让他们见一见意气用事的可怕的结果,他们才会后悔。他暗中约见另一方的老板娘,对她晓之以理,争取到她的配合,答应让她家餐馆的一个厨师与自己来演一场戏。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老杨约请两个老板来到餐馆外的停车场上调解。老杨故意偏袒聘请自己的那一方,对方的厨师很愤怒地与他争执,以至要拿刀来砍他这个说客。老杨不甘示弱,也随手操起了棍子……两家的老板娘也假意上前说些“煽风点火”的话,两个老板见此情景真的害怕了。
感到火候已到,老杨向那位厨师眨眨眼,放下手里的棍子,对两位老板说:“我们刚才是上演了一场武斗,是假的。但如果刚才持刀相向的是你们俩,二位又作何感想?”两位老板一下子目瞪口呆。老杨接着说:“你们再这样闹下去,到头来必然是武力相向。不管谁把谁伤了,给对方造成痛苦不说,还要受法律的惩罚,值吗?”
经这么一闹,两位老板心中皆有所悟,老杨与他们坐下一起吃饭,推杯换盏之间,老杨又趁机给他们灌输了一番“双赢”的经营方法,两人日后再也没闹过纠纷。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