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教师教学中的自我对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教师教学中的自我对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我对话,是指教师教学中常常一个人扮演双重或多重角色,就发现与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各种问题,以我和非我展开的教与学的认知对话、思维对话、心灵对话、精神对话。自我对话,需要“我”和“你”敞开心扉:交流、互动、合作,自我问答、多方探究、多向思考,从而达成创造性、生成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序、生态、生动、本真、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走来[1],教学由“传话教学”向“对话教学”转变。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解读文本和教学设计、决策、反思等过程中却显得沉闷,最缺少的是自我对话的精神。通过自我对话,才可能有效地激活教学因子和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凝练出精神之感召力,酝酿、孕育出文化传递、理性思考的氛围。

一、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对话

教学什么始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要真正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对教师而言,集中于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开发文本和创造性地提炼、加工出人的教育之所需的高质量的课堂“食粮”。

1.理解文本展开自我对话

第一,教师与文本的自我对话。首先,胸中要有话可对,有话题而对。文本的原意是什么?其含义、意义和要求又是什么?作者、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我”以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对文本做出的解释是什么?其次,“我”的解释与文本的“本原”交流、互动。

第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我”以已有的学生经历为前提,对文本进行经验性、想象性、可能性的理解是什么?我是学习的先行者、合作者、引导者,再结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对文本做出模拟性和预设性的解释。

第三,教师、“学生”、文本在前两个解释基础上展开互动、交流,以求得合情合理的诠释。能否实现这一高层次的自我对话,是对教师的挑战。一方面这样的互动、交流全是教师一人所为。教师既要心里有话可对,又要亦师亦生、亦人亦物、亦问亦答,实现自我交流、内隐性的互动。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灵感、敏感的直觉、知识的积淀、丰富的经验等支撑是不会达成的。另一方面这不是教师、学生、文本的现实性的对话,与课堂中现实性的对话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更需要教师自我对话活动的专业性和理性,经过反复不断地整合、质疑、批判、协调,逐步地走向成熟。

2.把握文本展开自我对话

文本本身是有生命的事物。它以文本形式承载着编写者的思想和意图,承载着文本内含的文化知识及其背后的思想意义。教师、学生的解读存在着多向理解的关系,只有进行多向、多维的对话和交流,才能读懂原意、并给以创造性的解释、理解,才能使多向理解走向和谐,达成基本的统一。

例如,对于文本中的例题和习题,数量是不是偏多,难度是不是得当,精确度够不够;层次性、科学性、合理性、思维性适合不适合;是不是无意义或重复繁杂的问题;教师的判断是什么,“学生”是怎样的感受,有怎样的需求等。只有通过自我对话,在深度的分析和思考中不断地加工、改造、编制,才能从千百道题中提炼出有效且具有极高示范意义与学习价值的题目来。教师如果没有经历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和折腾,就很难使学生从没完没了的机械应试操练中真正解放出来。

事实上,自我对话视野的广度决定了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也决定了对话教学境界的高度。反之,不经历广泛而深入的自我对话,只是手捧教材,对于文字、图表和符号等背后的思想领会不到位,那么,最后就只能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或“生搬硬套”。缺少了深度的自我对话,对文本即使有些创造性的理解,有点别有洞天的看法和想象力,恐怕也会马上熄灭,一辈子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

二、教学设计过程中自我对话

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自我对话。教师要眼里有人、心里有人;要以对话的态度和精神,把教学过程作为不断认识人、发现人、开发人的潜能与提升生命意义的过程。整个过程中立足人的现实性,着眼人的可能性、发展性,反复地进行自我对话,使有效教学方案在对话中生成。

1.自我对话,适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育人的最高境界是“因材施教”。任何僵死的、呆板的、条条框框的标准都是有悖于育人的。围绕着教师的教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教,学生的学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学;博弈的视域,竞争的境遇,教师是什么心态,“学生”是什么心态;现实的环境,是育人还是“育分”;教育哲学的视野,到底教学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是开发大脑重要,还是传授应试技巧重要等这些具体的话题展开“我”和“非我”的心灵对话,从而寻得一个灵动而适切的教学目标。

2.自我对话,预设与生成互动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教学新知、练习活动和结尾诸环节的各个教学要素,如何协调、怎样平衡,在于人的能动和机智。教学设计虽是预设,但应指向生成,为生成创造条件,让预设与生成互动、兼容兼顾。我是“学生”,天性就是学习,学有本能,有大量的内容和问题我自己就可学会弄懂,老师千万不要“越位”或“越俎代庖”,更不要打破“序”和拔苗助长;我是教师,教必须依靠学、引导学,在关键处给以点拨,不能“缺位”。

3.自我对话,使知识活起来

学科教材的知识,作为一种非生命载体形态的知识,是“死”知识。教师、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认识是把“死”知识变成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活”知识的唯一途径。激活之,靠什么“力量”呢?那就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不同的认识经验、智慧、生活体验、实践活动的交流、碰撞。在交流、碰撞中生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动态化的结构。这个结构讲究层次、讲究节奏,并在灵动的建构中糅合、交汇、穿插,在看、议、做、讨论、质疑、批判的自我互动中达成。譬如,激活旧知是课堂导入阶段的要义。靠什么来激活呢?需要“我”与“你”的对话。是不是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教师需要不断地追问、反问。自我对话中,当问题情境融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里,就能使印记、文字、符号、图表等还原出生命的跃动和生活事理的逻辑,才能使旧知识“活”起来。

4.自我对话,使思维动起来

教学设计以追求激活思维为最高境界。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胸膛为对话堂,一个人扮演各种角色,分析教学的各种要素,既当师又当生,既为讲者又是听众,自导自学,自讲自听,自问自答,相互启发、补充、质疑、辩论,去探寻可能性和打开思路,形成激活思维的通径。强调对话,核心是学生的思维养成。何时设置悬疑,怎样设置,“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教师希望学生想什么,做什么。根据学习的经验预设“直觉感受——理论探究——归纳概括——发散思维”的思维活动路线图。教师要善问、会问,“学生”可由什么样的提问去追问、再问和反问;我不直接告诉“你”结论,而是怎样“逼”着“你”自己去寻问、探问,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自我对话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孕育出思维活动的氛围。

5.自我对话,激活主体活动

生命课堂旨在提升生命质量,对话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果缺少自我对话的意识、精神,就会把教学看作是自己的事,自觉不自觉地“以我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可控工具,教学就成了僵死的流程。特别是条条框框和“效率”,会淹没生命的意义。缺少了自我对话,就会使教学走进“承包式”的“教学流水线”,极有可能使学生的分数上去了,但素质未能跟得上。

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缺少“人”的自我对话。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以及自身发展的方向。“你”给“我”自由了吗,给了多大的自由空间,留下多少思考的余地和时间,给了多少言说的机会;“我”和“你”怎样互动,“你”的意思“我”还是不明白,怎样才能明白。教的诉求与学的诉求都需要反复地对话、沟通。我们常常说“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归根结底是人的能动性。一个教学设计,到底让学生做什么,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这些不同的责任和任务,是教师在自我对话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教学决策和教学反思中自我对话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活动动力系统。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主导者,教师就需要对影响学习的可能性因素不断地决策。教学决策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决定,它极具预测性、协调性、生成性和灵动性,是需要反复不断自我对话的。

1.正确的教学决策,需要深度的自我对话

教师在决策前多些内心的自我对话,少些独断,使一人决策变成“多人”决策。那么,如何进行自我对话呢?

第一,自我对话,心中有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境遇、生活需要、生存需要和生命价值、意义的追求是什么;教学活动是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人脑的发育规律(人的差异);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本能。作为“学生”,大都不赞成教师靠罚写和没完没了的应试操练来提高成绩。

第二,自我对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决策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经验与直觉的沟通;思维养成与考试训练、教学文化与现实需求、智慧与实践都需要协调。因材妙教,“你”在学习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如何引领“你”克服困难;“我”不反对训练,但特别反对没完没了的训练,“你”可知道“强按牛头不喝水”,等等,只有反复的自我对话,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2.教学反思是有效备课的孵化器,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本质上,教学反思即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内隐性的互动与自我对话。教学反思,反过来思考、分析、交流,自我对话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内心世界里涌动着倾述、倾听、质疑、批判和碰撞。通过反思性的自我对话,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对话中产生,行动方案在对话中生成。

教学反思需要真诚的自我对话。“我”的责任尽到了吗,“学生”的需求满足了吗,生态教学、教学平衡与合理搭配的理念扎根了没有?教师应从教与学、严与爱、是与非、预设与生成、对话与讲授、本真与失真、批评与表扬、阅读与思考、规范与自由、分数与素质等各教学要素的辩证关系上展开自我反思性的对话。这些话题在内心世界里进行着深度的自我讨论,时而问、时而答、时而回想、时而展望,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学反思的意义与水平。

综上,教师的有效教学,离不开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深度决定教育教学的高度。自我对话,自修反思式学习和研究;自我对话,怀揣着教育的理想,且思且想,且问且答,不断地建设自我和自我发展;自我对话,教学因你而有效、有力,也因你而精彩、美丽;自我对话,教师的一种责任,承载着一种使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实践活动。自我对话走向深刻,才可能使教学走向本色、自然、朴素、自由、激扬和创新。

注:本文系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晋教高函【2009】44号,编号:260)。

参考文献:

[1]夏晋祥.“生命课堂”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的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8(1).

(作者单位:1.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