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受 领悟 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受 领悟 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我校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的实验。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才真正感受到一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带来的魅力。本文结合《质数和合数》这节课的教学谈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重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的革命,更是教学策略的颠覆性改变。这里的“教”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根据“先学”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或“引导”,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课堂基本流程分为感受、领悟提升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感受

“感受”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基础学习阶段。主要有四个环节。

1.课前“裸读”

所谓的“裸读”,是指教师没有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学生自学课本。我们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本时要做到“四读”,即初读例题,完成例题中相关内容的填写;精读例题,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做法;品读例题,我学会了什么(自定学习目标);慎读例题,我还有什么感兴趣和不明白的问题。学生或多或少的自学成果可以直接批注在课本上,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2.课始亮标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所以在课始1分钟内教师就要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学习目标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教案上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用语要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如《质数和合数》一课,我们习惯上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3)经历质数和合数的认识和辨别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但是,从某种层面上看这样的三维目标只是我们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对学生而言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这节课我给学生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很简单,就是“知道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3.引起聚焦

每节数学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能是掌握数学概念内涵,可能是把握数量关系,可能是运用基本的方法,可能是感悟数学思想……围绕这些重点必然产生一些教学的核心问题。所以,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给出聚焦的问题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前“裸读”,开展小组学习。如《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课,课本中已经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有了很详细的介绍,所以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上,聚焦的核心问题就可以以判断练习的形式来展开交流,即判断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

63 41 91 1 121

5分钟后进行汇报,看看哪个小组学习的效果最好。

4.合作互学

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当聚焦问题出示后,小组长组织全体组员合作尝试解决问题。遇到组内成员都不能解决的,组员可以集体举手示意,教师及时下组参与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交流时间,小组内要做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一般情况下中等水平学生先说,中下水平学生补充说或学着说,中上水平学生做总结陈述。

第二板块:领悟

“领悟”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发现知识的基本规律。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核心阶段,主要有两个环节。

1.互纠互补

小组学习活动结束后,安排组际交流互动。由各组代表就聚焦的问题发表意见,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组际之间可以相互质疑、启发、评价。教师根据组际交流生成情况,适时介入,顺学而导,带领学生与知识、与同伴、与自己对话,对新知进行探究、建构、内化,使思维、情感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

如《质数和合数》交流互动片段:

生1:63是合数,因为63可以除以比1大的数7,所以它是合数。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说63有因数7。

生3:我有补充,63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7这个因数,所以63是合数。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发言?

(在概念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意到言不到”的时候,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如上述的通过“谁来评价一下他的发言”向听者发出了关注的信号。评价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厘清问题的过程。)

生4:你说得很好,63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因数,也就是说63的因数不只两个,所以63是合数。

生5:我也发现了,91和121这两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因数,也就是说,它们的因数不只两个,所以都是合数。

师:很好,都聚焦到因数的个数上来了。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思考更充分、更深入,教师可以用上述“点明要素”的方式引起学生再次聚焦,从而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

生6:我觉得可以这样来总结,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如41;有三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如63、91。

生7: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只要看它有没有1和它本身之外的因数。

师:谢谢你们,让我们对质数和合数有了明确的认识。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研究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

生齐答:因数的个数。

师:那从因数的个数来看,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吗?

(当学生的思维似乎处于静止的状态时,教师适时点火,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1:不对,还有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2:我有补充,1的因数只有1个,所以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3:我可以这样来总结,非0自然数分成1、质数和合数三类。

生4:我有补充,应该说清是按因数的个数来分。

2.释疑助学

在互纠互补之后,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教师要在倾听中及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是学生预习中还未解决的疑问,也可能是在互纠互补中产生的新疑问),调整教学预案。

如,在理解了质数和合数概念后,学生就提出了“是不是个位上是奇数的,都是质数?”、“只要是偶数,一定是合数吗?”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师要及时筛选,组织学生再度聚焦。

第三板块:提升

“提升”是在学生成功领悟的基础上巩固新知、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过程。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关键阶段,主要有两个环节。

1.当堂检测

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数学课堂上的有效练习正好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更要重视当堂检测,当堂过关。

如,在《质数和合数》一课中,当学生在“后教”学习中领悟了概念的内涵,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组当堂检测题:

下面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当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后,教师不急于讲评订正,而是让小组再次开展交流学习。这时的组内交流让中下水平学生先说,中上水平学生补充或总结。通过这个环节的交流,学生进一步认识到“2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除2外,非0偶数都是合数”、“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成1、质数和合数”、“除2外,其他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从而提升了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认识。

2.达标评价

当学生通过系列的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回顾课始的学习目标,对照自己的学习达标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评价,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

当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教学流程更不是僵化的模式,每个板块每个环节之间都具有动态性,可以根据内容的变化对教学板块和环节进行灵活的选择和组合。期待更多的教育实践者,共同研究,分享智慧。